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预告】千山万水看遍,留我水墨丹青

 阅悦心灵 2018-06-27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七月溽暑将至,

何以安抚你躁动的心?

粤博特供“避暑秘方”一份敬上:

或青碧如荫蓊郁,或水墨如风旷逸,

山高水长,足以游目骋怀;

溪桥野趣,让你心旷神怡。

一场特殊的“探秘”之旅马上开启:

《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展览,

与您一起寻幽访胜,自在悠游,

一起徜徉在前人的笔墨世界里,

山为居,水为邻,烟霞为侣,泉石为亲,

这个暑假,来感受不一样的清凉惬意吧。


解密

何谓“山水画”


中国传统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作为描绘对象。它萌芽于魏晋,至于隋唐独立成科,开宗立派,富丽青绿重彩与清雅浅绛水墨齐头并行,分庭抗礼;至于宋元,文人画家们不仅妙手丹青,而且精通诗文、博学广知,比如“吴门画派”;清代画家则站在前代巨人的肩膀上,一方面可以博采众长,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突破窠臼,不拘一格;到了近现代,画家在学习“洋画”的同时,融合传统技艺,从隐归山林走向大众视野,山水面貌变得焕然一新。


从配角到主角,山水画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变幻?在山水画的长河里,曾有过哪些闪闪发光的明星大家?那些山姿水态、草色烟光,又是否带着时代的烙印和特征?这些问题,或许你都在这场探秘之旅中寻到答案。


明 宋懋晋  

杜工部诗意图轴

清 龚贤 

寒林飞瀑图轴



解密

山水画是怎样炼成的?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随体赋形,着色运墨,笔墨纸砚,案上山水。画家们以本土材料为媒介,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体悟与理解,将色、墨付诸笔端,在纸、绢、绫等媒介上不断实践,探索空间营布,追求意境与情感的交融跟对话,逐渐完善传统山水画创作法则,构建独特的中国山水之境。


明 董其昌 山水册页

➙左右滑动查看



解密

高山流水

谁是知音?


为山水立传,更为山水立心。


中国传统山水画,不仅仅是风光名胜、自然气象,更是个人境遇、情怀、理想的投影。受儒、道、禅三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山水画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精神,崇尚重心略物、情感交融,力求在绘画中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画家赋予山水之“形”,更铸造了山水之“神”,或志存高远,或心向淡泊,临江独钓,登高赋诗,携友同游,远别寄语,无限悲欢……当你驻足静观时,你可听见它的密语?


明 吴伟 寒江独钓图轴

绢本 墨笔



清 方琮 坐听松风图轴

纸本 设色







清 王翚 秋山行旅图卷 

纸本 设色

➙左右滑动查看


清黄钺九月登高图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