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敬畏自然中寻一抹文人心中的山水

 一江春水向大海 2018-06-27

在敬畏自然中寻一抹文人心中的山水


也许是天津博物馆成立100周年的精品书画大展的缘故吧!近日工作需要,一直在研习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中国古代水画,总是让人欲罢不能,越品越有味道。

自然的意义,水的灵魂

普通游客深入自然体验的不过是游玩水,此时自然存在的意义似乎是在为游客的乐趣而存在的。曾几何时的我也是如此。如今想来,不禁觉得那时的自己面对大自然是如此的无知与狂妄。自以为是的样子,竟完全忽略了自然之所以成为自然的意义。无论人类是否存在,大自然都在那里,不生不灭。

还记得台湾的美学大师蒋勋讲述《溪行旅图》中行旅的意义:自然是宇宙的永恒庄严。人类不过是浩渺宇宙中的匆匆过客。每个人的一生都如同一场行旅,终将被湮没在历史的烟波里。正如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提到的那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弱小的人类个体,是无力与自然抗争的。不妨摒弃妄图改造自然的执念,顺应自然之势而为吧!

取之自然,发乎人心,水画中不单单只有水。纵览博物馆中的水画作,每一幅精品的国宝级水画作中都少不了人的存在。没有人的水是没有灵魂的。在古代画家的笔下,巨大的丰碑式的石可以占据画面的1/2,气势逼人的迎面压来。而画中的人不过是掩映在寺密林中的渺小存在,或是寂静路上的隐逸行者。诗情画意中镌刻着的是中国文人骨子里独有的全息宇宙观与传统哲学思想。

那些古代的水画家们,无论是宋代的范宽,元代的赵孟頫,还是明代的沈周,都将人物甚至自己融入了画作之中。人们敬畏自然,赞叹自然的或雄奇或秀丽。即便人类生命渺小短暂,但依旧是自然界最灿烂的颜色。这便是中国水画千百年来传承下的精髓所在。王维、范宽偏爱北方终南的雄浑势。沈周、唐寅沉醉于南方虎丘的秀水奇峰。他们用散点透视的眼光去丈量全景水,不厌其烦的沉溺其中。一日日静心观览,一张张写生画稿,一夜夜书斋秉烛,终成一卷卷文人心中的水。

静观自得的心灵旅程

宋人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当你真正静下心来,就会嗅到花香,听到虫鸣,看到云飘。身边本就有许许多多的惊喜与美好等待我们去发现,只是它们大多潜藏在生活中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罢了。不妨尝试一下,让自己静下来,寻回久违的天真与勿失勿忘的初心。向自然讨要智慧,每一次亲近自然都是一次洗涤心灵的旅程。

对于现代人而言,外界的烦扰纷乱动摇着内心,似乎静下心来去感知自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赐予自己一片宁静,竟然成为了一种奢侈。毕竟在这个时代,静观己心要投入太多的时间成本与物质成本。即便是奢侈,依然是当代文艺青年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更准确的说,这是一种实现逃离与获得重生的需要。

世外桃源吊水壶瀑布

宁静中夹杂野趣,清新中不乏壮丽。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的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的吊水壶瀑布景区,就是一处极适合放松思绪感受自然的世外桃源。鲜有游客往来的这里恰好有一片天赐的宁静氛围。

吊水壶瀑布宽约10米,落差7米,是原发于长白系龙岗脉的响水河的一段。20万年前,火山运动导致河床受张力断迭形成瀑布。吊水壶瀑布的景致壮观秀丽,流水清澈见底,冬天不封冰,夏日极凉爽。炎热的盛夏时节前去,一定会看到水珠飞溅、雾气蒙蒙的景象,甚至极有可能会划出一道彩虹。一阵阵凉气袭来,沁人心脾,可谓避暑度夏的最好去处了。

横向展开瀑布的一旁,另有一处水流好似喷泉,自崖中间凌空喷下。像极了茶壶中的水从壶嘴中倒出来一样,故当地人称其为 “ 吊水壶 ” 。吊水壶瀑布景区便由此得名。不得不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刻画雕琢出了一件令人见之清爽的精品。每一处风景都是造物者的恩赐,人类无需对它们做任何改造,只要静静的欣赏就好。

在这里见证自然而然的生死荣枯。那树木朴拙的肌理和枝干盘踞的姿态,静静观之,便是一件艺术品。大自然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从它们的身上,我们也许能获取到某种原生的力量。即便是注定要走向终结,也要死得辉煌,死得灿烂,定格成为一处引人注目的纪念碑。至少能够证明它曾经来过。

从花开荼蘼到落叶纷飞,从飞瀑饮涧到潺潺流水,从蛙声虫鸣到布谷莺啼,水间跳跃的灵动节奏是文人心中的一首诗、一幅画、一曲歌。只愿静静的久久伫立,感受并发现自然世界之美,看似虚度时光,却不辜负年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