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2岁时突然变得爱打人?先别急着骂!这些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昵称413468 2018-06-27

前几天,我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

我女儿快 3 岁了,每次和小朋友一起玩儿,总会主动攻击别人,不仅会用手推、用脚踢,还会拿小木棍戳别的小朋友。

我批评她,她也会道歉,但下次还会犯,小小年纪就这么暴力,长大了可怎么办啊。

孩子的性格不同,发生肢体冲突的原因和场景也不同,想要纠正这种行为,并没有什么万能的办法。

我们可以了解孩子成长的一般规律,分析孩子打人背后的原因,并且在孩子有攻击行为时,态度坚定地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打好「预防针」。

宝宝2岁时突然变得爱打人?先别急着骂!这些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好好的孩子

为啥总打人?

宝宝2岁时突然变得爱打人?先别急着骂!这些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我们得承认,人类天生是有攻击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攻击行为。

2 岁前的宝宝

一两岁的宝宝不太能理解别人的感受,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他们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会推或打任何阻碍他们的人。还有些孩子会保护自己的「地盘」而攻击「入侵者」。

3 岁以后的孩子

三四岁以后,大部分孩子都可以理解别人的感受,但也可能表现出打人或者骂人等伤害别人的行为。

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理性思维、自我控制,而孩子的前额叶远远没有发育成熟,还不能像大人那样「深思熟虑」,行事难免容易冲动。

另外,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嘴上说不清楚就会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不能解决问题就大发脾气。

所以孩子打人,大多数情况都不是有暴力倾向,家长们不用特别担心。

看见孩子正在打人

家长应该怎么办?

宝宝2岁时突然变得爱打人?先别急着骂!这些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虽然我们能理解,孩子打人是特定发育阶段的正常行为,但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任这种行为。

一旦发现孩子正在打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立刻坚决地制止。

态度要坚定,家长可以握住孩子的手,带他离开「打人现场」。

这样能帮他的情绪「降温」。

然后,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回顾事件,帮助他解决问题。

前面说过,孩子可能因为语言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够而采取暴力手段。

他们的前额叶没有发育成熟,我们大人这时应该充当孩子的前额叶,帮助他理性思考、梳理问题所在,然后跟他一起想办法解决。

宝宝2岁时突然变得爱打人?先别急着骂!这些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比如,孩子因为跟小朋友抢玩具而打架,你可以这样跟他回顾:

「你刚才非常生气。你想玩那个小汽车,他却不给你。」

这样说,孩子感觉被认同,就会开始平静下来。

接着,你可以邀请孩子想办法:

「你想玩小汽车,其实还可以想其他办法。跟他商量一下,用其他玩具跟他交换。要不然,轮流玩也行。或者,你还有什么办法?」

当孩子开动脑筋开始想办法,他的理性脑启动,就不再受制于情绪脑。

即使孩子并没有想出其他方案,也会更加冷静。

孩子冷静下来后,别忘了提醒他跟对方道歉。

还是刚才的例子,孩子冷静下来就可以很自然地带着你们的「方案」去找对方。

你可以教孩子:

「看,他很伤心,因为你打他了。可以让他开心一点吗?」

「你去说对不起,两个人拉拉手吧。你们轮流玩这个小汽车,好不好?」

道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培养了孩子的社会能力,让孩子学会表达友好。

培养有自控力的好孩子

功夫在平时

宝宝2岁时突然变得爱打人?先别急着骂!这些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有爸爸妈妈会说,我也是这样教育的,但好像不管用。孩子还是会再犯,已经养成打人的习惯了,这可怎么办才好?

其实没有什么方法是万能的,要杜绝孩子的打人的习惯,功夫还得在平时。

如果孩子爱打人,首先家长要反思,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有没有鼓励暴力的因素?

比如,孩子打了长辈,有的长辈会跟孩子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呀,你敢打长辈,小坏蛋!」

这样的表现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可以用「打人」来获得关注。

另一种极端的方式是,一看到孩子打人,家长就觉得特别气愤,揍孩子一顿,用惩罚的方法让孩子「长记性」。

这样本身就是给孩子做错误示范,让孩子以为可以用打人的方法解决问题。

孩子可能会想:「爸爸妈妈比我高大、有力气,他们可以教训我, 我也可以教训比我矮、比我小的人。」

宝宝2岁时突然变得爱打人?先别急着骂!这些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