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觉得“刘海”丑

 红万寿 2018-06-25


没有刘海。

 

6月12日,当vivo向外界公布自己的年度旗舰NEX的时候,所有的围观者都意识到了这款全面屏机型产品与市面上一众刘海全面屏机型的巨大差异 。

 

NEX拥有6.59英寸的OLED显示屏,实现了惊人的91.24%整机屏占比。

 

自从去年苹果发布了iPhone X之后,跟进刘海屏是大势所趋。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认为,到2018年第四季度结束,全球大约将会有3亿部刘海式全面屏智能手机。其中,中国手机厂商会贡献1亿部。

 

从美学观点上看,刘海屏明显破坏了手机整体的美感,但是从技术应用上来说,一时别无选择。 iPhone X用到了一种名为“3D结构光”的人脸解锁技术,因为要给这种技术留出必要的位置,所以 iPhone X无法做到真正的全面屏。“一般要实现很好的解锁的话,只有3D结构光、TOF或者类似的技术才能够实现,如果使用这些技术,刘海屏缺口没办法做得太小,或者会造成产品结构过度复杂。”vivo公司COO胡柏山认为。

 

但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是没有刘海的全面屏确实会更好看,也更讨人喜欢。

 

vivo纠结了3个月后,还是选择了在NEX上不要刘海。这意味着,vivo不想在这一点上再尾随苹果,而要尝试主动引领市场的技术发展。

 

能否击穿苹果“扭曲力场”的黑洞

 

过去十年,苹果定义了智能手机行业,也形成了自己的“扭曲力场”。

 

一方面,iPhone强大的市场地位掌控了整个产业链,不断引领手机行业的技术趋势。苹果周边核心的芯片、屏幕供应商,新思、三星、LG等等厂商与苹果紧密配合,推进每一代苹果核心卖点的升级。等到苹果的产业链供应商的技术逐渐成熟,率先采用一段时间之后,安卓厂商才逐渐跟进。另一方面,苹果的市场地位也让其他手机公司找到一个明确的设计方向——无论如何都要跟进那些核心iPhone设计元素,某种程度上这甚至形成了一种设计黑洞,设计师被明确地限制在了一个既定范围内。

 

在这样的扭曲力场中,大多数手机公司都在做一些单点的突破。比如摄像头性能的提升、充电性能的提升、或者芯片层面做出一些差异性。但本质上说,没有一个手机公司可以摆脱iPhone的这种扭曲力场,在重大方向上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这个设计黑洞在iPhone X身上达到了极致。刘海屏一经推出争议四起,但最终所有的厂商都选择了跟进。

 

如果脱离外观去看,3D结构光在技术上更有优势,它不仅仅解决人脸解锁的问题,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应用产生。在业内人士看来,3D结构光也涉及到苹果自己对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判断,比如它认为AR技术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所以它的下一代机型还会坚持刘海屏。

 

但是vivo对3D面部识别有着不同的理解。“手机在消费者面前展现的第一层是功能性的东西,第二层才是解决性的方案。我们会以实现第一层为目标,综合地考虑解决方案。”胡柏山认为目前具备刘海屏的3D面部识别,不一定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因此,vivo将眼光投向了屏幕指纹技术——它可以让用户直接触摸屏幕,通过识别指纹完成解锁。在NEX之前,搭载屏幕指纹技术的X20和X21获得了非常好的销量反馈,其中vivo x20系列在四个月中销量破1000万台。屏幕指纹技术的成功让vivo获得自信的同时,也让他们开始对过去的策略进行了反思。

 

“我们不断在跟自己以前形成的惯性思维发生激烈的冲突,屏幕指纹实现的不是解锁创新,而是为了更高屏占比的产品做的技术准备,X21并不够极致,消费者需要更极致的全面屏。”

 

更极致的全面屏随之而来。

 

在今年2月的科技界盛会MWC上,vivo发布了一款名为APEX的概念机。这款98%屏占比的机器获得如潮好评。老牌科技媒体The Verge甚至评价“vivo APEX是一款设计激进的未来派手机,为寻求突破的手机行业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不过大多数人对它的认知都停留在概念机程度,认为这是一款未来很久才能实现的PPT产品。结果,量产版的NEX能够在6月份上市,这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表面看起来,NEX只是去掉了刘海,但是这一改变背后牵扯了非常多技术创新:前置摄像头要从屏幕位置挪走,换成升降式前置摄像头,进入自拍界面时,摄像头一秒钟自动升起,退出自拍界面时,摄像头自动降下隐藏;听筒要取消,改成全屏幕发声技术,通过微振动单元驱动屏幕发声,上边框不开孔;红外距离感应器也要被从屏幕上挪走,通过光线数据补偿算法,将光线感应器件隐藏在屏幕下方,这样才能在缩短上边框、提升屏占比的同时,保证对环境光的准确感应。



“阿尔法”客户


“APEX这个解决方案大家都能想得到,但问题是你真正在产品上去实现的时候,涉及到大批量应用落地的问题,这和口头说说还是有很大区别。”胡柏山认为,这不仅考验到vivo的创新能力,也考验到vivo对于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手机品牌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供应链竞争。

 

2016年初,vivo召集了手机行业最顶尖的供应商们到东莞总部,并告诉这些合作多年的产业链合作伙伴们,vivo要改变原来的跟随策略,在涉及手机创新的关键领域提前布局,要把技术跟踪、合作的周期提前到18个月至36个月。

 

陈胜军——昇佳电子中国内陆业务的负责人——深刻体验到了这种节奏的改变。作为供应商,他曾经在外围和vivo磨合了五六年,才真正进入到vivo的供应商体系。去年,昇佳电子接到了vivo关于NEX的一个产品需求:红外距离感应器也要被从屏幕上挪走,NEX需要一个替代方案。直到今年第一季度,昇佳电子和vivo一直在沟通的都是一种超声波形式的解决方案,但一次双方开发团队的“闲聊”之后,vivo迅速决定采用新的解决方案——开发光线数据补偿算法,红外距离感应器件被巧妙地隐藏在屏幕顶端。其实同样的解决方案,陈胜军也对其他客户讲过,客户通常都是沟通过就没了下文,而他自己也对这种不成熟的方案心里没底。“我们说没把握,没有人会跟你尝试的,他可能就是觉得,哦,别人没有玩过,那我做这个好像浪费时间,或者说这个东西可能做下去也没有结果,可是vivo就会觉得这好像是一个不错的概念,说是不是可以尝试看看。”让陈胜军意外的是,新方案在一个月时间内就确定了下来,而且是在手机上做了正规的、完整的测试。

 


创新这件看上去非常正确的事情,其实对于供应商来说,却可能是意味着风险加剧。作为vivo屏幕指纹方案核心的供应商之一,汇顶同时投入了屏幕指纹和3D结构光两个技术方向, 哪一个会成为未来的主力,作为供应商其实很难判断。

 

2017年的MWC上,汇顶展示了屏幕指纹的Demo。当时这项技术离商用还有一段距离,汇顶自己都认为当时从技术层面来看并不成熟,但vivo很快决定采用这个技术。vivo和汇顶的合作可以追溯到电容甚至更早的电话机领域。“第一代的产品为什么与vivo合作,一是因为vivo有供应链的整合推动力,更重要的第二点是,vivo与供应商之间真是很好的合作关系。不是说我是甲方,你是供应商,那有什么问题就是你逼着你去弄。vivo方面,包括技术团队乐于合作,与我们平等地对话,有问题大家一起思考,调动所有资源,帮助大家一起把问题解决,我觉得是非常合作和非常包容的态度。”应用新的技术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但双方甚至三方、四方怎样解决困难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新的技术在vivo的支持下可以快速推进,快速转化为成果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家供应商 —— 日本公司美蓓亚——在去年10月当vivo找到他们寻求合作的时候,甚至并没有太重视这个潜在的合作机会。vivo的计划是采购美蓓亚的电动马达以配合NEX的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当时美蓓亚旗下的电动马达在传统数码相机市场的需求几乎已经萎缩殆尽,公司也不认为这个细分行业还有太大的商业机会。直到今年3月份,vivo高层带着大订单去日本和美蓓亚高层面谈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相机电动马达这个市场被救活了。如果vivo也选择做刘海屏,电动马达可能就彻底在手机市场“凉凉”了。

 

越来越多的方向选择意味着vivo必须成为供应商的“阿尔法客户”——新技术、器件的第一批测试用户。这样做的代价是,vivo自己也需要投入资金、团队与供应商共同去研发,加速技术成熟的进程,合作关系在不断加深“X20,是在18:9的屏幕比例上,在方向明确的情况下,我们跟供应商一起跑得更快;X21上主要是光电指纹的应用,这个不是比谁跑得快,是比谁对未来方向的选择正确。我觉得这两代产品还是有很大不同意义的。”

 

与苹果习惯于直接将某些技术供应方收购不同,vivo目前更多的是采用与技术供应商合作研发。目前,vivo在深圳、北京、杭州、圣地亚哥等地自建研发团队,规模已经过2000多人,涉及的领域包括5G、人工智能等。胡柏山认为,未来手机行业比拼的最核心能力应该是对消费者的认知和理解。对vivo来说,NEX将是这家公司在方向选择上最激进的一次尝试,也是其引领供应链创新的一个集中宣示。

 

未来的选择方向会不会和苹果相同?“这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胡柏山最后表示。

 

不惟苹果马首是瞻,但也没必要以跟苹果唱反调为美为乐。如果消费者心里都在对“刘海”犯嘀咕,有勇气与能力的厂商,就应该想方设法去“剪掉”它。未来三五年,中国厂商将拥有越来越多这样的时刻。


手机圈Tony老师特别策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