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论你是哪一种荨麻疹,中医都有妙招应对!

 蔡其峰 2018-06-26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其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荨麻疹症状

临床表现

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

历代中医对荨麻疹的认识:

中医称荨麻疹为“瘾疹”,俗称“风疹块”、“鬼风疙瘩”。是以局部或全身皮肤突然出现风团、瘙痒为主要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荨麻疹为病,自古有之,历代中医文献对荨麻疹都有记载。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荨麻疹有这样的记载:“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此处指出了荨麻疹是风邪袭击人体,与气血相搏,风邪胜过气血而为“瘾疹”。《诸病源候论》中说:“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气风瘙瘾疹”。《证治准绳。风门》:“夫邪客热在于皮肤,遇风寒所伤则起瘾疹,热多则色赤,风多则色白,甚者痒痛,瘙之成疮。”《三因极。病证方论。瘾疹》:“世医论瘾疹,无不谓是皮肤间风,然既分冷热,冷热即寒暑之证。又有因浴出凑风冷而得之者,岂非湿也。则知四气备矣。……内则察其脏腑虚实,外则分其寒暑风湿,随症调之,无不愈”。

明代李梴《医学入门·卷四·外感类》亦云:“赤疹因天气燥热乘之,… …似赤似白微黄,隐于肌肉之间,四肢重着,此风热夹湿也,多因浴后感风,与汗出解衣而得。”

清代祁坤《外科大成·无名肿毒·赤白游风》说:“游风者,为肌肤倏然焮赤肿痛,游走无定。由风热壅滞,荣卫不宣,则善行而数变矣。”说明风邪“善行数变”及易兼挟的特点决定了本病的证候表现。

清代何梦瑶《医碥·卷之三·杂症·肿胀》也强调风邪的致病作用,曰:“风气相搏,风强(风多于热也)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

现代医家赵炳南先生认为风邪是本病发病的关键因素,而“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与寒相合而为风寒之邪;与热相合而为风热之邪;风寒、风热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风寒、风热之邪客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则起风瘙瘾疹”。

现代中医周鸣歧先生认为本病系外受风邪(风寒或风热)郁于肌表,使毛窍阻闭,不得宣泄,久则郁结化火,伤及阴血。可见风邪致病不仅引起肌表症状,更可进一步侵犯人体脏腑气血,损伤气血津液,加重病情。

荨麻疹

中医是如何解析荨麻疹病因的:

荨麻疹的中医古代病名主要有瘾疹,或隐疹、隐胗、隐轸;赤疹、白疹,或赤轸、白轸;风疒咅瘤、疒咅瘤、瘖瘟;游风、赤白游风;风乘疙瘩、鬼饭疙瘩、风疙瘩等。荨麻疹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六淫侵袭,风邪为首;脏腑不调,七情内伤;禀赋异常,内外合邪。外感邪气,某些药物、饮食则是发病诱因。风邪是本病发病的关键因素,或感受风邪而发,或风邪与内在病理因素搏结而发,或体内病理因素郁热生风而发,这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荨麻疹提供了思路。

荨麻疹分型论治:

1、风热久羁型

由于外受风热之邪,未经发散,以致风菩蕾,发作不已。证见疹发下片掀红,舌质红苔黄,治以搜风清热为主。常用自拟乌蛇驱风汤:乌蛇、蝉衣、荆芥、白芷、羌活、黄连、黄芩、银花、连翘、甘草、大黄。

乌蛇驱风汤

2、血热风盛型

属于中医“风疙疹”范畴,犹今之人工荨麻疹,又称划痕症,往往先则皮肤瘙痒,抓后立即掀起条痕,此所谓外风引动内风。由于心经有火,血热内盛,热甚生风,治重凉血清热消风为主,夹瘀略佐活血之品。药用:生地、当归、赤芍、紫草、元参、知母、生石膏、生甘草等。

知母

3、卫气不固型

属于风寒另一类型,相当于冷激性荨麻疹。由于卫外失固,风寒易侵,疹易发于裸出部位,色淡微红或见苍白,吹风着冷,两手洗冷水亦起,治宜固卫御风。药用:炙黄茂、防风、炒白术、桂枝、炒赤芍、生姜、大枣、荆芥、茯苓等。

防风

4、脾失健运型

由于脾虚失运,外受于风,气机失利。证见身发风团,胃痛腹胀,大便溏泄,甚至恶心呕吐等。治以健脾益气,祛风散寒。药用:苍术、陈皮、猪苓、袄苓、泽泻、羌活、防风、炒白术、木香、乌药等。

健脾益气方

5、血瘀生风型

由于瘀阻经隧,营卫之气失宣,外受风寒或风热相搏,发为风蕾。本症可常见于腰围束带或手腕表带等处,受压处易起,今称之为压迫性荨麻疹,舌见紫黯或现瘀块。治以活血祛风为主。药用: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丹参、荆芥、蝉衣、甘草等。风热加银花、连翘、风寒可佐以麻黄、桂枝。(注:用药前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荆芥

荨麻疹的预防注意事项:

1、保持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应寒热变化。

2、避免强烈抓搔患部,不用热水烫洗,不滥用刺激强烈的外用药物。

3、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治疗慢性病灶,调整胃肠功能,驱除肠道寄生虫。

4、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鲜发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保持清淡饮食,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