分享

交易风云录 | 苹果产业基本面大解析(苹什么)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8-06-25



杨军    卓创资讯苹果产业专业分析师


2017年12月22日,世界第一个鲜果类期货——苹果期货,正式亮相我国郑州商品交易所。作为苹果产量大国、消费大国,上市苹果期货确实利于我国做大做深做强苹果产业。


苹果期货首批上市合约为AP1805、AP1807、AP1810、AP1811、AP1812,各合约挂牌基准价均为7800元/吨。


因为前几年加种的新果树大于砍掉的果树,加上种植技术的提高,所以这几年来,苹果的产量逐年在增加,直接导致2017年至今的苹果滞销现象严重。因为苹果明显供过于求,所以苹果期货上市之后,价格重心慢慢向下移。几个月前的一波冻害以及其他天气现象,导致了苹果的减产,又加上多头的炒作,苹果期货的价格节节攀升——轻舟已过万重山,如今苹果指数已经从最低的6315涨到最高10957,现在是10204,上上周更是一周之内推升了16.57%的涨幅,而苹果的远期合约AP1905最高到了12011,现在的价格是11079(历史上苹果现货一级品的平均收购价能到达5元——5.2元已经算是极为难得了),过程中间,虽然交易所几次提示风险,多次调高日内平今手续费、开仓手续费、提高保证金,但似乎仍然遏制不住资金的猖狂。


苹果期货一火,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就见利忘害、直接纵身一跃加入火场,加上目前的各种炒作消息来源不一,纷乱复杂,直接扰乱了公众的正常视野。为了给公众展现一个真实的苹果产业现状,我们特别邀请了卓创资讯的苹果产业的专业分析师——杨军先生,来为大家一一解疑答惑。若有文中未涉及部分,也欢迎大家在文章底部留言提问。(目前很多人对苹果产业的了解远远不够,而在苹果期货未上市前,杨军先生就已服务苹果产业多年,其专业的履历相信会给大家的“苹什么”带来一盏明灯)


以下是录主对杨军先生的采访问答(内容仅针对现货及期货与现货相关部分,不构成投资指导,以此入市,风险自负):



1.请谈谈苹果的周期?苹果一般几月开花?几月采收。


一般情况下,苹果树苗种下去之后的3年可以挂果,但是产量相对来说比较低,近几年的矮化密植技术发展,挂果的时间也随之提前。开花的话,全国各地都是不相同的,也根据当年的气候来定。陕西开花时间要比山东早,基本从4月中上旬到5月初的阶段都是可能的。9月底到10月初为开始采收的时间。


2.影响苹果产量和质量的因素大致有哪些?


每年的苹果生产中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倒春寒,会直接影响苹果的花量,就像今年一样,早期的花有很多被冻死了。开花期间若是雨水过大,也会影响坐果率。苹果膨大期雨水过少,会影响果的大小。生长过程中要是有冰雹的出现,也会影响苹果质量,形成冰雹果。脱袋阶段,雨水过大,或者阳光不足,会影响苹果的上色等问题。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也会有不同的病害出现,如黄叶病等。虫害的话,蚜虫、红蜘蛛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灾害。


3.采摘后的苹果成品冷库储存周期上限是多久?


存储的时间并不是非常固定的,要看果品的自身质量以及冷库的存储技术。按照山东地区最先进的存储技术,存储时间在一年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是存储时间过长的话,会明显地影响货架期。


4.目前苹果在我国各地区的种植分布比例是怎样的?我国有多少苹果的种类?哪些品种占主流?


我国苹果种植区域逐渐扩大,目前有苹果种植的省份也在15个以上。从大的格局上来分类的话,主要是包括环渤海种植区以及黄土高原种植区。山东与陕西为主要的苹果种植省份,产量比较大。陕西省的苹果产量占全国产量的26%左右,山东产量占21%左右。


我国苹果的种类非常的多,例如藤木、秦阳、乔纳金、红星、红将军、嘎啦、秦观、黄元帅、寒富、红富士等品种。红富士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


5.我国年产多少苹果(分大小年)?占到世界的比例是多少?每年多少用于出口?主要出口方向在哪里?从国外进口多少?主要从哪里进口?


苹果是分大小年的,但不是统一的,并不是所有果园都是一起大年或者小年。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只要基础投入达标,可以规避大小年的出现。2017年我国苹果产量基本在4400万吨左右,占世界产量的51%左右。2017年苹果出口了133万吨左右,主要面向于东南亚以及中东地区国家。进口量非常的少,2017年进口6.5万吨左右,主要的进口国是美国、新西兰等国家。


6.关于此次郑商所苹果的交割标准设计,众说纷纭,有褒有贬,该如何看待?


本次郑交所的交割标准也不是交易所自己制定的,是已经存在的苹果国标标准。只是国标标准之前在现货交易过程中并没有有效的推行。我个人觉得,本次交易所选用了国标作为标准还是非常合理,也是有效的推进苹果现货界标准化进程的办法之一。若真能够将现货的采购标准统一,帮助果农更加细分生产的苹果,对苹果行业的发展和果农的实际收益来说是非常非常有益的。


7.苹果的两种交割方式:仓库交割和车船板交割有啥不同?


这个的话属于是期货的朋友们需要研究的问题,而我作为现货的市场研究人员,对此的话没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车板交割的话,在产新季应该是更合适的,而仓库交割更适合非产新季的交割,这应该是交易所考虑到实际情况的不同而设定,这个设定我感觉是非常好的,可以让更多的现货商通过自己熟悉的方式参与到期货中。


8.市场上的苹果根据套袋方式大致可分为几种?为什么要这么套?


套袋方式说白了就是生产方式,在之前的我们卓创资讯的一些培训课件中也多次讲过这个问题。目前主流的生产方式就是,光果、膜袋、纸加膜、纸袋。光果,顾名思义,就是不用套袋的。膜袋,是套膜袋。纸加膜就是在先套一层膜袋,再套一层纸袋。纸袋,可能大家熟悉也陌生,并不是只有一层纸袋,而是在纸袋内还有一层蜡膜,纸袋又分为膜纸袋、黑蜡袋、红蜡袋、药袋等多种多样的。


关于为什么这么套,最重要的就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决定的,例如山东的聊城地区,当地的自然环境就无法适应纸袋。当地果农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山西运城部分地区也适合套纸袋,但是当地果农还是多数选择套纸加膜。


9.关于市场高度关注的纸加膜苹果到底能不能交割的问题,怎么看?


之前也流传了一句话,说好苹果不是种出来的,是靠选出来的。不能单纯地认为纸加膜苹果是一种不靠谱的苹果,纸加膜富士中有不少的货的质量是非常好的。交易所也明确的说了,是区分质量标准,而不是区分生产方式。只要能够符合交割标准,那又有什么不能交割呢?


10.关于此次的天气灾害,该怎么看?往年也发生过类似情况吗?近几年的天气情况如何?受灾情况几何?


今年的冻灾确实是近几年非常罕见的,受灾范围比较大,影响程度也是近几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往年可能也会有冻害出现,但是局限性非常强。


11.这几年的苹果价格走势如何?


2014年之前苹果的总体价格水平都是在区间震荡为主,并没有非常大的价格变动区间。这段时间里面,由于价格相对稳定,无论是客商还是果农风险都相对较低,苹果产业的各个环节都能有利可图,也使苹果行业发展非常健康。


2013/2014年度的苹果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价格处于大幅上涨状态。2014年收购季价格居高不下,成本过高,客商利润被严重压缩,2015年苹果行业惨淡,多数客商赔钱较多。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价格一直在寻找合理区间,也是因为2014年的高价历史,让客商和果农都有了不一样的期待。果农与客商的风险逐渐增加,收入也无法稳定。


这也是为什么我最近一直呼吁不要让收购季的价格涨的过猛的原因,这样对客商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果农—客商—市场”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苹果产业链,杀死任何一个环节,对苹果行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果农无法直接与市场对接,一来,果农市场意识不强,二来,单个果农的货源不够稳定,第三,同样的货源果农自己在市场上卖不上高价。所以,苹果行业,一定需要客商这个环节来整合资源。


12.前几年渤海现货电子盘的苹果价格到过14000,后来跌到8000,现在的苹果期货价格也已经到了12000,请问今年的情况和那年的情况有啥不同吗?


2014年苹果价格居高的原因有非常多,不仅是因为前期有冻害,更重要的是2014年上半年的时候,南方水果大量减少引起的。还是要理性的对待今年的苹果现货市场,因为今年全国很多地方水果大丰收,滞销严重。


13.卓创此次的调研数据,全国减产26.02%,可是很多自媒体却说减产达到35%甚至50%,公众容易被混淆视听,请问数据的差别到底在哪里?


对于调研数据,每家机构都有自己的不同调研路线和调研方式。对于别的媒体公布的信息,我们不做过多评价,我们卓创资讯的调研是有严格的方法论和充足的调研样本。并且,我们卓创资讯一直秉承中立、专注、专业的原则,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14.能说说卓创的调研方式吗?何以让人相信卓创的调研数据是真实可信的?


本次我们对苹果产量调研主要的调研方式是实地考察与电话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本次涉及9个苹果省份,9个省份的产量占全国总体产量92.18%。调研样本容量为60个乡镇。通过以乡镇街道为中心点,在中心点的不同方向村庄取点调研方式,对乡镇的整体减产情况进行评估。根据乡镇的产量,苹果生产县进行评估。然后以各地区苹果产量为依据,对产量情况进行平均加权,最后算出全国减产情况。大家也可以从我们的平台上看到详细的乡镇评估数据以及各村庄的调研记录。


调研对象包括:果农、代办、果袋销售点、冷库。


15.结合过去几年的苹果现货价格走势,针对当下的天灾减产,请对今年产的苹果的价格顶底做个大致的预测?


今年苹果减产严重,收购季价格上涨是肯定的,但是今年收购价格上涨的幅度确实非常难以预测。现货商根据今年的情况和市场的接受能力来看,价格上涨0.3-0.5元较为合理。但是期货资金与游资进入苹果现货市场的可能性非常大,两股资金力量在现货收购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我认为今年秋季收购价格上涨幅度可能会高于客商的预期。


16.都说资本容易对产业造成伤害,请试举例说明可能产生的伤害大致会有哪些方面?


这个也不能以偏概全,并不是所有的资本对产业都能造成伤害。首先资本市场能够对苹果产业进行关注,也是促进了苹果现货行业的信息透明化,让现货市场的人们更加关注产业的发展动态,更加关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


同样,资本过多的介入产业当中,或许对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今年收购价格过高的话,可能会引起果农囤货,或者游资力量(包括期货界)囤货过多,让后期的销售压力过大。大家也应该知道,苹果这个产业与工业品不同,并不是全年产新,而后期市场的价格主要是看库存量的多少。若是存储量过大的话,会让后面市场难以平稳运行。


17.今年产量虽减少,但听闻优果率会增加,请问是什么情况?


按照正常来说,冻害产生的影响是影响优果率的。今年有冻害出现,并且冰雹也较为频繁,优果率增加的可能性比较小。只是现在从产地幼果情况来看,同比优果率下降的幅度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后面无其他灾害,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主要是考虑到了去年天气情况不好,去年的优果率就比较低。不是看与去年的同比,与正常年份相比的话,优果率肯定是有明显的下滑的。


18.虽说苹果期货是扶贫的初衷,但是果农应对冲击的能力相对不足,请问果农该如何做才能享受到苹果期货价格上涨带来的红利?而不是反被伤害?


我对果农的建议就是,如果秋季收购价格高的话,尽量在秋季将货源出售,不要过分的存货。过量存货和高价都会加大年后市场风险,而果农抗风险能力比较差,也没有自己的市场作为托盘,今年不是一个适合果农存储的年份。


在我看来,期货给现货市场带来的最大红利,不是价格方面,而是推动苹果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标准化进程的推进。我想,这也应该是交易所扶贫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之前我在我们卓创资讯的平台上也多次提到过,价格方面的扶贫只是扬汤止沸,而推动产业发展才是釜底抽薪式的从根本上扶贫。


19.网传苹果期货价格被推高后,有果商到冷库提货出去销售,却是亏钱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现货和期货有这么大区别吗?


期货价格是对未来的预期,现货价格是对当前市场行情的反映。如果现货商真的能够理解到这一层的话,就不会因为未来的预期而对当前的情况产生错误的判断。


20.哪种规格或者说哪种标准的交割苹果,最能充分代表果农利益,让果农受益?


交易所有明确的交割标准规定,他们也是经过了对现货市场的调研而确定的。只要是能让期货发挥其本身的作用,而不是被投机过分利用,都是对果农非常有帮助的。


21.现在苹果仓单难注册或者说注册很少的原因具体有哪些?


2017年苹果都是按照现有的现货标准进行分拣收购的,而且期货标准与现货标准有所区别,想要注册成仓单就得按照期货标准重新分拣,这应该是比较难的环节吧。


22.苹果多头选择从期货市场上提货后,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既然选择了接货,那就应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货源处理掉,这才是根本。有人接了货,利用热点零售,但是真的所有的人都能够按照这个方式进行销货吗?我感觉,想要接货,就应该把销货渠道铺设好,这样才是正确的道理。如何销货,或者如何合理的计算期货盘面与现货市场的盈亏比,这是需要接货的多头考虑的问题。


23.如何看待当前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脱节?


期货市场是对未来的预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期货与现货的逻辑。在进入交割月或者接货之前,都不能算是现货与期货的脱节。存在即合理的。


感谢卓创资讯杨军先生在周末的休息时间参与到我们的问答


在刚刚过去的上一周,在交易所的各种管制措施之下,我们能看到苹果期货的持仓在陆续减少,价格也逐渐回归理性,但是在上周五临收盘的时候,苹果明显又被资金关注了。从利国利民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希望好好的一个期货合约,一个肩负扶贫使命的苹果期货被恶炒,借鉴历史上的“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蒜你狠”、“油它去”、“玉米疯”,疯狂过后都是一地鸡毛,其实对产业不利,对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的人们,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