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江水”改作“半江水”,改得好

 老刘tdrhg 2018-06-25

“一江水”改作“半江水”,改得好

说到边塞诗,高适与岑参最负盛名。而且,高适在盛唐诸多诗人中,官做得最大,地位最高。

那时,高适还在担任两浙观察使。

那时节,秋意正浓,金风送凉。一天,他路经杭州清风岭去台州巡察,来到一处古刹前。突然,栖息在一棵苍劲古松上的一只白鹤,扑打着翅膀,从他眼前一掠而过。

这里是一座古刹,前后有修直挺拔的苍松、翠竹,清幽的江水映照着前村的一弯残月,他不顾衣衫被秋露打湿后的冰凉,情不自禁地走进古刹,在僧房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

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

写完之后,高适又继续赶路了。途经钱塘江时,正值月落。高适细看江潮,发现月落时,江潮随风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水”来描写月夜之时的江潮,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便在视察归来时,特地再去僧房改诗。可是,他一踏进房门,便看见这句诗已被人改过来了。高适纳闷,忙问是谁改的。僧人告诉他,在他去后不久,有一官员从此路过,偶然看见了这首诗,连声赞叹。但惋惜诗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准确,便不待作者回来相商,径直给它改了。高适暗暗称奇,心想:“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后来他多方打听才得知,那位改诗的和尚,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骆宾王。

这就有点难以理解了,改诗之人怎么可能是骆宾王呢?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骆宾王的生活年代约是公元638—684年,高适的生活年代约是704年—765年,骆宾王的年纪比高适大了许多。高适生时,徐敬业已经兵败,骆宾王即使没有被杀,也不知所踪了。等到高适担任两浙观察使时,骆宾王近百岁了,哪有可能去改高适的诗呢?

是谁改的我们暂且不论,先来看看为什么要如此改动吧。

“一”与“半”都合乎词语结构常规,但改为“半”,则更准确反映杭州江水随潮水涨落的客观实际。

记下这个故事的是清朝人褚人获。这故事虽然有些荒诞,我们姑且信其有。面对像随着月落而退的半江水般的骆宾王,拥有渤海县侯爵位的高适会想些什么呢?

曾几何时,骆宾王这位风光无限,草檄痛骂武则天的反叛英雄,已静悄悄地蛰伏于这方青山秀水之中。他那颖悟非凡的才情,总在不经意间闪烁出璀璨的光芒。他是了解江水的,他知道什么时候是一江春水,什么时候是半江秋水。他曾经像一江春水一样极力冲刷过堤岸和河床,现在,他习惯做半江秋水,静静地卧在河床,让两岸的青山峻岭,头上的蓝天白云,在自己的心中留下最为清晰、生动的影像。从“一”到“半”,是骆宾王人生;从“半”到“一”,是高适人生。高适肯定也会想到自己的经历。青年、中年时的失意,到处奔走,混到一个小小的县尉,却“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自尊与爱民的心让他挂印而去;现在是有些“一”了,什么都有了,房子、妻子、银子、轿子、位子,“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也许在盛唐杰出诗人的行列中,高适远不能与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相比,也不如岑参。但从生活质量来说,他无疑是盛唐诗人中的佼佼者!有精神品位,是盛唐边塞诗人的领袖之一;有物质地位,官职高爵位显赫。他拥有李白、杜甫沉沦下层久不得志的痛苦经历和感受,但没有他们旷日持久的郁闷和流浪;他拥有王维一样的傲视王侯的名位和才华,但没有他陷入政治变节泥淖的屈辱和忧郁。他的人生智慧就像这随月落而留存的半江江水,会汹涌,也会平静;会混浊,也会清澈。以后的路怎么走,全凭他个人的理智了。

假如历史上的那些恋栈之徒能在自己声名如日中天之时,也去钱塘江边的某处山岭野庙走走,在夜色中看看半江江水以及那轮或圆或缺的月亮,他们或许会急流勇退,开始另一种活法,于是有了新的人生。

人啊,无论身居庙堂之高还是身处江湖之远,处在“半”的境界最好,尤其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却很少能够这样去想。

当“前村月落半江水”时,若去看看,也许会获得一些教益!

“一江水”改作“半江水”,改得好

这个诗话还另外一个版本,说改诗的人是任蕃。

李东阳在《麓堂诗话》引《唐音遗响》说:任蕃在台洲寺壁上题诗云:“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任蕃离去后,有人改“一”字为“半”字。任蕃走了数十里后,才想起“半”字比“一”字好,急忙赶回台州来修改,却见壁上已有人将“一江水”改为“半江水”,于是叹息道:“台州有能人!”

任蕃是浙江会昌人,年青时举进士落第,从此游历江湖。有次来到天台山巾子峰,在寺壁上题诗一首: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题完后任蕃便离去,走了一百多里路后,突然想起用“一江水”不如用“半江水”,于是便赶回去想改过来,但到达后一看,却早有人替他改过了。“一江水”改为“半江水”,的确能使诗句更加准确合理:因为天台山巾子峰,高峻异常。有高峰遮拦,加之走向使然,前峰之月断然无法照临一江水而只能是半江秋水。

后来,这个山上再也没有人署名题诗。即后人所说的“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

这种说法,应该比高适题诗骆宾王改诗的传说更真实,更让人相信:草莽之中,也有能人!

“一江水”改作“半江水”,改得好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