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深书虫,回答下这个问题。 阅读分为很多种:朗诵、默读、浏览、精读等各种阅读方法。没有哪种方法是绝对的对和错,应用于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方法。 其中,朗诵适合用于诗歌、抒情散文等文体。这种书,本来就用来优美的语句来陶冶情操的,自然是声情并茂的朗诵更适合,在朗诵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美,以及自己与作者诗歌中所表达感情的共鸣。 默读这种情况存在的也不多,多用于我们阅读重要文件,需要确认每一个字眼的确切含义的时候,我们会选择默读。还有就是我们给重要的人回E-MAIL、短信、微信等文字类通讯时,写好的文字,最好自己默读一遍是否通顺。 但是朗诵和默读这两种情况,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少见。我们生活中应用更多的,仍然是浏览和精读。 《沟通圣经》一书中说,我们阅读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目的:消遣、获取信息以及形成判断。 消遣就不必多说了,既然你是在体会阅读所带来的乐趣,那怎么阅读都可以,只要你高兴。 要想多获取信息并在信息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速度的提升就必不可少。 朗诵和默读都会对阅读速度形成障碍,要想提升阅读速度,必须采用浏览的方式,提升自己一眼阅读的宽度和高度,争取做到传说中的“一目十行”。怎么做到呢?《博赞学习技巧》中有具体的方法:“把两个食指指尖在面前距离鼻梁大约10厘米远的地方靠拢在一起,使其形成一个水平线。开始挪动指尖,然后沿着水平线缓慢地将它们分开,同时眼睛仍然盯着远处你所选择的那个点。继续移动,直到指尖移出你的视野,看不到眼角之外手指的运动。停下来,测量你的两个手指分开的距离。”
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垂直视觉,这两个距离就是你水平和垂直范围内一眼内阅读完的内容,保持这个阅读宽度,让你的大脑习惯这个速度。不要怀疑你没把每个字读清楚,你的大脑的潜意识会帮你处理这些一扫而过的信息。 刚开始的你可能会不太习惯,但是坚持练习,你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这其中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回视”。所谓回视就是你发现一句话10个字,你读到第7个字的时候忘记了前面两个字是什么了,然后又回过头去看。这样的情形经常发生在喜欢默读的朋友身上,他们读书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的,而其实一句话里的单个字是不足以有自己的意义的,要一整句话前后联系起来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因为读的慢,所以吸收也慢,阅读速度没有跟上大脑的速度,在你慢慢看的过程中,大脑就干别的事去了,你就会忘记前面看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至于精读以及主题阅读等其他具体的阅读方法,不在题主这个问题的内容下,有兴趣的朋友,我们可以探讨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