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177 ![]()
![]()
![]()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177-光-书法报刊应该百家争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177 每日一字 学写“光”字。上面的小竖笔稍稍向左歪一点,这个小短竖不要太正。左右点的右点不要写太长,这是个点,不要写成长撇。接下来的一横以上面的小竖为中心来说,左边要比右边留出来的长,因为下面的最后一笔竖弯钩要放出来。下面的一撇从上面的小竖中间起笔。写字时要有力量,所谓有力量不是使劲地往下摁纸,而是手的弹力要感到入纸,把墨刹得进纸里去。写行书的光字时,下面的一撇不能直接撇出去,要顿收。草书的最后一笔不能再拐死弯,是轻轻地一下笔就拐钩了。 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 ——《說文》 光,明亮。字形采用“火”作边旁,像火把在人的上方,光明的意思。 ——《象形字典》 光,会意。《說文》“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本义:光芒,光亮。 ——《汉典》 光通常是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等,引申为明亮、光滑的意思。古文字光字,像人头顶上有一团火的样子,表示火种常在、光明永存的意思。 光芒: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 光景:时光景物。又指境况、状况、情景。 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朗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另: 【构造】会意字。甲骨文从火在儿(人)上,会光明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光。 【本义】《说文·火部》:“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本义为光明。 【演变】光,本义指①光明:与日月兮齐~|日月~,风雨时。用作名词,也指②光亮,发光体:衡乃凿壁引其~,以书映~而读之|阳~|灯~|三~日月星。引申指③风光,光采:~景|容~焕发|观~。又引申指④时光:~阴似箭。又引申指⑤光滑:刮垢磨~。又引申指⑥裸露:~着膀子。又引申为⑦完,尽:一扫而~。用作抽象意义,又引申指⑧光荣:既见君子,以龙(宠)为~|为国争~|~临。又引申指⑨好处:沾~|叨~。用作动词,表示⑩使盛大,使广大:以~先帝之遗德|~宗耀祖|发扬~大|~前裕后。虚化为副词,表示(11)单,只:~穿一件汗衫。 【组字】光,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儿部。凡从光取义的字皆与光明等义有关。 资料主要来源: ɡuānɡ 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象火在人上之形,隶定为“光”。本义表示光明,引申为明亮、光彩、好处、时间、景色、平滑、裸露等。 【辨析】①以“光”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ɡuānɡ:咣、胱、桄∣huǎnɡ:恍、晃∣huànɡ:晃、皝∣ɡōnɡ:觥。②光/晃/煌 这三个字音义相近,是同源字。
这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光”字。“光”是什么形象呢?你看甲骨文的下部是面朝右跪着的一个人,人头上有一把大火在照耀。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使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金文则把人头上的“火”简化了一点,其下部仍能看出弯腰屈膝的一个人。到了小篆其上部的“火”还有火苗上冒之形,可是其下部的人已不像了。楷书则根本看不出“人”与“火”的模样儿了。 “光”字本义就是光明、光亮,如《孟子·尽心上》:“日月有明,春光必照焉。”由“光亮”又引申为光彩、光荣,如《荀子·不苟》:“言己之光美。”意思是说自己的光彩。又可引申为发扬光大之意,如诸葛亮《出师表》:“以光先帝之遗德。”也就是说:以发扬光大先帝所留下来的德。 时代不同,词义也往往各有差异。比如“光棍”一词,我们今天称尚未娶妻子的人为“光棍”,但在古代却多指地痞、流氓,比如《牡丹亭·闹宴》:“叫中军官暂时拿下那光棍。”这里的“光棍”就是指流氓。 ——(左民安《细说汉字》) ![]() ——《王力古汉语字典》 |
|
来自: MAY的学习簿 > 《田蕴章《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