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该如何解读风光照片?

 如歌行板11 2018-06-26

   


                                                   安光系



摄影师杨发维最近拍了一组风光照片,内容是新疆阿勒泰牧民转场的场景。


杨发维 摄


我得承认,初看第一眼时,我的确是从内心里喜欢这些照片。这组照片,几乎具备了风光摄影的一切美的元素:光线层次丰富、色彩并不鲜艳但足以吸引眼球、构图完美、人或动物作为图片里的主体,也处在恰到好处的位置。


就文化方面来讲,摄影、音乐、文学、绘画甚至一些典礼如祭祀,都有其各自的语言。文化是通过各自的语言来体现的。每一样不同的文化体裁,都是人们用各自的“笔”来写或画出各自的内容。摄影的语言,就是用光、色彩和构图。


杨发维 摄



就摄影来讲,这是一个极为成熟的摄影师所具有掌握的摄能能力。这组照片里所呈现出摄影师所驾驭影像的技巧,也较为成熟。


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印象。这组照片抑或是这组风光影像,所能带给我们的初步感受。


如果静下心来细想,摄影也不会如此简单。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探讨和分析。


杨发维 摄


按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来分析,这些照片里,还是有一些符号在里面。比如,充透的阳光、流动的牛羊、骑着马匹的牧羊人、尘土飞场的土地。这些,都是直接能在照片找出来的符号。如果再进一步去想,这些符号,背后又能有什么样的含义?阳光代表健康的生活、无污染的环境;牛羊代表可供人类支配的财富、牧羊人则代表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主人。


再进一步去推测和猜想,照片是否在传递这样一种暗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健康、幸福,无忧无虑,似乎是世外桃源或人间天堂。与大城市压力重重的人们相比,这里似乎没有任何压力。


人们为什么要去拍风光?人们为何喜欢拍风光?


杨发维 摄


拍摄就意味着占有。人们一旦拍了照片,似乎就占有了照片里所展现的内容。就这组照片来讲,它还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控制。就象英国人在分析花园到底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意义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它可以满足人们征服自然的幻想。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借用这句话说:摄影师愿意拍摄风光,是因为它可以满足人们征服自然和世界的幻想。牧羊人手中的那只鞭子以及骑着的马匹,似乎就是人类在征服大自然和动物的象征。


除此之外,当下城市高楼林立,钢筋水泥形成的城市,噪音大、污染大、绿化少和阳光少,让许多人愿意在节假日四处逃避,很多人视乡下为世外桃源。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讲,人们热爱乡村,并不一定是因为乡村有多美,而是人们已经厌倦了城市。


杨发维 摄


跑到乡下去拍照,成了许多人精神上的避难所。一旦拍了照片,似乎便是占有。拍了照片,内心的焦虑也得以减轻。书本上的理论说,摄影除了有纪录和娱乐的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起到平衡人们内心焦虑的作用。



再进一步去想,我们还能用风光摄影做什么?除了满足人们的视觉和幻象,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满足人们识别身份的功能。比如,一组好的风光照片,可以让人觉得这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山河壮丽,让你为这个国家自豪和激动,从而会更爱这个国家。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摄影统一了思想,无形中,图片就在影响和控制着人们的思维。此外,它还能让人们产生欲望,进而有了想去看看的冲动。很多时候,人们不一定是活在现实里,他们是活在用照片或影像堆砌出来的世界里。


爱国主义和摄影紧密相联,不少摄影人当为此而自豪。


摄影简单,让人们很容易学习。于是,很多人愿意借此,拥有一部相机,体现自己拥有文化。文化是什么?文化是权力、是良好教育、是影响力。


杨发维 摄


这组照片,明显地体现了一个男性主义视角。如果你细看照片,你就能感受到:人在照片里所占据的位置,并不起眼,他们只是美丽风光的元素之一。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元素,都是为了服从美的需要。人因而在里面,不是为了支配自然界,而是成了这些照片的点缀。男性视角,把人看成了一切可支配的符号。而女性看世界,多数会关注环境中的生命,多数时会把人作为最重要的拍摄主体。


因为美而美,似乎也在印证另外一句话:摄影家拍的越美,照片就越有价值。美的作用就是在传递幸福,别无其它。什么是美丽?它只不过是人们的一个主观感受而已。而在拍摄活动中,这样一个主观感受,以数码的形式,让它成了存在的客体。因为摄影,主观感受,变成了客面存在的照片。



如果再细细去读去想,我们是否要问,这组看起来很美的照片,它是否会有所掩盖?是否会回避矛盾?


杨发维 摄


比如,人们在观看美丽景色中,通常会被画面里的漂亮所吸引,往往会回避或掩盖了资本或利益驱动下的权力关系。我们这个时候,也会质疑:如此完美的画面,是摄影师在现场调度牧羊人拍摄而成,还是牧羊人为了自身利益去制造画面,吸引摄影师去按动快门,从而给拍摄者提供了生产美丽的可能?如果这两者都不是,当地旅游部门是否会有意而为之,故意制造一些画面,去迎合国内的旅游人群或拍摄者,前来拍摄、消费并以风光摄影的形式给当地免费做宣传?


摄影最初得到人们的认可,除了能让中产阶级能得到一张便宜的肖像外,它还能精准地复制世界。因而,许多“照片不撒谎”“有了照片,便可证明一切”等句子,便流行开来。在这里,我也会质疑:光线是否完全是自然光?有没有人造光在里面?画面里的人和动物,是否有被人指挥或调度的可能?这些照片是拍摄后没有动过的原片还是用Photoshop 修饰过?


当然,也有人理解,风光摄影是可以允许有以上存在的。解读一张照片,还需要有很多因素跟照片放在一起。比如,图片说明、照片的呈现形式、读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和能否在站在历史的角度,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摄影其实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摄影师利用各种元素、技巧或后期工作来调动读者,想把他们引导至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上来。而站在读者的角度上来讲,每个人的文化背景和工作经验,都决定了即使是面对同一张照片,也会产生不一样的解读。


所以,同样在现场,不同的摄影师,拍到的内容不一样。同样是看一张照片,不同的读者看到的内容也不一样。“拍得到拍不到没关系,重要的是你看到了没有。” 当年,说这句话的老摄影师,一直在鼓励我们要看到画面之外的东西。这个东西,应该是摄影人的思考、文化和批判能力。


就上面的讨论而言,如果摄影在新闻采写中充当了见证工具,则照片记录了当地牧民生活的自然状态。这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真实。但如果这些照片在拍摄时或拍摄之后又进行了人为的干涉和加工,作为艺术创作,也可以存在。只是,需要在图片说明中说清楚。后者的存在,同样有意义,因为,它表达的是摄影师个体内心的真实。


摄影也好、音乐、文学、绘画也罢,这些表达方式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它只不过是人们用一支不同的笔,在“白纸”上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看法。呈现的方式不一样,但里面都有我们想说的话,想表达的世界。这里面,它们都有各自的语言表达方式,也都有自己的语言准则。所以,从文化角度上来讲,即使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祭祀,也和摄影是相通的。只是,它们的语言表达不同而已


杨发维 摄


当下物质极为丰富,中国的摄影人热情高涨。从国外的角度,中国的摄影师在摄影上舍得投入,愿意吃苦和愿意花钱买贵的器材,愿意跑到外地去拍摄照片和创作。这是让人值得欣慰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惕为画面而不惜一切代价、所有人蜂拥而至围着某些特定的场景或人群拍摄的现象。


“当我们感到恐惧时,我们就去开枪。当我们担心时光流逝时,我们就去拍照片。” 苏珊 桑塔格在总结了上面一句话后,还指出了当时的非洲另一个可怕的现象:到处都有拿着相机四处拍摄的人们。他在《论摄影》一书中感叹:某种程度上来讲,那些手持相机的人和那些手持猎枪的人,并无二致。


这位离逝并不太久的学者,在对人类文化不断进行反思之后提出了这种善意提醒。在当下的中国摄影圈,这种善意尤其值得我们去珍惜。这关乎摄影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这些事物转瞬即逝,摄影使之永生。相机是探索世界的工具,也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时光纪录之笔。当下,我们既要珍惜这些纪录世界观察世界的机会,也要警惕和防止过度使用甚至滥用快门的现象。



2017年10月9日21时30分草于英国伦敦某西北小镇麦当劳,为《中国摄影报》而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