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药监局相继发布公告,明确指出柴胡注射液应禁止儿童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应禁止4岁以下儿童使用,并责令修订说明书安全性信息及警示语。至此,又有两款儿童明星药的使用被“叫停”! 不止中药注射剂,儿童感冒常用药物艾畅(小儿伪麻美芬滴剂)的退市,以及匹多莫德制剂被限制使用,均给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和儿童家长敲响了警钟,儿童用药安全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那么如何保障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呢? 儿童专用药是首选 儿童专用药是指专门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儿童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儿童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药物。儿童专用药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 药品通用名中必须包含“小儿”或“儿童”字样,或说明书功能主治或适应症描述仅限为小儿或儿童适用的药物,如“小儿布洛芬栓”。 ■ 药品的剂型必须符合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如栓剂、滴剂、溶液剂、泡腾剂、颗粒剂等。 ■ 药品的规格必须符合儿童给药剂量、疗效和安全性,严格避免成人药物儿童分服的情况发生。 ■ 药品的口味决定了儿童用药的依从性,儿童专用药更应注重对药物口味的考量。 2010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第一份《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针对0~12岁儿童的疾病,提供了240多种基本药物的使用信息。我国在2013年也出版了《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用于指导儿科临床的合理用药。 由于注射给药途径的特殊性,相比其他的给药方式,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像儿童感冒这样的常见疾病时,应尽量避免注射剂的使用,从而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儿童感冒不推荐使用复方制剂 目前,市面上很多的儿童感冒药为复方制剂,比如含有退热成分(以对乙酰氨基酚较为常见)的复方感冒药,虽然能够快速缓解儿童的感冒症状,但同时也增加了联合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叠加服用导致的过量风险。 以某儿童复方感冒药为例,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按照说明书1~3岁儿童日剂量在2~3袋左右。如果因为感冒、发热同时使用了儿童复方感冒药和退热剂(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或者联合使用2种复方感冒药,均会超过对乙酰氨基酚的日安全剂量(375 mg),易导致不良反应甚至肝中毒的发生。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禁止2岁以下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同时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使用。 儿童退热药应选择适宜的成分和剂型 目前国际、国内指南推荐的儿童适用的退热药只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种,但仍有部分地区在使用安乃近、尼美舒利、双氯芬酸钠等已经明确在儿童禁用或慎用的药物,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风险,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 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2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儿童,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给药1次,每日不超过4次。 ■ 布洛芬可用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儿童,每次5~10 mg/kg,每6~8小时给药1次,每日不超过4次。 欧洲药品评估局公布的儿童不同年龄适用的剂型中,对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除了常见的滴剂、泡腾剂外,栓剂直肠给药也是非常适用的推荐剂型。
小儿布洛芬栓使用方法视频介绍
|
|
来自: 糖果堡宝 > 《小儿发热、呼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