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吃三个小土豆,就能让国家崛起成为世界列强,你相信么?

 dizzt 2018-06-25

当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并未看到期待中的香料,却发现了美洲的黄金和白银。1545年大量银矿在玻利维亚被发现,西班牙开始强迫印第安劳工开采银矿。西班牙人吃惊的发现食用玉米的矿工多死于营养不良,而食用马铃薯的矿工却安然无恙。1570年左右,西班牙人将这种神奇的马铃薯带回国,随即马铃薯迅速在西班牙和欧洲各地传播。



16-17世纪,虽然一些欧洲国家的百姓仍对马铃薯存在误解,但德国和俄国却对这种农作物相当重视。德国腓特烈大帝和俄国的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都对马铃薯进行了强制性的推广。这种产自南美高原耐严寒、适应性好的农作物终于在寒冷潮湿的欧洲找到了自己的家。从英伦三岛到法国庄园,从利比里亚半岛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从温暖的地中海到寒冷的西伯利亚,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出现在欧洲贫苦百姓的餐桌上。



马铃薯比起谷类农作物最大的优势是耐寒、营养丰富,并且是无性生殖。而现代科学证明,除了碳水化合物所具有的能量外,马铃薯还能提供相当多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它所缺乏的只是维生素A,这通过喝牛奶就可以补充,对于畜牧业发达的欧洲来说,每天一杯牛奶显然不是问题。从此马铃薯一跃成为整个欧洲最主要的的主食。



18世纪爱尔兰穷人的餐点就是大马铃薯和小马铃薯。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说,“伦敦的轿夫、脚夫和煤炭挑夫,以及那些靠卖淫为生的不幸妇女,大部分来自以土豆为主食的爱尔兰最下层人民。”在当时的爱尔兰,农村的成年男人每天要食用6.3公斤的马铃薯,妇女和十岁以上的少年要食用5公斤马铃薯,儿童则要食用2.3公斤马铃薯。爱尔兰人口从1700年的200万猛增至1841年的820万。



可以说马铃薯就是整个欧洲人口飞速增加的催化剂,更是欧洲科学快速发展的添加剂。在马铃薯抵达欧洲的近200年里,欧洲人口翻了17倍之多。人口呈几何基数增长的背后是整个欧洲社会有了更多的人力和资源脱离土地,专门提供给那些研究新技术、新科学的知识分子与科学家,最终带来了整个欧洲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



马铃薯对德国和俄国的崛起影响最大。在1618年至1648年的30年战争中,主战场就在德国普鲁士境内,由于粮仓中的食物被各国军队掠夺一空,举国笼罩在饥荒阴影之下。但是当农民们再次去土地里挖掘时,发现此前大量未被挖出的马铃薯依然可以食用,一举摆脱了饥荒的困扰。此后马铃薯种植在德国被广泛推广开,成为德国军民普遍的食物。德国在1500年仅仅900万人,到了1800年则达到了1800万,到了1900年更是达到了4300万人,可以说没有马铃薯就没有德国的崛起。



而同样情况一样出现在俄国,1500年俄国仅仅1220万人,到了1800年则达到了3700万人,而到了1900年更是达到惊人的1亿600万人。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德国农业减产30%,马铃薯再次成为德国人的主食,被称为“第二面包”。可以说如果没有马铃薯,德国根本无力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甚至无力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即便是到了二战,德国每名士兵战前日供应马铃薯1500克,战时供应紧张则减少到1000克。而德国著名的U型潜艇出海12周,除马铃薯以外携带的面粉、面包等食物总计3747磅,而单单马铃薯一项则要携带4255磅。



战争后期的1944年,纳粹政府命令必须在面粉中掺杂马铃薯粉,到了食物最紧张的时期甚至命令马铃薯皮也要和马铃薯一起食用。此时,柏林街头老百姓排队购买的不是土豆而是土豆皮。战后德国妇女最深刻的回忆就是“排队去购买马铃薯皮”。



1941年德军将大量马铃薯运到挪威冷冻准备作为U型潜艇官兵越冬的主食,盟军得知后便借机在医学期刊和媒体上大量发布关于“冷冻马铃薯引起感冒症”的谣言。大量德军士兵听到后都拒绝食用冷冻的马铃薯,出航的德军潜艇也大为减少。战后,当西德面临严重的食物短缺时,甚至连公园里的绿地都被用来种植马铃薯;而在1950年的东德,马铃薯也是限量供应的。



马铃薯是名符其实的救国食品,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军队和百姓的主副食,除了掺木屑的黑面包,还要以土豆为主。谷物和土豆同等重要,苏联在整个战争期间生产了1.6亿吨谷物,同时也生产了1.5亿吨马铃薯,由此可见马铃薯的地位。


苏联红军士兵们食用土豆的量,通常达到主食小麦粉的一半以上。例如1941年战争的初期,前方战斗人员的食物配给定额是最高的,主食面包的定量每天达到900克,是那种掺入木屑的黑面包。蔬菜供应定量为每天700克,其中有500克是马铃薯,后勤部门准备副食菜类时,首要的问题是解决马铃薯的稳定供应。



卫国战争胜利后的几年时间,苏联人民在忙着战后的恢复建设。不过生活还是很困难,据当时在西伯利亚种土豆的日本关东军战俘回忆:“当时我们在冰天雪地里干活,每顿饭只有三个土豆,常常饿得眼冒金花”。不过这并不是苏联人有意迫害这些日本战俘,因为当这个战俘怀着“必死的决心”前去找苏军战俘营管理人员,交涉食物匮乏问题时,正碰上苏军也吃饭,一看之下:“苏军士兵的食物也只是三个土豆,于是我们就都闭嘴,老老实实干活去了”。



盘子里黄糊糊的一大坨,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军队的标准食品——土豆泥熏鲱鱼。从1991年到2000年这9年里,是俄军最困难的一段时间,整个军队处于饥饿状态,甚至出现过海参崴地区守卫大俄罗斯岛的士兵饿死的惨案。



1993年冬天,大俄罗斯岛的四名海军士兵因为严重营养不良死亡,剩余86人饿的皮包骨头住院。由于数个月得不到补给,他们唯一能吃的只有土豆。当时俄罗斯军人每天伙食经费只有20美分。事件曝光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撤掉了太平洋舰队司令。1993年冬天,Russky岛四名海军士兵因为严重营养不良死亡,剩余86人饿的皮包骨头住院。由于数个月得不到补给,他们唯一能吃的只有土豆。当时俄罗斯军人每天伙食经费只有20美分。事件曝光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撤掉了太平洋舰队司令。


中世纪欧洲长期人口基数小,科技文明相对落后,经常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压着打。随着马铃薯的到来,欧洲诸国相继崛起,1683年以后的近200年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欧洲列强持续碾压,最终从鼎盛时期的1200万平方公里急剧缩减到现在76万平方公里。在马铃薯到达欧洲的这两百年里,英国统治了海洋,德国发动了一战、二战,俄国的崛起也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战略格局。



世界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世界大战的出现,竟是由于一个小小的马铃薯而引发的,这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你相信么?



科大小密圈解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