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军机徽的变迁

 cat1208 2018-06-26


航空兵诞生之初,几乎没有谁会认识到机徽的重要性,美国人也是如此。在1906年4/5月间的美西战争中,美国的军用飞机还没有任何国别标志。
从无到有
逐渐地,美国航空兵开始在寇蒂斯R-3和R-4飞机上施加红星标志,红星的尺寸差异较大,而且边缘呈微凸的曲线,更像是树叶的边缘。这样的标志只使用了三个月便被废止。美国通信兵部队曾一度继续使用该标志,但五星的边缘改为直线,有时背景采用白色圆底,这样的标志一直使用到1917年。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航空部队迫切需要采用合适的国别标志。纽约国民警卫队第一航空中队提交了设计方案,这一设计在1917年5月被批准采纳。新标志由蓝色圆底、白色五角星和中央的红色圆形组成,涂在飞机的两翼上下表面。后来中央的红色圆形还被略微加大,但仍然和无角星的五个内接点保持1/24直径的间距。

保存在美国空军博物馆中的一战时期SE-5双翼战斗机,该机的尾部就带有蓝白红三色垂直识别条。鉴于该机的机翼标志为蓝底红心白五星,可知该机并未参加美国远征军。

1917年10月,美军开始使用标准的60英寸(152.4厘米)直径标志,白五角星中心的红色圆形和五角星内五边形呈内切关系。如果机翼弦长小于152.4厘米,则使用和机翼弦长相等直径的标志。也是在这一时期,美军开始采用由等宽的蓝白红条纹构成的方向舵垂直识别条纹。
全新设计的国别标志在法国却发生了问题。美国驻法远征军发现他们的白五角星标志在远距离上很容易和当时德皇空军采用的带有弯曲轮廓的十字徽志混淆——这两种标志都有着典型的中央放射状特征,为此他们建议采用一种类似法国空军和英国皇家空军以及海军航空兵的同心圆标志。据此产生的新标志直径和机翼弦长,从外到内依次为等宽的红蓝白三色,其使用位置仍然是两翼的上下表面。

一战时期美国驻法远征军使用的纽波特C28-1战斗机,该机采用红蓝白三色同心圆标志,防止和德军飞机相混淆。

1918年1月11日,新的红蓝白三色同心圆标志得到正式批准,美国海军和陆军飞机开始统一采用。同年3月5日以后,该标志又被统一成直径60英寸(152.4厘米),而方向舵识别条也改为前红后白蓝。
圆底上的五角星
1919年5月17日,美军飞机标志再次修改,改为圆底加五角星,并于10月开始使用,方向舵识别条也改为前蓝后白红。1926年1月21日,标志的尺寸也进行了修改,改为直径相当于机翼弦长的三分之二,最大不得超过60英寸(152.4厘米)。

单纯的蓝底白五星标志只应用了一年多,该标志的历史照片比较少见。所幸笔者的收藏中存有一张美国陆军航空兵的B-24“解放者”编队照片。从标志可以判断,这张照片摄于1942年5月至1943年6月间。

1927年1月24日,美军飞机方向舵识别条进一步规范化,改为13条红白相间的水平条纹,方向舵前三分之一宽度涂成蓝色。
后来,人们又认识到飞机在空中作战需要伪装,因此标志也不是越大越醒目越好。1940年10月26日,美军决定取消飞机方向舵识别条,同时在机翼标志之外开始采用直径不超过48英寸(122厘米)的机身标志。原来两翼上下表面都涂有标志,现在也进行了修改,改为只在左上翼面和右下翼面使用。美军当时要求采用了机身迷彩涂装的作战飞机应优先采用这样的标志方案。

刚刚出厂进行测试飞行的P-51A“野马”,该机使用蓝底白五星加中央大红心的标志,这种标志在1942年废止。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人发现自己飞机的国别标志还是有问题——这一标志很容易被战时情绪紧张的美军飞行员误认作是日本飞机上那红彤彤的“日之丸”标志。于是,美军只能再度修改,1942年5月28日作出决定,取消标志中心的红色圆形图案。实际上,早在这一决定作出之前,有些作战部队已经自行“先斩后奏”了。

北非“火炬行动”期间美军使用的L4联络机,该机的机徽外围增加了一圈黄色轮廓。

1942年11月美英盟军发动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美军为此在10月1日决定,在飞机国别标志外围增加了一圈1英寸(2.54厘米)宽的黄边。有意思的是,当时一些英国皇家海军飞机也在自己的标志外围增加了黄边。英国皇家空军在北非也广泛使用过这种标志,此外还增加了垂尾识别徽,这让一些人猜测,英国人之所以这么做,可能是为了表现英美盟军团结的象征。
再来个横条
1943年6月29日,美国飞机标志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在蓝色圆底和白色五角星两侧增加了两条白色矩形横条,整个图案外部轮廓都采用红色描边。矩形横条的长度和蓝色圆底的半径相等,宽度则为长度的一半。外部的红色描边宽度为蓝色圆底半径的八分之一。标志的使用位置保持不变。
可惜的是,新标志启用不久再次发生了识别混淆问题——这次惹祸的是那扎眼的红色描边——太平洋战场烦躁不安的飞行员还是常常会把友军的飞机当成是日本鬼子的。美国人必须再变,1943年8月14日,美军决定把红色描边改为蓝色。当然,最先改变的是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的飞机则要晚数月才完成修改。

保存到今天的SBD“无畏”俯冲轰炸机,该机使用的是带横条和红色轮廓的机徽。

1947年美国空军正式建立,成为独立的兵种,其飞机国别标志也随之增加了新的元素,这次美军在白色矩形横条中心增加了红色横条,其宽度为五角星半径的六分之一。直到今天,美军飞机仍在沿用这样的基本标志风格,只是进行了少许修改以适应当前的需要。
上世纪60年代越战期间,美国出于伪装的需要减小了飞机国别标志的尺寸。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作战飞机的涂装更加强调第可视度,不仅国别标志的尺寸再度减小,连标志的用色也改为迷彩对比色,到今天大部分标志都采用黑色或深灰色,这就是所谓低可见度标志。

航展上进行飞行表演的C-46运输机,其机徽轮廓为蓝色。

这架E-2“鹰眼”预警机使用的是当前美军的标准机徽样式,但许多作战飞机已经使用了低可视度机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