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弹指一挥间,一刹那=0.018秒

 小酌千年 2018-06-25


  “弹指一挥间”,我们形容时光短暂时经常以此为喻,“弹指”就是捻弹手指作声的意思,这个动作可不是打响指。


  快来辨析一下。


  打响指:一种手指动作,拇指贴紧中指面,无名指压在大鱼际上,中指用力摩擦闪开,使中指打在掌上发声。在传统的古代汉语中,这个动作的名字叫打榧子


  榧子,是红豆杉科榧树的种子,是古人常吃的一种坚果,外壳很不好剥。吃的时候,要把才打下的榧子埋在柴灶里的火灰下面,用灶膛里的余温把榧子煨熟,榧子壳变酥,还有了裂纹。这时候把它们扒出来,手指用劲一捏,即发出一声脆响,硬壳就碎了。



  这个过程,与人们用手指敲响指的动作极为相似,故在苏、皖一带,捻响指也被叫做“打榧子”,用于戏弄别人话中有错的动作。


  妇人将手向西门庆脸边弹个响榧子,道:“哥哥儿,你醉的眼恁花了,哄三岁孩儿也不信!”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八回


  黛玉道:“我没说什么。” 宝玉笑道:“给你个榧子吃!我都听见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接着回来说弹指。


  “弹指”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还是个由印度来的舶来品。在印度,弹指是一种风俗,用来表示喜好或顿悟。如智文句:“弹指者,随喜也。”《吉藏义疏》则说:“弹指者,表觉悟众生。”看来人们都是觉得,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或者顿悟只在一瞬间。这个手势后来也被中华文化吸收进来,和本土文化融为一体,以至于今天我们几乎不知道它还是个舶来品。


  真要较起真来,表示时间的名词有不少都来自佛教。


  “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僧祗律》


  现在按照《僧祗律》的说法,我们来推导一下这套时间体系。推导成当代时制的关键,在于“一日一夜”。


数学不好的小伙伴表示很崩溃


一日一夜=24小时=30须臾=600罗预

=1.2万弹指=24万瞬间=480万念


由此:

一日一夜为86400秒

一“须臾”为2880秒,合48分钟

一“罗预”为2分44秒

一“弹指”为7.2秒

一“眨眼”为0.432秒

一“瞬间”为0.36秒

一“刹那”或一“念”0.018秒


“这位同学,你的眨眼太慢了,不合格!”


幸亏这套体系今天没有沿用,换算起来真的好麻烦。


作者 / 魏冠宇

总监制 / 振华

执行主编 / 张燕

副主编 / 跃升

责编 / 张燕

实习编辑 / 冠宇

制作 / 兰宇 跃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