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季,给职场新人的4个建议

 剽悍晨读 2020-11-06

主播:大宝

本书作者理查德·卡尔森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咨询专家,出版了5本“别为小事抓狂”系列书籍,涵盖爱情、女性、青春、生活和工作等五个主题。这些书籍在美国创造了连续101周长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历史记录,现在已有40多种译本在135个国家发行。

在往期的晨读中,我们分享了这些书中的部分内容,今天我们聚焦工作相关的部分,在毕业季,帮助职场新人拥有更快乐更成功的职业生涯。

001 跟优秀的人共事,选择好你周围的人。选择一份工作,不仅要看工作内容,还要看一起共事的人,特别是老板和本部门的同事。人很难不被周围的人影响,周边有一个优秀的人,就多了一份动力,多一份指引。这里的优秀指的是,对方身上有你欣赏的、敬佩的东西,在某个方面能成为你的榜样。

那些优秀的人,会在你遇到复杂局面和棘手问题时,习惯性地在大脑推演,“如果是他,会怎么处理,会用什么风格来拆解?”也会让你在玩手机、发呆、追剧时,猛然惊醒,“他做得那么好,我也不能落后。”

平时看看他们的朋友圈和微博,那些文字不仅藏着他们的认知和思维习惯,也透露出他们看的书、学的课程,你会从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谨慎选择谁在自己周围,以及自己在谁周围,你会成长得更快。

002 记录自己的通勤时间,反思自己的通勤状态。一般来说,职场新人因为工资相对较低,租的房子往往离公司比较远,这时候,如何利用好上下班时间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卡尔森曾听到一位职场人士抱怨每天上班都堵车,上下班往返要花费3个小时,卡尔森问他这3个小时都在做什么,结果他想了半天,确实不知道自己这3个小时是怎么度过的,好像发发呆,看看新闻,再抱怨一下,时间就过去了。假设他每年工作50周,那么他一年就花了750个小时在路上,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浪费。

通勤时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不管你花费半小时、一小时还是两小时,你都应该对自己每天上下班花费的时间有一个清晰的记录。上班的第一天就要记下来,然后反思自己这段时间都用来干嘛了。如果你过后完全想不起自己都做了什么,那说明通勤时间被浪费掉了。

问题不在于住得离公司近还是远,而在于有没有让自己的通勤时间变得更加有价值。不管是听有声书、看书还是看视频,总之,让自己有所收获。

003 尽量不要让你的工作“留尾巴”。未完成的工作就像一块大石头,总是压在心口上,让人闷得慌。卡尔森见过不少人总是不能把工作全部做完,当他们几乎快做完了,有时候甚至完成98%或者99%了,但剩下的那一点就挂在那里,留到晚上或者第二天再做。在这期间,会一直惦记着那一点“尾巴”,心里不舒坦。有时候还会懊悔,“我干嘛不直接把它做完呢?”

不如咬咬牙把工作做完,当你完全搞定一项工作时,很多好事随之而来,首先,你可以享受那种完成的快乐,终于把手头的事解决掉后,你会觉得很轻松,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不用顾忌时间。其次,别人也会觉得跟你工作很安心,放心把任务交给你。因为不管你完成了20%还是完成了99%,当别人跟你要结果时,没完成就是没完成,进度和结果是两码事。

不留尾巴其实是很简单的事,只要忍耐一下,事情就做完了。告诉自己,再坚持10分钟,再坚持半小时;暗示自己,做完了就彻底放松了,再加把劲。

004 做一个不被工作“掏空”的人。努力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你的生活中只有工作,就算它能满足你,最后你也会耗尽能量。当你在一件事情上花的心思太多了,就会变得呆滞、毫无趣味。

要想不被工作“掏空”,就得注意个人成长,不只是专业上的,还有心灵与情绪上的成长。我们可以借鉴内容分发平台的“综合指数法”,比如他们每天会用原创能力、活跃表现、用户喜爱等五个维度来综合评估创作者,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评估自己。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晚上记录下自己当天花费在工作、交际、娱乐等各个维度上的时间,如果发现自己的工作时间总是很长,其他时间少得可怜,那就说明生活失衡了,需要适当减少工作时间,给自己放松放松。

总结一下,毕业季,既是学校生涯的尾声,也是职场生涯的起点,转换好心态,认真对待工作,同时也别忽略了生活,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快乐的职场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