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禁城三大殿的历史玄机:两朝更替,三度易名

 轻风无意 2018-06-25

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也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亲手肇建了紫禁城,不料,几个月后,三大殿便遭焚毁。也就是说,今天所见的三大殿,并非当年朱棣一手督造的产物……

紫禁城三大殿的历史玄机:两朝更替,三度易名

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集大明天下之力,修建了故宫紫禁城,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为浩大的工程。

在这座宏伟的宫殿群中,如果说谁当得起“皇冠上的明珠”这样的称号的话,恐怕就只有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了。那时的三大殿,叫做“奉天”、“华盖”、“谨身”三殿。新生的这三座宫殿,集合了大明王朝全国之力,但在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正式投入使用后不足百日,便被闪电击中,在熊熊雷火中化为乌有。大火熄灭后,徒留下“工”字形的汉白玉台基,以及一片焦黑的瓦砾。

明成祖朱棣抢的是自己的侄儿朱允炆的江山,而且在这场权力争夺战中,朱允炆不知所踪。尽管在血腥的屠杀之后,朝野上下再没有反对的声音。然而,朱棣内心依然存在着阴影。在惶恐和不安中,明成祖朱棣把三大殿的焚毁,看成是太祖朱元璋在天之灵给予自己的惩罚和警示。他下了一道诏书,称“朕心惶惧,莫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此后,他再没有动过重建三大殿的念头,甚至陈情宗庙,说自己要还都南京。

然而,朱棣的这个承诺并没有兑现。为了消除北方蒙古部落的威胁,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朱棣发动了三次北征。公元1424年,朱棣在北征还京的途中病逝。

继位的仁宗朱高炽早年生活在南京,父亲朱棣还都南京的心意,促使朱高炽更强化了重返南京的意愿。于是,仁宗朱高炽改京师各官署衙门为“行在”,同时派太子朱瞻基去南京祭拜太祖朱元璋的陵寝,整修南京皇宫的计划也被提上日程。在这样的局面下,重修北京紫禁城一事,当然无人提起。

然而,没有人能预见到,朱高炽在位时间竟然不到六个月,便猝死。之后,其子朱瞻基继位,年号宣德,即后来的宣宗皇帝。

宣宗朱瞻基在京师出生长大,并不想还都南京,可父皇遗命和百官意愿也不是那么容易违抗的。好在后来一些事情帮了他:史书记载,朱瞻基打垮了叔父汉王朱高煦的谋反,初定了内阁秉政和巡抚地方的架构,击退了意图进犯的蒙古可汗。做完这些之后,他的权威性已经无人可以质疑。此时,距离他登基已有十年,朝官更迭,所有人都习惯了燕地才是京畿,没人再提什么还都南京了。

既然要把京师作为大明千秋万代的都城经营下去,作为皇权象征的紫禁城,就必须完备,三大殿必须要重建。只是宣宗已经没有时间了。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驾崩,紫禁城的汉白玉高台上依旧空空荡荡。

紫禁城三大殿的历史玄机:两朝更替,三度易名

公元1436年,年仅9岁的明英宗朱祁镇上台。按照礼制,新皇登基应该在奉天门后的奉天大殿内进行,天子大婚、册立皇后、将帅出征、三节祭奠这些皇朝最顶级的礼仪大典,都应该在一个同样顶级的殿堂内举行。而此时的大明,国力强盛,政权稳定。如此巨大的帝国,也应当配有足够气派堂皇的皇家大殿,才能彰显帝国的威仪。

在这个时候,重建三大殿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据记载,自英宗登基的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到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间,朝廷修建了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乾清官和坤宁宫,以及紫禁城的四处角楼,还有京城的九门,工程体量几乎与当年朱棣营建紫禁城相当。这样巨大的工程,需要动员整个大明帝国的力量。而年仅九岁的英宗皇帝,如何能驾驭如此庞大复杂的工程?

幸而,这是大明最强盛、最稳定、最和平的时代,是从前和之后未曾有过的时代。

自明王朝建立的1368年,到英宗朱祁镇即位的1436年,这60余年间,明帝国的政权体制一直在巩固、动荡和完善。先是丞相总领百官,而后是万事天子亲决,然后引入辅政的文官学士,初建内阁,一直到内阁总领朝政,政坛上由军功勋贵绝对主导,变成了文武相峙,文臣渐渐占据上风,内廷宦官也不声不响地走向了前台,明英宗即位时,宦官已经是大明政坛不可缺少的重要一角。

只有英宗这个时代,也只有他即位初期的这几年,因为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武有张辅,内有王振,另有太皇太后张氏高居其上,在这个平衡完备的系统下,大家对皇权有足够的敬畏,朱明皇家的意志才可以不打折扣的被执行。

不过,想要重建三大殿谈何容易?支撑殿阁的木柱型材,皆采自川楚西南之地的深山。每采伐一棵大树,都要填进去许多工匠的性命,号称“入山一千,出山五百”。

采木需要付出血的代价,运输和加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损耗,又加剧了对建材的需求量。 紫禁城的修建和后续的维护修缮,将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其间一旦出现材料不足的问题,该怎么解决?自然是做足备份,采伐量比实际用量要多得多。

永乐年间紫禁城完工后,在皇宫附近,在工部所属的各处,都曾堆存了大量木料和砖瓦石块。宣宗想必已有打算,这些得来不易的材料要留着以后重修紫禁城。即便自己来不及动手,也得留给皇子皇孙。如他所愿,他的儿子朱祁镇继位时,京城库房的剩余建材尚十分宽裕。

紫禁城三大殿的历史玄机:两朝更替,三度易名

现在我们要盖一座房子,要有画图纸的设计师,要有通晓技术的建筑师,还要有组织人力施工的项目经理,那么,在那个时代呢?

有一个“越南籍”的太监不可不提—阮安(越南古称交阯、安南,一直为我国直接领土,明朝时保持着册封与朝贡的关系)。“目量意营”是阮安的看家本领,举凡阮太监目之所及,皆能心算出精确的度量,还能牢牢记住,他其实就是一个“活图纸”。

永乐年间,阮安“奉成祖命,营北京城池宫殿”,这使他有机会将紫禁城初建时的形制法度牢记于心。等到正统年间重建的时候,一切都要靠着他的记忆来规划进行。可以说,没有阮安,就没有三大殿的重建和复原。

阮安不仅模样“美秀”,更有建筑师的天赋。他精思擘画,加之越南同乡黎澄在明英宗登基后一路高升,坐上了营建工程最高管理机构—工部的头把交椅,故而能在正统年间三大殿的重建中如鱼得水。阮安后被奉为重建“首功之臣”,英宗赏赐他财宝无数。

同僚之中,有一个人也同样参与了正统年间三大殿的重建。他就是时任工部尚书的吴中。北京明代宫殿、三陵(长陵、献陵、景陵)多为他主持修建。

史上都说宣宗是仁君明主,实际上有明一代,徭役都是百姓的沉重负担,在宣宗朝又格外严重。工部尚书吴中就是加重徭役的毒手。史载,他曾上书请求派人追捕逃跑的营缮军夫。尽管宣宗皇帝屡有敕谕,要求放还丁壮,而吴中却始终抗旨不遵,羁留丁壮不放回乡,更没有放松对劳力的征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永乐皇帝和宣德皇帝,给年幼的英宗朱祁镇留下了一个人才济济的施工团队:有可靠的“活图纸”阮安,有善于组织调配劳力的工部尚书吴中,有同样参与过紫禁城初建、精于工艺、号称“当世鲁班”的大建筑师蒯祥,再加上剩余建材的大量留存,他们生前不敢、不及实现的三大殿重建工程,终于可以开工了。

自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二月到次年九月,重建三大殿连同修缮乾清、坤宁二宫,仅仅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即告完成。

紫禁城三大殿的历史玄机:两朝更替,三度易名

紫禁城三大殿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总占地面积达8.5万平方米。有人赞叹其金碧辉煌的外部装饰,有人惊奇其精美绝伦的建筑构造,却罕有人知其殿名几经更易的沧桑历史。

明代肇建北京紫禁城时,承袭南京紫禁城的规制和名称,故而三大殿最初名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奉天”取意“奉天承运”,这四字实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创,意思是说自己诛灭元朝、登基为帝,乃天命所归。“华盖”顾名思义即是华丽的伞盖。《古今注》中提到:逐鹿之战时,黄帝凭借形如华盖之五色云气的庇佑,打败蚩尤。因这一典故,后世帝王车上的伞盖皆名为华盖,华盖遂成为天子身份的象征。明代的华盖殿也非今日中和殿的形态,而是状如伞盖。“谨身”二字出自《孝经》的“谨身节用”,“谨身”为修身慎行之意。

然而,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4月13日,天降大雨。奉天殿遭雷击起火,并延烧至华盖、谨身二殿,三大殿成为一片焦土。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修完工后,明世宗朱厚熜更其名为皇极、中极、建极。

新修的三大殿之名源自《尚书·洪范》之“建用皇极”。相传周武王灭商后,曾向归附于己的商纣王之叔箕子请教治国之法。箕子向武王陈述了帝壬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九种根本大法,也就是“洪范九畴”,其中的第五畴“建用皇极”乃是全部统治与大法的核心,是君王为政的根本。这个“极”指中道。所谓中道,就是说要不偏不倚,取中庸之道。

明末,李自成大顺军焚毁宫室,三大殿中仅有建极殿未被焚毁。清朝统治者入主紫禁城后,首先便着手修缮三大殿。据记载:“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定正中三殿名。殿前曰太和门,太和门之后曰太和殿,太和殿后曰中和殿,中和殿后曰保和殿。”“保和”与“太和”皆源自《周易·乾卦》,“中和”则出自《礼中·中庸》。

自此,三大殿的名称便正式变更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沿用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