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明理学之背景起源

 汐钰文艺范 2018-06-07



滨海读心书友会上周开始学习《近思录》这本书。《近思录》是由朱熹和吕祖谦所合辑,采取北宋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四子的文章言论,共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卷,以《论语》“切问而近思”为名。

《近思录》一书,在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确立儒家道统,传播理学思想起过重要作用。清代江永(1681年-1762年)称:“凡义理根源,圣学体用,皆在此编”,“盖自孔曾思孟而后,仅见此书”。 国学大师钱穆说:“后人治宋代理学,无不首读《近思录》。”


纵观中国历史,但凡出现新思想,必定与当时社会变迁有着必然的联系。宋明理学也不例外。宋明理学虽然完成于两宋,但起源却在唐朝。


儒家在两汉达到了一个鼎盛期,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风靡一时。但西晋后发生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使得诸多儒学大家和士族纷纷南下,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复兴,儒家陷入低谷。隋朝和唐初,统治者采取了自由放任的发展策略恢复民生,道、佛、儒三家都有所发展,但儒家并没有太受重视,不复两汉辉煌。


到了唐初,中国仍然是以门阀为代表的贵族阶级占社会主流,但武则天上台之后,一方面极力打压李唐宗室,另一方面继续强化科举制度,自两汉至隋唐的士族门阀社会形态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科举制度晋升的底层士族和耕农阶级,可以说,宋明理学正是起源于社会阶级震荡交替的时机。


                              

              

当时的社会,普遍热衷对仗工整、声律铿锵的骈体文,士族不是沉迷玄学就是入于佛学。道家和佛家都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此时的儒家仍然还是坚持之前“述而不作”的僵化学说,士族不喜儒学也是可以预见的。社会文风不实、儒家儒学衰微令韩愈非常愤慨: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负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原道》

在韩愈看来,虽然当时学派众多,但要么轻儒而重佛道,要么是各执己见,互相轻视,党同伐异。佛道的兴盛跟世俗贬低儒家有一定的关系,道教门人称孔子是道教祖师的弟子,佛教中人也称孔子是佛祖的弟子,但在韩愈看来,这些言论完全是在误导大众,因此他将振兴儒学视为天降己任,反佛振儒,推行古文运动。


陈寅恪先生对韩愈推崇备至,他认为,如果没有韩愈在佛教大潮的这种振兴儒学的大无畏精神,儒学将难以摆脱发展的桎梏,整个思想体系可能会滑向意向不到的地方。


那么为了对抗强大的佛教和道教的挑战,以韩愈为代表的儒家又是如何应对?如何振兴儒学呢?首先就是“道统”和“道学”的设立。佛家、道家都大力宣扬孔子是他们门下弟子,慢慢的,甚至连儒家弟子也相信了这个说法。因此,为了保证儒家学问的正统,“道统说”又被重新提了出来。

关于“道统”一说,最早是由孟子提出的:“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各五百有余岁,由孔子而来至于今”,孟子始终都是以孔子的继任者宣传学说。


而到了中唐,儒学衰弱,为了振兴儒学,韩愈、李翱重提了“道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儒家不是其他教派的附属,而是自上古承天道历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九代圣人传承至今,根正苗红,应该始终作为统治者的重中之重。


考虑到当时佛教禅宗的兴盛,我们有理由怀疑韩愈、李翱是收到禅宗宗系的启发。“道统”的说法被宋明理学的继任者一直保留,所以我们也称“宋明理学”为“道学”,称二程朱熹等人为“道学家”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韩愈尽管大力提倡“反佛振儒”,但同时极大的借鉴了佛学。佛家追求的是在世俗外修行成佛,而理学的目的可以说是在纷杂的世俗中修身成圣。 韩愈和李翱关于“性”和“情”的学说,基本可与佛学所说的“本心”和“无明烦恼”相对应。


吕思勉先生也在《理学纲要》一书中指出“理学者,佛学之反动,而兼采佛学之长,以调和中国之旧哲学与佛学者也”。由此可见当时的儒学大家都非常客观的认识佛学,没有因为政治立场不同就全盘否定,反而做到了知己知彼,求同存异,学习借鉴,直接奠定了宋明理学这个儒学又一巅峰的基石。




每一天

苹果与读书

一个都不能少


更多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