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真棒”和“你真乖”,是给中国孩子最毒的两剂毒药

 桃花江春水流 2018-06-25

文/独孤伤

1

在中国家长眼里,教育孩子比较传统且有效的方式是严格管教,以至于认为对孩子的任何事情,只能严格,不能放松。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人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变化,严格的教育态度不再变得那么绝对,也逐渐接受其他的方式,比如鼓励式教育。

对于鼓励,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对孩子说“你真棒”,拿了好成绩说“你真棒”,比赛胜利了说“你真棒”,作业写得早说“你真棒”。

总之,只要能想到的关于孩子的场景,中国的父母都可以说“你真棒”,也许我们不知道,“你真棒”已经成为给中国孩子的一剂毒药。

比如作家艾小羊在她的文章里就说过这样的问题,她的一位在新加坡从事幼教工作的朋友和她讨论育儿,里面就提到过:

“中国父母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喜欢吹捧孩子,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自己吃了一小碗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像看到地球之光一样,围着说‘你真棒’。”

可见,孩子们已经被“你真棒”迷惑的不知所措,家长们也被自己说出的“你真棒”迷惑的不明所以,还真是惨淡淡啊。

2

除了“你真棒”,另一剂毒药叫做“你真乖”。

父母对孩子其实有两种期盼,一种是孩子突破他们的想象,一种是孩子顺从他们的要求,“你真棒”是前者,“你真乖”是后者。

如果说前者让孩子一脸懵懂,信心爆棚,后者则让孩子委屈不已,难受压抑,但父母会更心满意足。

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来自于近期的视频节目《少年说》。

里面有一个初一女生,叫璟颐,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父母有文化,事实也确实如此,不过这样的父母往往都是很有主见的,孩子基本不敢忤逆。

在这个节目里璟颐就“忤逆”了一把,但她也说,“我妈妈一定会怼死我。”

璟颐抱怨了她妈妈那她的朋友和她做比较,抱怨了妈妈看不到她的努力,说完了这些,迎来的是妈妈的一大堆说教式的反击。

璟颐后来哭了,她的那个经常被比较的好朋友给她擦干了眼泪,但这在父母的权威面前,不堪一击。

看来,中国的父母真是被“惯”坏了。

3

“你真棒”,“你真乖”,已经是中国父母们最常用的教育方式了,但却用的过度,用的不当。

教育是个技术活,是个系统工程,讲究的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因为工程问题里会有误差和阈值这样的概念,误差大了,阈值过了,结果只能是留下隐患。

孩子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父母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没有找好度,没有控制“误差”和“阈值”,而在面对问题时,还保留着“唯我独尊”的态度。

可以想象,这样的父母难以培养出各方面均衡且优秀的孩子,只会把孩子养“偏”,比如成绩好但品格差,爱交友但不学习。

所以,作为父母的你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行为,是不是真的教育过度了,如果能及时发现,也许还来得及。

其实,“你真棒”和“你真乖”本质并非“毒药”,只要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足够真诚,是真的为孩子考虑,必然会成为良好的“解药”。

至于能不能做到,就看家长自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