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赏析苏轼的《望江南·春未老》?

 范良光 2018-06-27

古人喜欢登高远望,望故国,望山河,寄寓愁思,抒发豪情,而苏轼在1076年山东密州时也曾登高而望,那他又有一番什么样的感情呢?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呢?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望江南 春未老》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074年,苏轼由杭州转到密州做官,第二年他在城北修了一座台子,并由他弟弟题名为超然台。

苏轼说,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两年之后,1076年暮春时节,他登上超然台,眺望南方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乡思是愁,有志难酬亦是愁,但是在这里,愁不是全部,那么还有什么情感在内呢?

春天还没有过去,满眼还是春光,你看那不远处,微风细细,柳枝飞舞,我登上超然台上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只有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而城内则到处缤纷开放的鲜花。更远处,一家家瓦房都处在烟雨迷蒙之中。

这是寒食节已过,我酒醒之后,因为相信家乡,那四川的眉山,叹息不已。我想只能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提思念家乡的事情了,姑且点上新火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这首词有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但又没有沉醉其中,而以豁达的襟怀结尾。所以说是豪放与婉约并重的词。

词的上片,景中有情,春柳风细细,春已暮而未暮,有淡淡的伤春情怀。登高而望,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又说到烟雨笼罩中的千家万户,作者思想里,那莫不是自己的家乡吗?作者由眼前所看所望,想到了远在四川眉山的老家,还有那些亲人,你们还好吗?我在远方的游子在想你们呀。那种远近色彩的变化,形象而生动的透露出了作者的那抹哀愁。

词的下片,写人,这是寒食之后,要乞新火,而清明时节也要到了,那么,也该为亲人扫墓了吧。自己的父母还有前妻王弗小姐也在那片松林冈上,现在怎么样呢?你们还好吗?而就是在这与这着词的前一年,他写了那首著名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到这里仿佛愁到顶点。作者一声声叹息,只能空望远方,不能回到家乡,他们的墓旁。作者是多么的无奈呀。一种种的深深的愁绪涌上心头。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不与别人相同的地方,总能在不同的境遇里去适应,去排遣那些消极的情绪,这就是豁达吧。诗酒趁年华。到此,超然到了最高境界,这是一种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的一切的烦恼的心绪。


苏轼的感情是细腻的,又是开阔的,正是在密州时期,他写出了想念妻子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又写到了《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他总能处理好各种心绪,处理好自己与亲人与自然的关系,总能给我们展现一个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苏轼。

好了,关于苏轼和他的《望江南春未老》的故事我们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发现历史,谢谢大家,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