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二部《灵与肉》读17——特蕾莎的发晕

 人也昔兮 2018-06-27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二部《灵与肉》读17——特蕾莎的发晕

特蕾莎在她的灵魂世界里,天天做噩梦。这不是她逃离母亲的世界想要的,她想不到在灵魂世界里,会陷入噩梦之中。托马斯带她走进了灵魂世界,托马斯又让她做起了噩梦。灵魂世界是她的向往,是她想“出人头地”的世界,但灵魂世界里的痛苦,让她不知所措。她只能这样,一边坚守在这个世界里,她要守住自己的灵魂,还深深地爱着托马斯;一边忍受着无边的痛苦,痛苦差不多成了她爱的动力。

灵魂之爱的这一矛盾,还能有出路吗?

出路!出路没有了,只有回头路!回头路能算是出路吗?不,它虽然是人生之路,但它不是灵魂世界的出路。在灵魂世界里的生命,如果想逃出去,只有两条路,一是堕落,一是回头路,回头路其实还是堕落。这两条路都不是出路。

奇怪的是,灵魂世界竟然也有疏漏,允许生命从这里堕落,允许生命从这里回去,回到它的堕落里去。

灵魂对此无能为力吗?答案是无奈的。

17节描写的是特蕾莎在回望她逃离的那个世界,她在回望中,听到从那个世界的深处传来温柔和欢快的呼唤声。这声音让她害怕,让她发晕。一想到她会掉下去,她就不能不害怕。发晕是她的恐高症状,她站在灵魂高处,想象着下面那个世界,像万丈深渊一样悬在自己的脚下,这一想象让她发晕。人在悬崖上,都会发晕的。发晕不是怕,因为没有落下悬崖。不仅如此,对悬崖的想象,也一样让人发晕。特蕾莎对那个逃离的世界的回望,实际上是她的一个想象,想象让她有一种发晕感觉。

对于特蕾莎这一阶段的生命感觉,或者说生命伦理,小说家用比喻手法,作如此形象地描写。悬崖,发晕,想象,悬崖下的呼唤,这一切正是特蕾莎内心世界矛盾的形象化。

我所说的悬崖,小说家在他的小说里用“那片空虚”表达。其实那片空虚也好,悬崖也好,是有存在的。因为它们是特蕾莎曾经的世界,也是她逃离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有她的母亲,有母亲的女友,有游泳池里列队的赤裸女人,有灵车里的女人尸体,有像甲板下黑暗的底舱。

这些在小说前面出现过的概念,都悄然而至,成了这片空虚或者悬崖下的存在。

来看看那个空虚里的存在是什么样的:

母亲赤身裸体,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当着人响亮地放屁,和她的女友谈她做爱的细节,和她们一起为这些哈哈大笑。女友们跟着母亲笑,她们一起赞同母亲。游泳池光着身子的女人,排着队,一边走一边歌唱。对,这就是那个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或者嘻嘻哈哈,或者歌唱。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她们没有羞耻感,这是一个没有羞耻感的世界,这是一个赤身裸体的世界,人的身体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不只如此,这个世界就像一艘大船的底舱一样,时刻等待着特蕾莎从甲板上下来,再走进它里面来。在这个底舱里,躲在很多女人的尸体,她们看着特蕾莎和她们一样,在这里住了下来,她们全都十分高兴。好像她们在欢迎特蕾莎能和她们一样,处在同一个地方。

总之,这个由身体主宰的世界,充满着嘻嘻哈哈和歌唱的欢快,轻松而自在。这个世界不拒绝任何人,只要你愿意进来。甚至它在向特蕾莎招手,欢迎她再回来。

特蕾莎呢?

她站在灵魂世界的噩梦里,听到了那个身体主宰一切的世界向她发出了温柔的呼唤:下来吧!孩子,你太累了!你的累没有意义,最终你会明白的!人生什么也不是,只有快乐能体现人生。灵魂在这个世界上,一文不值,因为,它不能带给人快乐,相反,它只能带给你痛苦。因为,这是一个愿意由身体主宰一切的世界。

母亲,那些光着身子的列队女人,她们这样喊叫着,歌唱着。歌唱她们所在的世界。

特蕾莎听到了这声音,在她的噩梦里,不禁对那个逃离的世界回望。

她害怕了,她感到发晕。

那些声音是对她的召唤,她的回望,是她对那个世界的犹豫,回去,多么容易!和母亲活在一起,她能像母亲那样光着身子吗。她能像那些光着身子的女人一样,为那个世界歌唱吗?她能像她们一样轻松吗?

面对着那样世界,特蕾莎晕了!

因为,那个世界意味着她的堕落。她必须落下去,落下去!她害怕掉落,害怕掉落到那样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有恐高症,每个人都害怕掉落,每个人都有一个悬崖和“一片空虚”,但很多都掉落了下去,并且,很多人在掉落下去的那个世界里感觉到很快乐!

但,特蕾莎不是,她对那个很容易掉落的世界,只感到害怕,一想到它她就发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