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玉、美女、美徳(之一)

 国民一员 2018-06-26

美玉、美女、美徳

美玉、美女、美徳(之一) 

图一

目录:一、美玉是有美徳的

     二、美女应当配美玉

      三、美玉是无价的

      四、美玉是无价的

                       五、玩玉玩的是爱玉的那份心情

       六、美玉的身份与身价

        七、古玉是天地间的精灵

      八、古玉有灵能护主

           

一、美玉是有美徳的

 

好几千年吧,大约还是公元前5500年以前,中国人已经知道收藏玉了。

东汉的许慎作《说文解字》,其中提到玉,说“玉,石之美者”,是说石头中最美好的一种,人们称之为玉。王字加一点是玉,石头不就是添加在王字上的那一“点”、一“坨”、一“块”吗? 王字加块石头便成了玉字,不就是石中之王吗?不就是“玉,石之美者”吗?造字者的良苦用心,真个是挖空心思了,绝对的玄妙,只是许慎没有说得更透彻些。

王者为尊,理所当然地,玉便渐渐的被人们顶礼膜拜起来。玉究竟美好到什么样子呢?直到春秋时期,山东的孔子,今天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的孔圣人,终于将中国人对玉的评价作了个总结。他说“昔者君子比徳于玉”,意思是在他以前,夏商周甚或更早些的时候,学识渊博而又品徳高尚的人便喜欢将自己与美玉相媲美,便要向玉看斉。于是,孔圣人满怀崇尊之心总结了古人对玉的认识,为美玉画了一幅工笔画,说玉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徳、道”十一种美徳,是普天之下最最尽善尽美的东西。那么,“昔者君子比徳于玉”就真是太对了。所以呀,过去那些日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身上佩挂着的玉器是不会取下来的。晋代人卫玠风神秀异,他的舅舅王済为骠骑将军,但他总是说,见到卫玠就有“珠玉在侧,觉我形秽”的自惭。不单君子与玉,即是风度超逸、神釆俊秀者,晋代人不也是将其与玉(图一)划上等号的吗?这就当然啦,“古之君子必佩玉”,不喜欢玉不亲近玉的人,不单谈不上学识和徳行,简直连俊秀风流之辈都无从谈起了。

这一来,学识渊博、品徳高尚乃至俊秀风流的人自然是要佩玉的,希望自己跻身学识渊博、品徳高尚乃至俊秀风流者之伍的男人们,只要尚有些买玉的钱,腰上也理所当然佩挂着玉,而且大多不是一两件,璜呀,璧呀,牌呀的好一串。腕上戴着玉,胸前坠着玉,腰间挂着玉,那年月,市上一片叮铃声,带着“徳”的人走到哪里,玉的合唱便奏鸣到哪里。

天长日久地演变着,人们发现,要与美玉比美徳,无异于做个苦行僧,那样的十全十美是不现实的,那样的比法,可不是说说便办得到的。于是比比其中的几种,玉的十一种美徳中,“温润而泽”、“垂之好坠”、“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以及“气如白虹”,渐渐的尤为被人看重,这就人性化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