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俗称黄水疮,它是由于婴幼儿抵抗力差或有轻微的皮肤损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是儿童、婴幼儿中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之一。 该病具有接触传染和接种传染的特性。常发生于夏、秋两季,好发部位在面部、颈部和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时,皮肤上突然生出豌豆或蚕豆样大小的水疱,疱内含有黄/色的液体。继之皮肤发红,水疱很快变大,迅速形成脓泡,周围有红晕,极易破裂,破后形成糜烂面或结蜜黄/色痂,愈后无瘢痕。脓疱破裂,流出黄/色稀薄脓液,脓液流经之处,又会长新脓疮,这就是自身接种传染。严重者,脓疮迅速遍布全身,皮肤发红,随即大/片表皮脱落,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如拒食、发热、呕吐,可引起败血症、毒血症、肾炎,尤其在新生儿。 药物治疗: 1.1/5000高锰酸钾液+百多邦(2%莫匹罗星): 1/5000高锰酸钾液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百多邦即2%莫匹罗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更高的杀菌敏感性。脓疱疮患者先用无菌针刺破脓疱,再用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涂抹百多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适用于渗液较多的患者。 2.硼酸软膏+石蜡油+0.25%呋喃西林糊膏: 硼酸软膏具有软化脓痂的作用,外涂一天后再用消毒液体石蜡油去除脓痂,然后涂上具有杀菌作用的0.25%呋喃西林糊膏,创面会很快愈合,适用于已结痂的患者。 3.青霉素+扑尔敏+百多邦软膏: 百多邦软膏具有局部消炎杀菌的作用。扑尔敏是抗过敏药物,适用于瘙痒严重的患者,可避免搔抓创面,造成扩散。另外青霉素全身应用能进一步增强杀菌作用。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皮疹较多、有全身症状的患者。 4.薄荷6克+银花10克+甘草6克: 上述中草药用水煎服,具有清热除湿、解毒的作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 5.野菊花30克+苦参30克+枯矾20克+蒲公英30克+青黛散: 上述中草药加水1000毫升,煎成500毫升,渍洗疮面,具有止痒、杀菌、消毒的作用,每日2次。洗后以青黛散适量,用植物油调成糊状外用。 脓痂较厚,外涂黄连膏。 健康处方: 1.注意皮肤清洁、干燥、完整,及时医治小伤口,保持全身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勘洗手、勤修剪指甲、勘洗澡,居处宜干燥通风。 2.及早治疗其他皮肤病,如痱子、虫咬皮炎、湿疹等。 3.患病的小儿,其衣服、尿布等应每天、煮沸消毒一次,在烈日下曝晒被褥。 4.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严格消毒婴儿用的衣服、毛巾、尿布,接触婴儿前后应洗手、穿隔离衣、戴口罩。 5.小儿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B、C,必要时给予丙种球蛋白注射,以增强免疫力,有条件者可接受葡萄球菌、链球菌疫苗或多价混合疫苗注射。 6.皮肤瘙痒时避免搔抓,防止病情扩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