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郑州批发市场“蝶变”:现代智慧市场扬帆起航

 fgh315 2018-06-26

中原网讯(记者 成 燕)历史沧桑,载浮载沉。汹涌澎湃的市场变革大潮推动着郑州批发市场业态在变,经营规模、营销模式在变……借助“互联网+”这双有力的翅膀,郑州多个传统批发市场正在向现代智慧市场快速演进。

从传统市场向智慧市场迈进

目前,郑州不少专业市场规模大、资本雄厚、商品资源丰富。在网络时代,这些市场如何通过“互联网+”建立与专业市场相融合的智慧市场?如何进一步拓展专业市场营销空间?

9月9日,在市商务局、市市场发展局等主办的郑州电子商务大讲堂上,围绕“互联网+专业市场”主题,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和企汇网、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港(总部基地)负责人等多位专家学者、业内高层进行精彩演讲,并与数百名相关行业协会、批发市场、电商平台负责人展开精彩互动。

杨建国认为,互联网时代的明显特点是“去中间化”,而目前很多专业市场扮演的就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所以迫切需要依靠“互联网+双创”,助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他建议,专业市场可以向上游延伸,比如专业市场可跟专业厂商合作,共同推出新品牌、新技术。

企汇网董事长兼总经理何丽丽分析说,放眼全国,广州、义乌等一些专业市场已开启“互联网+”模式,常熟服装城转型互联网市场之后,依靠电商崛起,很多专业市场获得了大量风险投资。应该说,今年是专业市场大变革元年,依托“互联网+”实现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河南网商园、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港(总部基地)总经理刘浩认为,目前传统市场面临严峻挑战,信息传播、客户关系、终端营销、资金安全、订单管理等环节都成了批发商户的“痛点”。他认为,未来的商业竞争一定是现代化信息战与工具的良好使用,配合深度营销。

未来的批发市场就是智慧型批发市场,是“线下实体店体验+网上互动引流平台+智能化仓储配送”的完美结合。

“互联网+”助推市场优化转型

9月3日,元通纺织城网上商城正式上线。这个致力于为家纺用品批发商提供线上交易及零售服务的平台,将深入整合多方资源,衔接上下游产业,探索“互联网+家纺”的前沿商业模式。开业两年多来,中原窗帘节、秋季家纺节等营销活动一次次强化着“买家纺,到元通”的品牌形象。元通集团副总经理马黎明告诉记者,从承接郑州纺织大世界外迁到高效整合资源,到重新定位和重塑商业品牌,元通纺织城通过线上、线下营销渠道,不断增强内在活力,辐射范围持续扩大,经营业态也在增加零售环节比重。

曾晓文是温州人,他在郑州经营窗帘已经16年。2013年从西站路郑州纺织大世界搬到元通纺织城后,他的店铺从50多平方米增至200多平方米,从拥挤的小店铺到环境优雅的专卖厅,窗帘的展示效果陡然提升。“目前,我们店的客户已辐射到全省及山西等周边地区,而且一个突出的变化是,不少市民也喜欢到店里定制窗帘,除了批发业务,零售业务增长20%左右。”

将家纺用品总部从上海迁移到元通纺织城的孙保刚,也非常看好未来郑州批发市场发展。以郑州元通纺织城为桥头堡,一年来,他在郑州、新乡、焦作等市开了十几家店,其中仅在郑州大型商场就开了6家专卖店。“郑州批发市场外迁后,不仅市场硬件设施在变,经营理念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目前,我们公司正在尝试通过开创微商城、创客空间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

河南新科技市场选址于金水科教园区核心区,计划总投资35亿元,拟分三期开发,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包括26栋12层的科研办公写字楼和地下约6万平方米物流仓储空间。该项目副总经理吴兵宇告诉记者,目前,开建的8栋楼已全部封顶,预计今年年底可交付使用,已吸引30多家IT产业相关链条企业签约进驻。该市场致力于打造中部地区具有开拓力和向心力的IT科技创新产业经济带,推动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产学研对接平台、IT技术及贸易服务平台等多平台建设。

放眼全市,这些新市场具有共同特征:集贸易、展示、物流、科研服务等为一体,融合线上、线下营销,凸显“互联网+”理念。

为促进批发市场转型升级,早在2014年年底,市政府就与中国电信河南分公司正式签署“智慧市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郑州百荣世贸商城为试点,全市陆续铺开“智慧市场”建设,做好“智慧市场”项目的基础通信设施建设、软件平台建设、工程建设等工作。

市场外迁“升级版”全面启动

正在嬗变的批发市场新商圈不仅是郑州商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更将不断拉高郑州商业新坐标。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经济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认为,在建设“国际商都”时代背景下,郑州迫切需要更多具有极强辐射力的商贸物流核心体,才能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作为传统批发市场外迁后的“升级版”,以建设现代智慧市场为契机,外迁市场集聚区将逐步打造成为全国性或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加工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推动“大批发”升级变革,有效增强郑州在中部乃至全国的商品流通核心地位。

来自市外迁办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市场外迁承接地累计投资额达到420亿元,解决就业10万余人,市场资源的集聚效益已经显现,初步形成南部以服装、建材、小商品和食品,东部以建筑、科技、汽车后市场,西部以家具和纺织布匹为主的更加合理的市场业态布局。

今年年初,市政府印发的《加快推进大围合区域市场外迁工作的实施意见》显示,郑州将利用3年时间完成绕城高速、黄河大堤、万三公路以内大围合区域商品交易市场外迁和转型提升工作。按照计划,到2018年将全面完成整体外迁工作,承接地市场全面建成,此前三年的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和即将开始的三年大围合外迁后,郑州市场外迁承接地将累计入驻商户突破10万家,解决就业50万人。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枢纽集散优势推动下,升级后的大型市场集聚地不仅将为郑州构筑“国际商都”打通内外循环体系,还将提升郑州在全国的商品流通、集散地位,为建设“国际商都”撑起“新支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