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为“盲'只是你的一个特点,而不是缺陷,勇敢挑战自己,也许有一天你可以为你的“盲'而自豪! 昨天,2018上海高考成绩公布 在被“上海市前10名 复旦附中4名 大胜上中” 消息冲击的同时 另一个消息更是令人震惊 本次高考前10名学生中 有一名来自上海盲童学校! 这位来自上海盲童学校的学生叫王蕴 他是一位全盲考生 参加高考用的是盲文卷 而此次高考,他取得了623分的高分! 与满分660分只差37分! 其中语文127分,数学145分,英语144分。 小三门选择的化学、历史和生物学科中, 也有两门考取A+和一门A的好成绩。 太厉害了!有木有! 王蕴的父母是东华大学的教师。王蕴因为早产,吸氧过度造成了视网膜脱落。他的父亲王春瑞回忆说,起初孩子还有部分视力,直到有一天,王春瑞发现王蕴在家里会走路撞到墙上,这才发现,孩子的视力已经彻底丧失了。 这个事实对父母而言都是残酷的,没想到只有几岁的王蕴却反过来劝慰爸妈:“没关系,虽然我看不到了,我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干。' 懂事的王蕴不仅说到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为了给王蕴更好的教育,王春瑞夫妇考察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盲校,最后选择带王蕴入读上海盲童学校。“据说就是因为上海盲校的学生可以考大学,没想到当初的选择现在看来太明智了。' 而王蕴在学校上课非常认为,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很高,是非常有学习计划的好学生。 王蕴的老师说,王蕴一直以来就是一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每一门功课都非常好,但他自己特别喜欢历史和英语。” 他的英语语感和语调非常好,曾在全国盲校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18年,还获评“上海市三好学生”。 虽然王蕴4岁完全失明,但他的父母从来不把他当做特殊孩子对待。王蕴从小与明眼孩子一起玩耍,3岁上幼儿园后,王蕴就开始自己吃饭、穿衣,洗袜子和短裤。8岁开始,王蕴开始学习游泳,后来,又在爸爸的铃铛声音提示下,学会了骑自行车。小学六年级开始,他主动提出独立上下学,从此,每周一早上和周五下午,他都会拿着盲杖,独自往返于位于松江区的家和长宁区的盲校之间。 2016年,在爸爸的陪伴下,他挑战了“半马”,今年还打算报名“全马”;他还先后徒步五台山、武功山、杭州群山等地。 王蕴说:“体验这些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我有多能干,而是因为我胆子比较小,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我的胆量,另一方面培养我做事情的坚持性和对于未知的应对、挑战能力。此外还有,他们认为我应该享有明眼孩子一样尝试各种可能的权利。” 2016年4月初,王蕴倡导发起,与其他盲童一起创立“逆光翱翔'公益团队,在家长的协助下同步推出微信平台“逆光翱翔成长营'。微信公众号里经常推送不少视障孩子家长的育儿理念,分享满满的正能量。 今年高考前,一度传出上海市所有高校对盲生开放消息曾令盲校老师和王蕴全家十分兴奋,因为王蕴的好成绩一直十分稳定,很有希望“冲一冲”复旦大学,可惜最终盲生仍只能报考华东师大、上师大和二工大三所大学,因此,在考前填模拟志愿时,酷爱钻研历史的他选择了华东师大的历史系和英语系。 不过现在,据说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纷纷递来橄榄枝。而网友们在了解了王蕴的事迹后,纷纷表示希望复旦大学能够破格录取王蕴! 王蕴在高三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盲”只是你的一个特点,而不是缺陷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金秋九月,正值收获的季节。相信同学们经历一个假期一定都是收获满满! 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个宝贵的主题发言机会,让我有机会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十年以前,爸爸妈妈为了我能有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考察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盲校,最后选择了上海盲校,据说就是因为上海盲校的学生可以考大学。高考,对于普通孩子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于我们却成了难得的机会。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树立高远的理想,努力学习,回馈母校,回报社会。 如果你认为“盲”只是你的一个特点,而不是缺陷,勇敢挑战自己,也许有一天你可以为你的“盲”而自豪! 曾经,父母让我学习游泳、骑车,尝试户外越野挑战等常人认为对于盲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技能,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我有多能干,而是因为我胆子比较小,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我的胆量,另一方面培养我做事情的坚持性和对于未知的应对、挑战能力。此外还有,他们认为我应该享有明眼孩子一样尝试各种可能的权利。 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从来没有认为我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所以,许多看起来对盲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我看来却是理所当然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畏惧困难不是由于视力上的障碍,而是由于很多人为的暗示让我们失去了自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思想:一旦自己办不到的,便归因于视力上的障碍;长此以往,这种自怨自艾的思想也许就变成了人生最大的障碍。所以,无论是谁,永远都不要人为地给自己或者别人的人生设限。一个月前,我应一加一的邀请聆听了尼克胡哲的上海演讲会。他在给人以震撼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亲切感。说他震撼,是因为他看似渺小,却影响和鼓舞了许多人;说他亲切,是由于他所传播的,正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接纳自己,永不放弃。 我们不断地接受着社会的关怀,在成长之路上,也获得过无数鼓励与支持。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感恩。为了让更多的盲童能够自信地走出家门,健康快乐地融入社会,将来得到更好地发展,4月初,由我倡导发起,与其他盲童一起创立“逆光翱翔”公益团队,在家长的协助下同步推出微信平台,我们在接受志愿者帮助的同时也帮助到了很多的人。 有人疑惑:你们自己是残疾人,本身就需要帮助,又怎么能帮助他人呢?其实,残疾只是某一方面的功能障碍,并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行。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自己的能量,只要有心总可以帮助他人,这与残疾与否并没有直接联系。不容置疑,逆光翱翔精神让曾经悲观、消沉的人重新获得了自信和力量,这是一种无形的帮助和受益。 5月15日,我们参加了在顾村公园举行的通过跑步为西藏盲童捐款的活动,在宋庆龄基金会嘉公益的协助下为西藏日喀则盲童学校的朋友们送去了我们亲手制作的礼物以及写给他们的信。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让援助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援助本身,当我收到日喀则盲童满含深情和期待的回信时,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从今天起,我已成为了一名高三的学生。离我的第一个小目标“考大学”越来越近,我知道,要想达到目标,我还需要付出很多,也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我想只要坚定信念不放弃,积极进取,便足以攻坚克难。 从长远讲,无论我们选择怎样的人生之路,终究必将踏入社会与社会同行。 我们为王蕴点赞,为王蕴骄傲 更希望更多的高校 能向王蕴这样的学生敞开大门! 欢 迎 留 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