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明题《回忆云南》跋文

 拼搏686 2018-06-26
沈明题《回忆云南》跋文

《回忆云南》96cm*125cm

我在二十岁时,以卖画为生,记得那时候,在昆明西山太华寺给冯金辉先生画画,时常往来于海口镇附近的山水之间写生创作,有位朋友对我说:"你画中所画的山很像海口的山啊!",听到此话,我有些得意于自己的成就,大以为已经突破前人的模式了。而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画只不过是㳺曳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加了一些自己的地域观念,发一发思古幽情罢了,而并非得到云南山水之真魂。此后的近二十年中我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赴太行、进蒙山,也画了不少的画,然而对家乡的山和水始终有着扯不断的思绪,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常常牵动着我,使我难以平静;那深邃的的绿,赤热的红土沉着而且绚烂,一幕幕像影像一样,时时出现在日思夜梦中。

沈明题《回忆云南》跋文

《回忆云南》局部

每当某月的日落时分,我站在露台上,遥望着天边的一钩新月,时而会伴有几抹彩霞,那血似的彩霞在我眼底不断膨胀而广大,霎时化成一幅广漠的红土地,绚烂而沉着,我也似乎飘浮在高远的天空中,飞身去追逐那广漠的红土,就像画中疾速巡行的异乡人,表情非常,行为怪异,仿佛带有某种创痛,他曾经历过巨大的苦难,并在这种创痛中寻找着人生的位置,他有时会静默地停留在这广漠的红土上仰首望着天宇,做着无声的的呼唤,感应着每一个远古的音符。

沈明题《回忆云南》跋文

《回忆云南》局部

异乡人久处异国他乡,首先最需要的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块独立的精神领地,有了这一块精神领地,他的生命力才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惨白,他的情感世界才不会因为精神的匮乏而变得扭曲。他不停地追寻着;追寻着那古老红土地里孕育出的某种隐谧的宗教,这种宗教是朴素的,是原始的,它绝对不是邪教,因为它是经过历史沉淀的,是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并从它的里面去寻找真正的信仰。

沈明题《回忆云南》跋文

《回忆云南》局部

沈明,职业画家。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修班,擅画山水,兼写花鸟、人物,走兽,现居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