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小课堂第三讲-祛暑剂

 刘建湘 2018-06-27


     各位同学、各位同道,我们的方剂小课堂今天是第三次课,今天要为大家讲什么内容呢?主要是讲治疗当季疾病的一类方,叫做祛暑剂

     祛暑剂,顾名思义是治疗暑病的方剂。暑病有哪些特点呢?第一,暑病容易感寒。为什么?是因为炎热之季人们贪凉,所以容易感寒。第二呢,暑多夹湿,暑热之邪容易夹湿致病。第三,暑为热邪,容易耗气伤津。所以暑病大致上来说容易出现三类情况,就是暑病感寒、暑病夹湿和暑伤气阴。

      暑病感寒的代表方剂是香薷散,暑热夹湿的代表方剂是六一散,而暑热夹湿重证是桂苓甘露散,暑病兼气阴两伤是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

       暑病感寒主要是有风寒表证,夏季的风寒表证我们不能用麻黄之剂,要用香薷散。香薷散以香薷命名,中药学当中,老师就有讲香薷有同于“夏月的麻黄”,所以听到这个方名我们就知道它是治疗暑病感寒证,我们也通常称之为阴暑。

       而暑病夹湿呢,它会表现为湿热的症状,你比方说,会出现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者是泄泻,这样的暑病夹湿我们常常用六一散。六一散这首方呀,药店有成药买,可以泡服,可以稍微煎煮一下内服。

        而暑病出现了身热汗出、口渴心烦、体倦乏力、小便短赤的话,这已经出现了气阴两伤的情况,那就得用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叫王氏清暑益气汤治疗。因为除了王氏有一首清暑益气汤之外,还有一首李氏清暑益气汤,这叫同名方,那是李东垣的,我们今天要讲的是王孟英的,温病学家的。

       三种暑病的代表方剂我都讲了。那重点要介绍哪一首方呢?重点要介绍暑病兼气阴两伤证的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由十味药构成,这十味药其中就有五味是来清热祛暑的,清热祛暑的这五味药有什么特点?首先,以西瓜翠衣为首,配伍了清热祛暑的专品荷梗,还根据“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配伍了知母、竹叶和黄连。这五味药主要是来清热祛暑,同时寓含了治暑之大法--清心利小便。那气阴两伤又有什么药为首呢?以甘寒、益气、养阴、生津的西洋参为首,配上了石斛、麦冬助滋阴,粳米、甘草助益气,这么一组药来益气、生津、养液,补充因为暑热所伤之气阴,汗出太过所耗之气阴,所以这首方对于暑热之季,出现了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乏力的,我们可以用这首方来治疗。

       可能大家会想,我们也曾经提到过学习过一首方,也能用于暑病兼气阴两伤证的,是什么方呢?那就是仲景的竹叶石膏汤。仲景的竹叶石膏汤是白虎汤去知母加竹叶再加益气养阴的人参和麦冬,再加降逆和胃止呕的半夏构成。所以它也可以用于暑病兼气阴两伤。那竹叶石膏汤和清暑益气汤两首方在治疗暑病气津两伤的时候,究竟有什么区别,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这两首方的不同点,除了有暑热的存在,除了有气阴两伤,那就要看看有没有胃气上逆。如果说暑病气阴两伤又兼有气逆呕吐之证的话,竹叶石膏汤更合适。

        如果说是暑热之季,因为素体虚弱,不耐炎暑之季,动则汗出,汗出太过而出现气津两伤证,这又该如何治疗呢?这就该用补益剂当中的生脉散来治疗,生脉散是益气养阴的代表方剂。素体体虚,动则汗出,暑热之季这样的气阴两伤证,为什么用生脉散而不用清暑益气汤或者是竹叶石膏汤呢?是因为这样的患者,他没有中暑热之邪,只是体质不耐炎暑之季,而容易出汗导致气津耗损。在临床表现上,暑热之季的气津两伤证没有中暑的话它是没有身热的,这与竹叶石膏汤和清暑益气汤身热心烦是有所不同的,这需要大家加以区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