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排发动机靠采购的摩企能走多远?—我看一颗隆芯(鑫)多车装

 摩托财智 2021-04-07

又一款国产拉力车诞生了,32800元起的凯越500上市了,配备隆鑫双缸八气门500cc发动机。凯越500是这款发动机的第二个买家,上一个是摩瑞MG500。与此同时,隆鑫自家的500拉力车还未上市,只在去年摩博会上亮相了工程车,具体上市时间还未确定。据悉工厂还在对整车进行各项验证、优化。比这些品牌的大排量新车上市速度,隆鑫反而“弱爆”了。

一颗隆“芯”,短短两年的时间,造就了两款国产500cc拉力车,给广大车友更多的选择余地,这本身其实是好事,竞争才是消费者的最大福利。如果隆鑫以后敞开门供应中大排量发动机,相信今后会大量“产仔”,造就更多国产中大排量车型。

小排量领域,发动机靠配套的摩企挺多,比如台州的很多踏板车企业,很多都是采购金浪的发动机,这种模式放在中大排量领域,是否依然能发扬光大?对于这个问题在市面上大致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则是认为没自己大排量发动机生产能力的摩企,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永远受制于人,永远只能小打小闹。

另一种观点是认为完全没有问题,类似中国的手机、家电产业一样,核心的芯片不都是采购高通等为主的美国企业,但国产手机、家电已经占领了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并在海外也取得了良好业绩,有多强不敢说,至少是做大了。既然手机、家电产业可以如此,摩托车产业自然也可以,自家不产大排量发动机,外购成熟的大排发动机,依然可以造出一辆好的大排摩托车。

 两个观点都有道理,小编认为两种观点都对,发动机靠配套,同样能造出优质的大排量摩托车,做好发动机和车架的匹配就行,当然这是有技术难度的,但模仿、生产大排量车型的车架,总比模仿、生产大排量发动机要容易得多。车架毕竟不如发动机那么精密、高技术含量和难以制造,比如这个凯越500,就用了双翼梁车架(一种比较优越的车架),还是合金材质,重量小于钢管车架。解决好发动机和车架匹配的问题,整车其他方面就更不是问题了。因此,市场应该给这些发动机外购的车型一些信心和机会。

摩瑞的MG500,不带三箱ABS版32800元。

但小编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发动机靠采购的摩企,如果想在大排量市场做多大基本是没可能的。唯一的路线,只能在若干细分品类市场,做几款精品车型,用高配置、高性价比吸引一部分用户,并做好持续的改进和售后服务,维持住良好的用户口碑,就有可能逐渐扩大销量。比如凯越500,标准版32800元的定价,比金鹏502X辐条版便宜9000元,探险版37800元,拥有有KYB减震、日清刹车泵、象牌轮胎、钢丝轮,与金鹏500X比,探险版的减震和刹车泵算是一个配置优势,同时整车更轻的车重也是一个优势,加上更便宜的价格,定然能吸引一部分新用户。

金鹏500铝轮ABS  37800元(不含三箱),辐条轮ABS 44800元(含三箱)。

如果凯越今后能够根据市场反馈,不断改进提升产品品质和体验,相信能够在大排量拉力车市场拥有一席之地。但这类品牌永远不能做大做强,也是现实的困境。很简单一个例子,隆鑫自己的500排量ADV年底或最迟明年就要上市了。我们想象一下,有没有可能一个三线品牌用隆鑫发动机生产ADV,比隆鑫自己的ADV卖得还多得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小排量发动机配套生产商有很多竞争者,而大排量发动机配套几乎没有竞争,即大排量发动机具有稀缺性,外供加价会远高于常规小排量发动机,这就导致对外采购大排量发动机的摩企,其成本居高不下,同等配置,整车售价一定做不过这款发动机本身的生产者。

比如隆鑫无极300上市定价15800元,这个价格几乎做到了同等排量同等配置车型的价格极限,甚至低于很多250排量车型价格。而在2014年之前,当时望江的听风300和魅影300(用的就是这款隆鑫300发动机)的价格,售价高达1980021800

就算这两款车如今没有停产,对上同款发动机的无极300,今后也基本是“没戏”。同样隆鑫的这款300排量的发动机,也没法对外供应了,因为同类车型,采购隆鑫300发动机生产的话,其性价比不可能超过无极300

望江当年的两款300排量车型,听风和魅影,配备的就是隆鑫300发动机。

同样道理,今后隆鑫的500排量ADV上市后,其定价会不会碾压凯越500和摩瑞MG500?凯越500(含三箱)和摩瑞MG500(不含三箱),ABS标准版定价都是32800元,隆鑫的ADV如果配置水平相同,价格也相同甚至更便宜点,凭借隆鑫的品牌力和利润空间优势,是否会对3万出头的大排量ADV市场形成收割效应?收割凯越500MG500的市场和渠道?可以明确的是,同等配置下,隆鑫500ADV成本肯定明显小于凯越500MG500,除了发动机自产这一巨大的成本优势外,隆鑫的规模效应也不是这两个企业能比的,其整车制造成本也会低一些。只要隆鑫想形成价格压制,就一定能做到,无极300的定价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价格屠夫”的外号不是白叫的。

金鹏500拉力车  。

当然,你也许会说隆鑫500ADV的定价会拉开距离,但这又会与贝纳利金鹏500正面硬撼。这种正面硬撼的是可能性很小,毕竟金鹏500具有渠道、销量规模、品牌、贝纳利技术等优势。最大可能是隆鑫500ADV也对准3万出头的价格带,这样最容易对凯越500MG500形成性价比、品牌力上的压制,甚至更便宜点(如无极300的定价),就能收割其培育出的市场和渠道,这样操作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摩瑞和凯越两个品牌已经为隆鑫500的发动机,做了充分的市场铺垫和造势了,隆鑫只要把车装好、价格有竞争力,就能一炮而红。

如果你是隆鑫的销售老总,上述隆鑫500ADV的两个定价路线,你会怎么选呢?

具有显著成本优势的隆鑫500ADV,会眼睁睁看着用自家发动机的凯越500MG500垄断3万出头的拉力车市场吗?用脚趾头想都不可能,所以说外购大排量发动机的企业和车型,注定只能小打小闹,这就是没有核心技术的悲哀,一如美国要制裁中兴,只能乖乖认罚。除非这个发动机制造企业自家不生产同类车型,比如春风650供应长江650挎子,春风短期内没有生产挎子的计划,这种合作就比较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