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从不曾听到夸赞的女儿,如何到成年里和母亲和解?

 天地人和w 2018-06-27
和解
人生


那个从不曾听到夸赞的女儿 来自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 15:35 主播:马静敏 Sunrise on Cloud 

背景音乐: Palace(Laura Sullivan)

结尾歌曲:妈妈我爱你(张含韵)


很多爱都迟到了。

很多爱都有时差。

很多爱都有误解。


❤️


在我二十三岁之前,我的母亲从不夸我。


每当我有了什么超出她期待的成绩,母亲便一脸遗憾地说,如果再努力一点,那就更好了。


听这样的话长大,我长出一点悲观的性格,还没来得及学会客观评定自己,就先看到了不足。一个自尊心旺盛的少女,做什么都拼尽全力,但做什么都低着头,内心的独白从未改变过:我不够好。我让母亲失望了。



天资普通的小孩,拿勤奋跟聪明的同类去拼,总有失算的时候。长到高中的我,已不是同类中最优秀的一个,全年级26个班级,我在含苞待放的女孩子中像一株枯藤,一度在阳光下走路都觉得凄惨,我看着眼皮底下摇晃走过的青春期少女,甚至嫉妒地想过,她们脸上陌生的灿烂,是我用痛苦一点点换给她们的。


那些年我最怕夜晚,夜晚是承担责任的时刻。重点高中考试频繁,每张卷纸是我命运的赌注,如果考得尚好,晚上是一句“如果再努力一点,那就更好了。”如若成绩到了中游,母亲洗碗的姿态都变得壮烈,好似全家的那点运气,就败在了我的身上。


我被打了十八年。是的,十八年。一些夜晚的快乐被自己的“不够好”夺去,另一些夜晚则被父亲醉酒晚归打扰。母亲曾粗暴地把一钢腿凳子挥舞在我头顶的场面,终于让我做出到离家几百公里的大学读书的决定。



我心里有气,还要去更远的地方。


二十三岁之后,真正到了离家一万多公里的地方,我发现勇敢勤奋的自己还算个不错的人类。距离温和了母亲的脾气,她学会夸我,我不知道她模拟了多少篇育儿公众号文章,笨拙地像是个初学者。我学着接受,但比起母亲是个更差的学生,我无法心平气和地学会接受,我觉得愤怒,仿佛得到了不该的施舍。


我满脑袋都是计较:母亲为什么不努力?母亲为什么不多生一个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得了个B都受鼓励,难道母亲看不到?



我记忆中一直有几件事难以释怀。


一件,关于粉笔。小学时当班长的我常接触黑板报,有一次无意识地把半截粉笔放在校服兜里,母亲洗衣服的时候翻到了,人是炸裂开地骂我:“你想要粉笔,我给你买!怎么能拿学校的?”她说“拿”,没说“偷”,连说“偷”这个字眼都觉得羞耻。


一件,是手表。初中时父亲说要给我买一只好手表,我赶忙说“不要不要,太贵了!”我心里有母亲吃烂橘子的样子,知道在这个家里做什么应该什么不该。母亲却说,“瞧你那样儿,心里不知道高兴成什么呢!”



一件,是朋友找我。一次寒假和朋友约好早上七点到我家楼下,我给她一张CD。一觉醒来6点50,披上衣服就跑到楼下。朋友忘了时间,八点才来,买好菜的母亲正好看到她,邀她上楼,当着朋友的面指责我:“你跟她约时间?你看她才刚起来!”母亲宁愿拿爱去给别人,也不施舍给我半点的信任。


住在这些陈年往事里,别的女性任何一点温柔都能感动我,学校女老师夸我可爱,让我开心了一整个月,小卖铺的阿姨给我一块糖,我攒到它快融化也不舍得吃,一只雌性的小猫没有来由地亲近我,我惊讶被爱的需要。


但是,我有没有让母亲伤心?


我未曾问过她,在母亲的心里,是否也有一张清单,写满了我让她伤心的往事?



母亲前年退休,终于离开了痛恨多年的职业。她想的第一件事,便是带外婆去海边玩。


母亲带外婆去了海南也去了台湾,辛苦了一辈子的外婆没想到,八十岁的自己,靠着最不得意的二女儿享了福。


大半个省也没去过的母亲,居然一个人带着外婆去了那么远的地方,回程的飞机上还给外婆要了一个头等舱的座位。我问母亲玩的好吗?母亲却有点失落,她说旅途上她一有搞不定的事,外婆就嫌弃地摇头。


看到母亲和外婆的相处方式,才突然明白,那个年代,母亲给女儿一种方式的爱,女儿便老老实实继承,那个时代没有书本没有网络没有公众号,女性意识不到自由缺失,因而更想不到打破棍棒教育的循环。



即便母亲是外婆最聪明的孩子,但外婆一直不给她赞赏,逼她在物质贫瘠的市井用坚强把自己喂饱。母亲是想让外婆骄傲的,那些年成功是容易的,一次推荐,一次冒险,一个男人,就能让一个女人翻身。母亲什么都没有,从老实人家长大的她没能学会投机取巧的把式,等做了母亲,只能让自己的女儿争气。这就是母亲从外婆那里,理解的爱,继承的爱。


很多爱都迟到了。很多爱都有时差。很多爱都有误解。外婆是爱母亲的,我小时候便听她骄傲地对人说,“我二女儿是最能干的”,母亲无疑也是爱外婆的,退休后的她常去外婆那陪她吃饭,带外婆去买衣服。前不久外婆生日,母亲带她去吃了肯德基。我问母亲,“你吃了汉堡?”母亲说,“给你姥姥买的汉堡。汉堡太贵,我吃的薯条。”


我曾回到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好奇地打听儿时玩伴的去向,那些同我一起长大的孩子,大多高中辍学,男孩做起早贪黑的小买卖,在街角守着一个水果摊支撑自己烟酒的需求,女孩早早嫁做人妇,在楼下摊开胸口喂奶,和楼底下的大妈聊为什么男人没钱也要出去偷腥。我忽然理解了,那些年,母亲为什么不肯让我去撒欢地玩,她知道这个身处于底层家庭的命运有多么岌岌可危,她知道她的女儿不如自己聪明,才逼她用多余的努力去弥补,她要她的女儿,继承她从外婆那继承的喂饱自己的坚强,还要继承,她那双想飞却没有飞的翅膀。



我学着给母亲打一个个长长短短的电话,探寻她生活的细节,鼓励她在空闲里找到错失的爱好,我看到了她的不安,看到她的成长,看到她小心翼翼探出外界的触角,那是她从生下我就不敢再有的欢心。


现在的母亲经常夸我,“你真棒!”说的那样笨拙,让人听着心虚,我却认真接受,连同把那些年的伤心清单,一笔勾销了去。


我就是这样原谅了母亲,我也就是这样理解了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