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为何放弃20万八旗兵 出动40万绿营平定三藩之乱

 思明居士 2018-06-25

1673年11月21日,以吴三桂起兵叛乱为标志,清朝初期著名的“三藩之乱”爆发。

彼时,清朝已经入关近30个年头,然而,民间反清势力依然广泛存在。吴三桂的叛乱犹如一点火种,引起了“反清复明”的熊熊烈火。很快,吴三桂就以云南为根据地,进取贵州、湖南等地。耿精忠、尚之信分别在福建、广东起兵。此外,广西、四川、陕西等地纷纷起兵。最严重的时候,叛乱蔓延15省,这就意味着,清廷差不多半壁河山已落入叛军手中。

康熙皇帝时年19岁,正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年龄。他得知“三藩之乱”爆发后,意欲御驾亲征。幸好被大臣们及时劝告住了,否则场面一定会很难看。

最初,清廷对“三藩之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只调集了7万八旗军。在他们看来,吴三桂等人的叛军虽然数量众多,但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八旗军一出手,必定轻松解决,马到功成,再次书写当年八旗军入关时纵横无敌的神话。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八旗军到达前线后,竟然一触即溃,不堪一战,到了后来,连与吴三桂叛军打仗的勇气都没有。八旗军云集于荆州、武昌、宜昌一带,黑压压的一片,看上去非常状况,但就是不敢渡江作战。八旗军的胆怯避战,让吴三桂叛军士气大涨。

大家知道,清廷入关之际,八旗军的战斗力确实很强大,往往数千人就足以击败上万明朝军队,让明朝军队畏之如虎。为何20余年后,八旗军就从一支“虎狼之师”变成了贪生怕死之辈?

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是八旗军在入关时,由于不断南征北战,伤亡不少。补充上来的新兵没有经过血与火的淬炼,战斗力明显不如老一代八旗军。

二是清廷入关后,多年没有战事。八旗军普遍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有家有室。一生下来就拿着军饷的他们,再也不愿意为了一点战利品和功名去拼命,战斗力自然会严重下滑。

怎么办呢?幸好康熙皇帝还有一支汉人军队——绿营可以使用。

清廷入关之初,为了统治急剧增加的领土,顺治皇帝在20万八旗军之外又增设了一支以投降明军、汉人为主体的军队。这支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故名为“绿营”。绿营成立之初,没有承担军事作战任务,只是负责镇守疆土,属于“打酱油”角色。

没想到,绿营被康熙皇帝派往平定“三藩之乱”前线后,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与吴三桂叛军对战时丝毫不落下风。在战争中,又涌现了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等一批新锐汉人将领,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反而是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八旗军,沦落到当后勤保障和维持地方治安的地步,令人唏嘘不已。

据统计,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用了8年时间。期间,共计有40万绿营军队被派遣参战,成为平叛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为成功平叛立下汗马功劳。在那以后。绿营取代八旗军,成为国家常备武装力量。数量也大幅增加,最多时达到了60万。

有趣的是,多年后,绿营也跟八旗军一样,因为太平日子过久了,不断腐化堕落,战斗力大不如前。乾隆时期,乾隆皇帝举行阅兵仪式,发现绿营将士“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完全是一帮废物了。以至于连小打小闹的白莲教都对付不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