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活的够久才是最后的赢家!趣谈诸葛亮和司马懿!(原创)

 tonjayen 2018-06-28

看过名著三国演义的朋友们肯定对于诸葛亮的印象非常深刻-—羽扇纶斤,料事如神。无论是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还是草船借箭,空城记等事件中,无不展现了他那超人一筹的能力,然而对于同时期的司马懿却很少被后人谈起,甚至给人添上了“缩头乌龟”“奸诈小人”“奸臣逆子”等标签。然而,这些其实是小说和相关的电视剧美化了诸葛亮,丑化了司马懿而已。历史事实并非如此!据考证,小说的很多情节例如舌战群儒,三气周瑜,空城计等只是虚构,而唯一的事实是只有司马懿走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不仅是他自己做到了位极人臣,官授太傅,而且为后来他的孙子司马炎称帝,建立了统一的晋王朝打下了基础。 因此,从综合方面来说,笔者认为,历史上真正的司马懿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耍诸葛亮几条街了!

诸葛亮剧照

司马懿剧照

那么,司马懿是何德何能,或者说他是具备哪些超乎常人的品质,才做到笑到最后成为人生赢家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善于审时度势,在时机未到时能韬光养晦,隐藏锋芒,等待时机!

比如在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装得了风瘫病。曹操怀疑司马懿有意推托,派了一个刺客深夜闯进司马懿的卧室去察看,果然看到司马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刺客还不相信,拔出佩刀,架在司马懿的身上,装出要劈下去的样子。他以为司马懿要不是风瘫,一定会吓得跳起来。司马懿也真有一手,只瞪着眼望了望刺客,身体纹丝儿不动。刺客这才不得不相信,收起刀向曹操回报去了。由此可见,司马懿隐藏功力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啊!

又如在诸葛亮死后几年里,蜀汉对魏国只采取守势。魏国的势力强大起来了,但是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动乱。魏明帝病重时,把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叫到床边,嘱咐他们共同辅助太子曹芳。于是朝中两个大臣争权夺势再所难免,司马懿推说有病,不上朝了。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是毕竟有点不放心。曹爽派李胜去探探情况。 李胜到了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两个使唤丫头伺候他吃粥。他没用手接碗,只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上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流得胸前衣襟都是。李胜在一边看了,觉得司马懿病得实在可怜。李胜回去向曹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太傅只差一口气了,您就用不着担心了。”曹爽听了,不用提有多高兴啦。公元249年新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大臣全跟了去。司马懿既然病得厉害,当然也没有人请他去。哪儿知道等曹爽一帮子人一出皇城。太傅司马懿的病全好了。他披戴起盔甲,抖擞精神,带着他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把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曹爽和他的兄弟在城外得知消息,急得乱成一团。有人给他献计,要他挟持少帝退到许都,收集人马,对抗司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哪儿有这个胆量。司马懿派人去劝他投降,说是只要交出兵权,决不为难他们。曹爽就乖乖地投降了。过了几天,就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司马懿派人把曹爽一伙人全下了监狱处死。这样一来,魏国的政权名义上还是曹氏的,实际上已经转到司马氏手里。

二:为人谨慎冷静,无论何种环境下都能沉着应对。可谓是任你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

比如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期,在几场局部战役失利的情况下,司马懿退守营寨,再也不出来了。

蜀军每日“骂街”挑战,魏军就是坚守不出。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居然给司马懿送去了一套美艳的女装,在当时那个时代,这是对一个男人极大的侮辱,其程度不亚于戴绿帽子,应该说诸葛亮这招真的是太损了。曹魏军营那些西北汉子哪能扛得住这个,纷纷要求与蜀军决一死战。当时情形十分危急,出战魏军中计必败无疑,如果不战,将领们如此暴躁很可能发生兵变。 面对这样的危机时刻,司马懿仍游刃有余,他立刻召集众将领开会,会议上司马懿强烈谴责了诸葛亮的不耻行为,并强调“士可忍孰不可忍”,但是(这个但是才是司马懿的本意)出兵前陛下一再嘱咐要求坚守,所以出兵必须得得到陛下的许可才行,于是司马懿当众写了份请战书快马加鞭送往都城。收到请战书的曹叡会意一笑,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仲达这是遇到难题了。曹叡立即批复“不准出兵”!并命辛毗持节仗赶赴前线制止出兵。拿到圣旨的司马懿立刻告诉全军:“陛下不准出兵,我也无能为力啊。”就这样轻松化解了这次危机。 数月后,蜀军由于粮草不济,不得不退师回朝。就在同年八月,为蜀汉操了一辈子心的诸葛亮,在交代完所有身后之事后,终因积劳成疾,心力憔悴,薨世于五丈原,享年54岁。

从这一战役中,司马懿的隐忍与睿智,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更多时候忍耐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坚韧的大智慧。面对敌强我弱的特殊时期,应当随机应变,避其锋芒,抓住敌方的弱点制定方针并坚决地去执行方针。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打仗的最高境界,无疑司马懿他做到了。

三:也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长寿!长寿!长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什么这点我认为最重要呢?因为无论是司马懿有多么的足智多谋,谨慎隐忍,离开了长寿这一前提,那么他还是一事无成。比如曹操部下的第一谋士,郭嘉,号称世之奇士,比诸葛亮是有过之而无比不及,然而他身体不好,英年早逝,38岁就离世了,所以也没有啥的大作为。又假设诸葛亮,如果他能活的比司马懿还久,那么即使这次北伐失败了,他还是有机会重整旗鼓,再次北伐!那么历史或许会改写。。。而相比之下,司马懿竟然活到了72岁的高龄。要知道,三国时期当时的人均寿命只有26岁啊!这简直就是开挂一般的存在了!正是基于长寿的这一前提,他的隐忍谨慎才具有意义。试想一下,每次遇到困境时,他的隐忍装病及韬光养晦,主要的计策实施起来毕竟需要浪费很多的大好时间啊!如果不长寿,他的一生早就在不知不觉中耗尽了。正是由于他的长寿,到了他人生的后期,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手了,(即使最厉害的几个没有战场上战死的也老死了),这个时期,他本来就具有的足智多谋再加上这么多年积累的实战和人生经验,可以说当时的任何人物都望尘莫及,在他眼里,或许其他的对手或者敌人都只是个“黄毛小儿”罢了!所以说,是长寿,让他才有机会撑到这钟普天之下再无敌手的有利时期直到最后成了三国时期的人生赢家!

活了72岁的司马懿

纵观历史我们反观现在,很多人都感觉自己活的不如别人,小时候不如别人读书好,家庭条件不如别人好,长大后工作收入又不如别人高,老婆又不如别人的好,由此经常心生妒忌和抱怨!其实我们不访向司马懿看齐,做到每天开开心心地工作和生活,保持身心的健康,那么我们或许也会作到长寿,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我们活的够久够长,那么后面超过别人也不是不可能,到那时候我们也会是个人生赢家!

所以,人还是开开心心的活着吧,一切眼前的困境挫折,其实都将是过眼云烟。也不必过于去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因为无论贫富贵贱,我们都能往长寿的方向努力,去健健康康地生活。

最后,小编送各位朋友一句励志的话:

世上本难有赢家,只要能开心健康地去活,活着活着,你便成了人生赢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