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术散打比赛打法:“贴身快摔”遭遇“贴身重膝”

 tjboyue 2018-06-28

这些天,散打王将给大家带来武术散打比赛锦标赛和职业赛的规则讨论技术贴,同时也会广泛收集广大武术散打粉丝和从业者的意见,为今后的比赛提供借鉴和参照。

主要的内容包括:

(1)减分制和加分制的讨论;

(2)比赛擂台设计和护具选取;

(3)裁判员的角色定位;

(4)武术散打比赛中技击方法的运用;

(5)比赛如何流畅激烈开展等。

散打竞技表现要求在有效的时间内合理的利用拳、腿、摔的技术克敌制胜,观众直观感受的是运动员拳、腿、摔(膝)运用的次数和运用的成功率,比赛的激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技术运用的次数即攻击次数和成功率来展现的。减分制规则更鼓励选手打重击、积极进攻与尽可能掌控比赛节奏。该规则无疑要求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获取胜利就必须加强拳、腿、摔、膝技术的运用,比赛中要更加积极的主动进攻,否则就可能在该局被判输。

武术散打比赛打法:“贴身快摔”遭遇“贴身重膝”

拳法运用比较

职业散打比赛拳法运用的频次明显高于锦标赛。首先,从击打效果是否明显而言,拳的击打更清晰有利于裁判的判罚;其次,由于职业散打比赛采用的是每局3 min,打满3局,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相对较高,从运动员体能的消耗角度而言,拳法进攻更能节省体力,有利于后续的进攻和防守技术运用。

武术散打比赛打法:“贴身快摔”遭遇“贴身重膝”

腿法运用比较

“拳是两扇门, 全靠腿打人”,腿法在散打比赛中是很重要的得分技术,锦标赛腿法的运用占总技术的得分比例相对较高,职业散打比赛的应用在每分钟的使用频次上稍高于锦标赛,二者的共性腿法在总体的技术运用上占比都接近1/3。锦标赛注重拳腿出击的有效性,强调命中率的“击准”,职业散打比赛则不但强调“击准”,还体现着“击多”和“击狠”的特征。

武术散打比赛打法:“贴身快摔”遭遇“贴身重膝”

摔法运用比较

锦标赛的运用比例要高于职业比赛。

原因1:由于职业比赛增加了膝法的应用,技术体系内容更多样,原来仅有“贴身摔”增加了“贴身膝”,膝法攻击的力度大,通过膝法攻击得分,摔法比例自然减少。

原因2:由于职业比赛减分制规则更强调击打的力度效度以及场上的节奏控制能力,尽管减分制对摔法进行了特别规定,但摔法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权重较低,这也造成职业比赛比赛中使用摔法比例相对较小。

原因3:由于比赛总时长是打满3局每局3min,运动员体能下降,摔法成功率降低,摔法运用自然减少。

武术散打比赛打法:“贴身快摔”遭遇“贴身重膝”

不同的规则要求下,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战术和心智能力的要求有一定差异,因为减分制规则下的职业比赛要求谁能掌握场上主动谁将赢得比赛胜利,有效规避了加分制规则下常出现的消极搂抱现象,客观上鼓励了运动员多出技术,掌握节奏,控制比赛,使比赛更加紧凑激烈,对运动员体能、技能要求更加全面,以适应当前更高、更快、更强的比赛要求。

武术散打比赛打法:“贴身快摔”遭遇“贴身重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