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来版02】宋明理学的先驱

 太阳当空照917 2018-06-27

理学的正式诞生虽然在北宋中期,但理学所代表的儒学复 兴运动及它所由以发展的一些基本思想方.向在中唐的新儒学运 动及宋初的思潮演变动向中可以找到直接的源渊。中唐的韩 (愈〉李(翱)与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被公认为理 学的先导和前驱,宋前期对理学后来的产生发生过直接影响的 不止是三先生,范f淹、欧阳修的影响可能更为重要,范、欧在 气质上也更接近于4愈》在文化的“近世化”过程中,中唐到 北宋前期学术之间看上去似乎超历史的联结十分引人注目。古 文运动中“唐宋八大家”的提法,最好地说明了北宋前期文化 与中唐的嬗延关系。新儒家运动也是同样,韩愈和他的弟子李 翱提出的复兴儒家的基本口号与发展方向,确乎是北宋庆历时 期思想运动的先导。而庆历时期思想运动又恰为道学的产生奠 定了基础。
第一节中唐的儒学复兴运动
(―)韩愈
前人说“治宋学必始于唐,而以昌黎韩氏为之率”。①韩 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昌黎人。他出身寒微,三岁时父 母双亡,就养于伯兄家,由嫂郑氏抚养,后来伯兄故去,依寡 嫂长大成人。由于“家贫不足以自活”,他自幼刻苦学儒,他 自己曾说:“性本好文学,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遂得穷究 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沉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砻磨 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②他的出身与思想历程是一个典型 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历程。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诗文对后世 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五原”(《原性》、《原道》、《原 毁》、《原仁》、《原鬼》)体现了他的思想#
①室扬道统
在韩愈看来,儒家有一个核心传统,而这个传统所代表的 精神、价值(道)是通过一个圣贤之间的传承过程(传)而得
以成其为一个传统(统)的。因而精神传统的延续及其作用在 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一个授受者之间口授亲传的接递过程和系 统。一般认为,韩愈这个说法是受到佛教的传法世系及士族族 谱的影响》
①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馬1M7年版,第1页*
②〈:上兵部李侍郎书》· <':昌黎先生集》卷十五n
韩愈认为,儒家的道的传递过程如下: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 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 之死,不得其传焉。①
根据韩愈这一说法,圣人之道的传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尧、 舜、禹式的亲传口授,另一种则是周公之于孔子,孔子之于盂 子式的精神传承。他认为,在孟子以后,不仅已经中断了亲传 口授的系统,而且后来者根据精神理解为基础的承续也没有出 现。因而传至盂子的儒学道统在孟子之后的思想家中并未延 续。他自己显然表示出了一种意愿,即由他来把中断了近千年 的道统发扬起来,传接下去。
韩愈所理解的“道”不仅是一种精神价值,它包含着一整 套原则。其中包括仁义代表的道德原则,诗书易春秋代表的经 典体系,礼乐刑政代表的政治制度,以及儒家所确认的分工结 构(士农工贾)伦理秩序(君臣父子夫妇)、社会仪俗 (服、居、食)乃至宗教性礼仪(郊庙)。这实际是韩愈所了解 的整个儒家文化——社会秩序,用以区别于佛教,并向佛教徒 施加压力。
韩愈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 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 位。”②他用“博爱”规定“仁”的内涵,成为儒家仁学中¥ 代表性的理解之一。这种对仁的理解着重#还是在人对于外部
①《原道》,《昌黎先生槊》卷十一#
②同上,
环境(个人或群体)的施爱的行为,还不是着重于精神的内在 品格。他认为,义是指行为合于适于一定情境的准则。他还认 为,仁与义有确定的伦理内涵,而“道”与“德”是不同思想 体系共用而分别赋予不同内涵的概念,因而“道”与“德”这 两个概念不像仁与义那样具有确定的伦理内涵。他所理解的古 圣相传的“道”是儒家文化的系统,所以说“斯吾所谓道也, 昨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①这个“道”不仅是反佛老斗争所 需要澄清的一个概念,也是“文以载道”所要载负的“道”。
韩愈对儒学道统的说法后来为北宋道学所继承,使承续盂 子后失传的圣人之道成为对知识分子的一种有吸引夫的理想。 韩愈所说的“学所以为道”,也隐含了“道学”的观念,至少 在某一意义上是如此。
②推尊孟子
唐以前孟子的地位与诸子无分高下,与荀子、扬雄、董仲 舒并称。韩愈在他的道统传承的说法中把孟子说成孔子的继承 人,并认为圣人之道在孟子以后失传,使孟子在道统中具有了 与孔子同等的地位,这就把孟子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韩愈虽f推崇孟子,但是与后来理学从精神修养方面吸收 盂子思想不1%,他主要是出于与佛老斗争的需要。在韩愈看 来,佛老是当时懦家主要面对的异端,为了与异端进行斗争, 在战国时期与被儒家视为异端的杨墨作坚决斗争的孟子就成了 儒家与异端之学斗争的典范。他认为“杨墨行、正道废”,秦 以下大道不明,正是由于“其祸出于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
①《联道》·《昌黎先生集》卷十一<


也”,“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他 努力以盂子为榜样,激烈排斥佛老,他认为,虽然“释老之 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但他与异端斗争到底的 决心“虽灭死而万无恨”。
③排击佛教
韩愈在唐代以排佛著称,唐宪宗时欲迎佛骨入宫,引起了 一场宗教狂热,王公奔走施舍,百姓破产供养,韩愈挺身而 出,写下了激烈排佛的《论佛骨表》。
韩愈反佛从两个方面立论,第一是文化的,他说: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语言不通,衣服殊制,口不 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 之情。①
韩愈认为,佛教是一种异族文化,其教义又与中国社会的伦理 秩序相冲突,对于这样一个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相冲突的外来 宗教只应排斥,而不应扶植。他要求皇帝把佛骨“投诸水火, 永绝根本”。
唐代统治者自开国之初即大力鼓励佛教的发展,认为佛教 以慈悲为主,教人积善而不致丧乱,在这种情况下寺院经济得 到了空前发展,寺院不仅拥有大量土地与劳动力,而且享有免 役免税特权,并成了富户强丁逃避徭役的合法特区。加上藩镇 地方势力强大,中央财政收入减少,转移到世俗平民地主身上 的负担日益加重。这一切使得有识之士往往从国家经济利益出 发提出排抑佛教的主张。韩愈批佛的第二方面也是从经济的角 度立论。他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 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 一,而用器之家者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 穷且盗也?”①他抨击佛教的发展破坏了原有的分工结W,使 非生产性人员过度增加,激化了阶级矛盾。
在从文化上、经济上抨击佛教之后,他要求朝廷对佛教应 “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强迫僧侣还俗、焚毁佛教经 典,没收寺院财产,这些主张是十分激烈的。
④阐扬《大学》
《大学》本为《礼记》中的一篇,汉唐时期未受到儒者的 重视,宋代后《大学》被尊为《四书》之一,获得了儒家重要 经典的地位,而阐扬《大学》在韩愈业已开始。他在《原道》 中引用了《大学》的主要论点:
f专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I欲治其 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 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 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t 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②
韩愈对《大学》的重视主要是把《大学》作为政治伦理哲学来
①(〈原道》,《昌黎先生集》卷十一·
②口上.
考虑的,《大学〉〉维护社会的宗法秩序与伦理纲常,强调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社会义务,这对任何要在中国社会立足的宗教出 世主义体系都是一种有力的、具有实在压力的思想。韩愈正是 利用《大学》的这种特质作为排击佛教的、有力武器。
由于韩愈所注意的是政治社会问题,他在引证《大学》的 条目时没有列举“格物” “致知”,而“格物” “致知”恰恰 是宋明理学诠释《大学》时最为注意的观念。这显然是由于, 在儒学复兴运动的初期,主要的任务是首先在政治伦理上抨击 佛教,恢复儒学在政治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还未能深入到如何 发展儒学内部的精神课题。在这一点上,韩愈的学生李翱及宋 明理学补充、继续了儒学复兴中精神发展方面的研究。
⑤论所以为性情
韩愈关于性情品类的看法是中国人性学说史上有特色的观 点之一。他首先认为,“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 物而生也。”①这就是说性是先验地本有的,情是后验地与事 物接触后才发生的。
韩愈认为性有三品,他说:
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 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彐 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 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 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②
① 《原性》,《昌黎先生集》卷十-··
②苘上·
韩愈的性三品说与两汉以来董仲舒等的三品说没有本质的不 同,他认为上品人性纯善无恶,下品人性恶而无善,中品人性 则由环境与教育影响他们的善恶。他认为每个人生来属于何种 品类是一定而不可变的,所以下品的人可以也只能用刑法的威 严摄制其为善不为恶,但不能改变其品性。
韩愈人性论中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所以为性者五”的说 法。他认为,“所以为性”即判定性之品级的参照标准,这个 标准就是仁义礼智信。从这个标准来看人性,上品人性以其中 一德为主,兼有其他四德。中品的人性,对其中一德往往只具 有一些而不充足或者有所违反而不严重,对其余四德也都杂而 不纯。以仁义礼智信的标准来看下品人性,一般情况是突出地 违反一德,而对其他四德也都是背离的。后来宋明理学接过丁 韩愈“所以为性者五”的说法,发展为性即理说,认为每个人 心中都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德,五德是一切人性之所以为人性 者,与韩愈本来的说法有所不同。
韩愈用同样的方式讨论了情的问题:
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 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 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 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 于性视其品。①
这是说上品之性即有上品之情,七情之发无不中节。中品之性
①《原性》,《昌黎先生槊》卷十-·
即发为中品之情,七情中有些过度,有些缺乏,但可努力使之 合于中道。下品之性即发下品之情,七情或者过度或者缺乏, 这类人放纵此种偏缺的情感,无法合乎中道。
从以上的看法出发,韩愈批评了孟子、荀子、扬雄的性善 说、性恶说、性善恶混说,也反对把人的善恶完全归于外在环 境和教育。韩愈的性情论,主要是为了反对佛教人性论及对汉 唐人性论进行总结,他的看法后来被扬弃到宋明理学中,并成 为许多理学家讨论人性的出发点,具有一定的影响。
宋代理学家都认为韩愈对“道”实有所见,但只是才高达 到的识见,而没有践履功夫,仍把时间精力消磨于诗文饮酒, 未脱文人之习。尽管如此,他们仍对韩愈及其《原道》《原 性》有较高的评价。从宋代理学对韩愈的评论可知,是否有 “践履功夫”是区别传统儒林文士与理学思想家的重要标准。
(二)李翱
韩愈的学生李翱是唐代儒学中的另一重要人物。
李翱(公元772—841年),字习之。史称“翱始从昌黎韩 愈为文章,以见推当时”。他是韩愈的学生,也是韩愈倡导的 儒学复兴与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贞元十四年(公元798 ) 登进士第,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翱在散文方面的成就远不 及韩愈,但在儒学思想特别是心性之学方面对韩愈作了补充和 发展,故后人往往以韩李并称。李翱的主要著作为《复性书》, 这部著作是儒家思想在唐代发展的一个代表,也是新儒学运动 从中庸到北宋的重要环节。,
1.性情说
n 李翱相当深入地讨论了性情关系的问题,他认为:
性与情不相先也。虽然,无性则情无所生矣,是情由 性而生,惰不自情,因性自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①
在他看来,性是情的根据,情是性的表现,两者之间虽然不能 用先后来描述,但两者之间,性无疑是拫本。没有性,情就根 本无法产生。
李翱进一步认为,在伦理学善恶的问题上,性是善的根 源,情是恶的根源,他认为:
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 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②
李翱这个看法与韩愈不同,在他看来,人之性并无差别,人之 性都是善的,这是人所以可能成为圣人的内在根据。而人所以 会有恶,会流于不善,是由于情迷扰了性的表现。他作了一个 比喻,性如水,本来是清明的;情如沙,沙造成了水的浑浊, 使水的清明无法表现。
根据这样的立场,他认为,“性无不善”、“人之性犹圣 人之性”,不善者乃情所为,‘‘情者妄也,邪也”,“妄情灭 息,本性清明”,正如把沙子澄清,水可以恢复本来的清明一 样,人能灭息邪妄之情,性就可以恢复,这也就是“复性”。
① 《复性书》上,《李文公集》卷二,
②同上·
李翱的性情论虽较韩愈精细,但也有不少未说清的地方, 如情为何产生;如果情有善有不善,便应去其不善而保其善, 而李翱却屡次笼统地又把情都说成是邪是妄,这个矛盾无法解 决;又如如果说情者性之动,作为性之表现的情为何有邪妄, 等等,这些问题李翱都未能一一解决。
2.有情无情
李翱说:
圣人者岂其无情邪?圣人者,寂然不动,不往而到, 不言而神,不耀而光,制作参乎夭地,变化合乎阴阳,虽 有情也,未尝有情也。①
这是说,性之动为情,故圣人也有情,但圣人的境界是“寂然 不动、广大清明”,因此虽然有情,却似无情。李翱所说的圣 人“虽有情而未尝有情”指的就是一种“不动心”的精神境 界,用《易传》的话来说,就是“寂然不动”的境界。所以, 他由此提出了一个有别于韩愈的道统说。他认为圣人之道传于 颜子、曾子、子思而传之孟子,秦汉以后“于是此道废缺”。 与韩愈把“博爱之谓仁”作为道统的主要内容不同,他认为, 从孔子的寂然不动,到颜回的屡空,到子路的结缨而死,曾子 的得正而毙,直至《中庸》的不疾而速与孟子的“不动心”, 这个道统相传的核心都是“虽有情也,未尝有情也”。李翱所 要表达的思想,还没有后来程颢“情顺万物而无情”的提法那
⑤《复性书》上,《李文公集》卷二·
么猜楚,但他以不动心为道统之传,是值得注意的。
①复性之方
李翱推崇寂然不动的不动心境界,与他对佛老精神生活的 吸收有关。在这方面,显示出他比韩愈更为关切人的精神修养 的问题。他还进一步讨论了复性和达到寂然不动之境的功夫*
或问曰:人之昏也久矣,将复其性者,必有渐也,敢 问其方?曰:弗虑弗思,情则不生,情既不生,乃为正
思。正思者,无虑无思也。 方静之时,知心本无思
者,是斋戒也。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寂然不动者,是 至诚也。①
李翱把修养的功夫归结为“不思不虑”,并要求把这一原则贯 穿到动静不同状态中去。静时不思不虑,他称为斋戒其心;动 时不思不虑,他称为至诚无为。他没有说清无虑无思就是正 思,还是正当的思虑仅指没有不必要的思虑,他的这些说法, 不管他的原始动机是什么,显然过分受到了佛教灭情及不思善 恶的思想影响。
李翱也指出,人不可能不接触外部事物,对外部事物不可能 没有反应,所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并不是指废弃一切感 官知觉,他说:“不睹不闻,是非人也,视听昭昭,而不起于 见闻者,斯可矣。”②他把“不起于见闻”作为一个基本的修 养方法,就是说,人虽然对外物有闻有见,但心灵并不追逐外
①《复性书》中,《李文公集&卷二·
②网上。
物,并不受外物的影响。俾还提出了韩愈所忽略的格物致知问 题:
敢问“致知在格物”何谓也?曰:物者万物也。格者 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 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①
李翱把格物致知解释为外物来时心不应物,正是基于他的“弗 思弗虑、动静皆离”的修养宗旨,所谓心不应物不是指没有知 觉反应,也是强调,虽然知觉有所活动,意识有所分析辨察, 但心灵不执著系染于外物。他认为达到了这种境界,也就是达 到了“至诚”,这是最髙的智慧。
韩愈的道统中提髙了孟子的地位,李翱又特别在孔子与孟 子间加上子思,认为子思把圣人相传的性命之道写成《中庸》 传给孟子,这样,他在《复性书》中把《中庸》的地位提髙 了,并给以了较多的注意。后来理学家们同时接受了韩李的看 法,承认子思与孟子在道统中的地位,并把《大学》、《中庸》 与《论》《孟》并列为四书。
李翱的《复性书》提出了许多后来理学所关注的心性论的 问题,与韩愈一样,他对道统之传也有很髙的抱负和使命感^ 他认为盂子之后“此道废缺”,“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遂书 于书,以开诚明之源,而缺绝废弃不杨之道,几可以传于时”。② 只是,后来宋明理学虽然接受了他们的道统说,但他们在
① 《复性书》中,《李文公集》畚二·
②同上·
道统中的地位却从来没有被承认过。特别是李翱,由于他受佛 教思想影响较大,理论表述上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使得他受 到的后世批评更多。不过,他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敏锐性与深 度,与后来的理学家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第二节北宋前期的社会思潮
北宋前期,经开国五十年的整治,政治局面日趋稳定,社会 生活日渐安定,但不久显露出新的危机,社会思想也开始酝酿 新的变化。南宋理学家追溯理学产生的源头时,对仁宗庆历时 期的胡瑗、孙复、石介很为推崇,合称为“三先生”,认为他 们在思想上开风气之先,为后来理学的创立奠定了思想的基 础。
胡瑗曾为理学创始人程颐的老师,孙复与胡瑗同学十年, 石介为孙复弟子,所以传统的推重三先生的看法可能和重视师 承有一定的关系。实际上,如果从更广的角度俯瞰北宋前期的 思潮发展,那么,不仅三先生,范仲淹、欧阳修为首的庆历时 代的知识群体及其思想动向都值得重视。范、欧在气质上更接 近韩愈而正大过之。从历史上说,胡瑗是经范仲淹推荐,才得 以白衣召对,授官秘书郎;孙复也因范仲淹之荐始入国子监任 直讲;张载年轻时是受了范仲淹的劝告,才专意于儒学,成了 北宋道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欧阳修在当时古文运动和排佛活动 中影响很大,这些活动可以看成韩愈时代工作的直接延续。对 以上诸人,限于篇幅,不拟分别论述,而将范欧胡孙石等合并 讨论,以显示当时社会思瀨的一般趋势与面貌。
(一)困穷苦学
中唐以后,门阀士族遭到毁灭性打击,社会经济结构由贵 族庄园经济转为中小地主及自耕农为主导的经济。中小地主及 自耕农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进入国家政权,成了 国家官吏的主体,亦即中国社会的“士大夫”。北宋前期的思 想家多出身贫微,有过困穷苦学的经历。
范仲淹字希文,二岁丧父,母亲改嫁朱氏,遂更姓朱,靑 年时代刻苦奋励,学习日以继夜,“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 不给,至以糜粥继之”。①欧阳修字永叔,四岁而孤,母郑氏 守节,亲自教诲,“家贫,以获画地学书”。②胡瑗字翼之, 泰州如阜人,“家贫无以自给,往泰山,与孙明复石守道同 学,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 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恐扰心也”。®孙复曾两次谒范 仲淹,范仲淹两次贈钱,又知孙复因母老无养废学,令补学子 职,月得三千钱,后来学成。④石介字守道,青年时“困穷苦 学,世无比者”,®宋初诸儒多困穷苦学,实可见社会变迁之一 斑,出身清寒的平民知识分子与六朝隋唐士族知识分子在生活 的经历和背景方面有巨大差异,这使得他们的政治态度、伦理主 张、文化态度以及一般思想倾向与士族知识分子具有很大的
①《宋史》卷三百一十H,第10267苽·本书所引宋史悉为中华书局标点本, 以下不萇注明。
②《宋史》眷三百一4*九,第10375页*
® 《安定学案》,《宋元学案》卷一,中华书晨籌点本,第24M*
® 《泰山学案》附录,闻上,赛二,第101页*
®闻上,第110页《
不同。
(二)崇道抑文
六朝以来的骈体文,四六对仗,本来有文体规范、便于诵 读的特点,但在六朝至隋庸,其发展越来越走向形式主义,成 为贵族脱离生活的文字游戏,无法成为表达深刻思想、关怀社 会和文化的工具。淫丽的辞賦只追求文学在形式上的华美,完 全脱离了社会生活,从而成为思想和文学发展的束缚,丧失了 生命力。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文化的近世化运动一开始就与 “文”与“道”的紧张结下了不解之缘。平民知识分子要求恢 复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要求文学为社会服务,这一倾向在盛 唐时已肇其端。此后,一批知识分子崇尚六经朴实无华的学 风,反对片面追求文辞艳丽的虚华风气,强调文章的社会教化 功能,并认为文章是反映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政治扶态的表现, 提出文以明道,文道并重的主张。韩愈是古文运动的最大代 表,他提倡古文,反对骈文,“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約^ 好其道焉尔”①,他明确表示,他的提倡古文,乃是“本志乎 古道者也”,说明古文运动不仅仅是文学革命,一开始就有其 确定的思想指向,是与复兴孔孟之“道”的运动互为配合的, 他们用以批评浮文艳辞的理论根据是儒家之道,他们要求“文* 为之服务的也是儒家之“道”,这就使得古文运动兴起的同 时,“道”的问题突出起来,在某种程度上提示了“道学”兴 起的主题。而道学也都无例外地在文学上赞同古文运动的精
①t;答李秀才书》,《B黎先生集》卷十六·
神,其口号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道学创始人周敦颐把韩愈 以来的古文运动的思想概括为“文以载道”,这不是偶然的, 内在地显示出两个运动的关联。
北宋初期,隋唐、五代以来华艳颓靡的形式主义文风,集 中体现在西昆体上。宋仁宗时,内外矛盾日趋严重,社会呈现 危机,国势虚弱,边患不断,而释老泛滥,浮文成风,一时有 识之士莫不要求改革,在这种背景下引发了庆历的政治改革、 文学革新,并很快迎来了理学的兴起。欧阳修受韩愈的影响很 大,他提倡“学者非韩不学”①,主张以“道胜”不以“文 胜”,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②在此之前,石介 首先抨击西昆体,提俱“尊韩”,说“三纲,文之象也;五 常,文之质也” @,范仲淹也认为“文章之薄,则为君子之 忧”,支持古文运动。胡瑗认为* “国家累朝取士,不以体用
为本,而尚声律浮华之词,是以风俗偷薄”④,他的学生指 出,胡瑗提出的并为道学家推崇的“明体达用之学”正是用以 与浮华偷薄之风对立的。
胡瑗认为,圣人之“道”包含体、文、用三个方面,其中 体指价值原则,文是经典体系,用指将体、文措之于社会实践 以发生效用。胡瑗的明体达用之学虽然还不就是逭学,但他以 “仁义礼乐”为道之“体”,明体实即明道,这与后来道学家 以“明道”为主要使命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后来程颢谥为“明 道”,正是指他发明了隐幽千四百年的圣人之道的功绩。胡瑗
①《记旧本韩'文后》,《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七十三。
②《答吴充秀才书》,同上卷四十七。
③《上蔡M枢书》,《徂涞石先生文集》,第]43—144页*
④《安定学案》· «宋元学案>)卷一,第25页。
主太学时曾以“颜子所好何学”为题试诸生,旧时代命题者所 命之题往往代表其思想特点,胡瑗这个题目虽然还没有达到周 敦颐“寻孔颜乐处”的高度,但他明显地是把颜子之学作为辞 章之学的对立面而加以倡导的,程颐的答卷所以得到胡篸的赏 识,正是因为程颐指明了 “学作圣人”这一新的精神方向。
石介曾著《怪说》,把文章、佛、老并称为三怪,而以文 章为首,强烈批评华虚浮夸的文风,要求崇儒家之道,去无用 之文,他只承认有道统,不承认道统之外还有文统,他认为这 个道只能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万世常行,不可易之道 也”①。司马光公开宣称不作四六,他也说“君子之学,为道 乎?为文乎?夫唯恐文胜而道不至者,君子恶诸”。②庆历时 期的古文运动与明体达用之学,无疑为后来的“道学”奠定了 基础。
(三)尊经
正如庸代古文运动具有贬抑时文、崇尚六经的趋向一样, 在文与道的张力中,强调道的一面,必然要求从思想上、文字 上即内容和形式都回到经典的形态。范仲淹“泛通六经,尤长 于《易:》”,③欧阳修亦著《易童子问》,胡瑗以《诗》《书》 为文,长于《论语》《春秋》之学,而于《易》尤精。孙复为 《春秋》著名经师,治经更精于胡瑗。石介反对西昆之文,崇
①《怪说下>),《徂徠石先生集》·第63页。
② 《涑水学案》,《宋元学案》卷七,第281页,
③《离平学案》,同上卷三,第137页*
懦家之经,说“今天下为杨亿,其众哓哓乎口,一唱为和,仆 独确然自守吾圣人之经”①。崇尚六经必然引出经典解释的问 题,汉唐经学在文字名物训诂方面积累了大量成绩,但在思想 的诠释以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成效甚少,烦琐的章句与浮华的 文风一样,为庆历时代的改革家所鄙弃,“经义”的重视必然 导向摆脱名物训诂,寻求新的理解。庆历时期是经学史上发生 重要变化的时期,学者敢于怀疑传统经说,提出新的解释与理 解,以己意重新解经的活动十分活跃。前人说经学“至庆历始 一大变也”,风气标新立异,“视汉儒之学若土梗”,②显示 出思想解放和寻求新的思想出路的趋势,虽然这一时期疑经的 思潮表面上与后来道学的方向有异(如欧阳修之排《系辞》、 李觏、司马光之疑孟子),但从整个社会思潮上看,也有一致 性。正是由于有了从重“文”到崇“经”的转向,才有了后来 道学“经所以载道” “由经穷理”(程颐)的发展6经典只有 经过适合时代的阐释才能发挥作用,而对经典中“道”的阐释 形式不限于经注,这种阐释可以是相对于本文较为独立的,佛 教中为理解、阐释、传承学说宗旨的语录体很自然地就成了新 儒家发展儒家义理的方便形式。而道学创始人的语录又复成了 后来者据奉的新的经典形式。
(四)排佛
宋代儒学的复兴主要面对两个对立面,一是佛老,其中主 要是佛教文化的挑战,另一是浮文华辞。韩愈复兴儒家地位的
①《答欧阳永叔书》,《徂徠石先生集》·第175M,
©皮供瑙* «经学历史》,中华书鵰1981年第220K,
活动是与他排击佛教分不开的。石介与欧阳修是北宋前期排佛 的主要代表.
石介继承了韩愈排佛的激烈态度,注重从政治伦理上批评 佛教。他认为佛教破坏了君臣、父子的“常道”,g徒“不士 不农,不工不商”,佛教是“汗漫不经之教”、诞幻惑之 说”,在他看来,佛老最大的危害是“坏乱破碎我圣人之 道”①,他比韩愈更为强调捍卫“尧舜周孔之道”。欧阳修抨 击佛教为“今佛之法可谓奸且邪矣”,但他并不主张韩愈“火 其书”“庐其居”的办法,他认为佛法为患千有余岁,要去除 佛法之患,“莫若修其本以胜之”,他说:“昔战国之时杨墨交 乱,盂子患之i而专言仁义,故仁义之说胜,则杨墨之学废。 汉之时,百家并兴,董生患之,而退修孔氏,故孔氏之道明而 百家息。此所谓修其本以胜之之效也。”②因此,根本的办法 是阐扬孔孟的学问礼义之道,以兴王政。孙复也在强调“文者 道之用也,道者教之本也”的同时,抨击佛老之徒“以死生祸 福虚无报应为事”、“去君臣之礼、绝父午之戚,灭夫妇之 义'。③可见,宋初对佛老的批判已经同时是一种对发明周孔 之道的学问的呼唤了#
庆历时代知识群体的精神,可以从范仲淹身上略见一斑, 仲淹自诵其志“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感论国 事,时至泣下,“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先生倡之”④,
①《任说》下》«徂徠石先生集》,中华书舄1984年标点本,第 ® 《本论》上,《欧田文忠公文集》卷十七·
® 《肇阳子集补》·
④《高平学案》· «宋元学案》眷三,第137页,
这显然是与魏晋隋唐五代大不相同的时代风气。北宋州县学校 及书院兴起,讲学活动普及,这也是理学得以蕴酿形成的一个 条件,而这又正是与胡瑗湖州教学实践的示范作用分不开的。 欧阳修曾说:“自景祐、明道以来,学者有师惟先生1胡瑗) 暨泰山孙明复、石守道三人,而先生之徒最盛,……其教学之 法最备,行之数年,东南之士莫不以仁义礼乐为学。庆历四年 天子开天章阁,与大臣讲天下事,始慨然诏州县皆立学,于是建 太学于京师,而有司请下湖州取先生之法以为太学法。”①胡 瑗所实践的儒学教育,经过制度化和普遍化,在推进儒学思想 的影响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新儒家的兴起准备了教育人 才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