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在互联网上如此出名,主要原因不是因为钱多——跟王健林们比她的钱远远不算多。在于她是一位少见的商界女强人,带出格力这种拥有核心技术的国企。 但格力并是董明珠个人的,她只是掌门人,好强的董大姐希望能自己拥有一家伟大的动力。 2014年她看准了新能源汽车,并看准了专供磷酸铁锂电池的银隆。第一次她带着格力企图并购银隆,但没有成功。第二次她拿出自己的全部身家以及王建林那“不多不多5个亿”共计约30亿投了此时市值已经翻倍的银隆,随后又多次募集资金投资,并成为银隆的最大股东。 投资银隆的目的,董明珠是为了造车,她的造车计划也被网友戏称为“格力汽车”。 一转眼两三年过去了,那么董大姐的车到底造的怎么样了? 上图于今年春天摄于珠海银隆厂区附近,是一张员工讨薪照。根据行业消息,银隆的资金流压力至今仍未缓解,拖欠工资和裁员现象较为严重。 这也证实了一个一直被业界担心的问题:造车是件动辄几百亿的大事,董明珠的几十亿怎么够花? 作为中国商界的女强人代表,必须要看出来的问题是董明珠在高科技产品思维方面并不具备良好的基础,起码她不懂造车。 图为银隆的电动公交车,也是目前该集团汽车业务方面的出力产品。但这并不是董明珠的功劳,而是在她投资之前银隆便已经开拓出来的市场。 得益于银隆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这些公交车充电只需要5到15分钟,比传动锂电池快的多。 而在董明珠大力发展的电动私家车产品版块方面,银隆一直未有突破,图为早已量产的“银隆埃尔法”。该车选择购买九龙汽车现成的外壳,银隆主要研发了动力系统。 一直采取企业订单化生产的方式,没有采用4s店销售模式,普通人想买需要联系厂家。 图为银隆另一辆电动SUV车型,因为磷酸铁锂价值价格远比锂电池昂贵,导致整车售价非常高昂。 在董明珠看重的商用物流领域,银隆小型汽车同样被高成本的问题困扰。 随着波动渐小,董大姐的造车计划也离流产越来越近。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她欠老王的那5个亿应该怎么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