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兰诵读51 | 麻子仁丸解析

 鉴益堂 2018-06-26


宋本《伤寒论》第247条: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247)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炙)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炙,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条文解析:


【成无己】趺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约束之约。《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与脾约丸,通肠润燥。


【尤在泾】浮者阳气多,涩者阴气少,而趺阳见之,是为胃强而脾弱。约,约束也,犹弱者受强之约束,而气馁不用也。脾不用而胃独行,则水液并趋一处,而大便失其润矣。大黄、枳实、厚朴,所以泻令胃弱;麻仁、杏仁、芍药,所以滋令脾厚。用蜜丸者,恐速下而伤其脾也。盖即取前条(编者按:前条指第233条)润导之意,而少加之力,亦伤寒下药之变法也。


——《中医经典三家注·伤寒论》




【医案选录】

  

一豪子郭氏,得伤寒数日,身热、头疼、恶风、大便不通,脐腹膨胀。易数医,一医欲用大承气,一医欲用大柴胡,一医欲用蜜导。病家相知凡三五人,各主其说,纷然不定,最后请余至。


问小便如何?病家云小便频数。乃诊六脉,下及趺阳脉浮且涩。予曰:脾约证也,此属太阳阳明。仲景云:太阳阳明者,脾约也。仲景又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者,大承气、大柴胡恐不当,仲景法中麻仁丸不可易也。


主病亲戚尚尔纷纷,予曰:若不相信,恐别生他证,请辞,无庸召我。坐有一人,乃弟也,逡巡曰:诸君不须纷争,既有仲景证法相当,不同此说何据?某虽愚昧,请终其说,诸医若何,各请叙述。众医默默,纷争始定。余以麻仁丸百粒,分三服,食顷间尽。是夕,大便通,中汗而解。 (摘《伤寒九十论》证八十三)


——《新编伤寒论类方》,作者/刘渡舟,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