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格尼克效应

 零壹贰012 2018-06-25
每天介绍一个心理学效应:今天我们聊聊与记忆有关的“蔡格尼克效应”。
1927年,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做了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其间让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乙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这种未完成的不爽--深刻的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久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轻松地忘记了任务。
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风靡一时的微信小游戏跳一跳,连连看之所以吸引人,也是由于蔡格尼克效应的影响,类似的影响还有连载的小说,大家爱追的连续剧等。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格尼克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
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