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及衍生品,一直被认为是高级滋补保健品而备受追捧,平均价格在30万元左右每千克,最高达68万元/千克。特别是有的商家在宣传冬虫夏草时,将其功效说得神乎其神:从抗癌到壮阳,从美容到治疗艾滋病,几乎无所不能,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 不过,3月8日,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CFDA)发布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冬虫夏草“保健品”身份被打入冷宫。 那么,冬虫夏草究竟能否作为保健品服用,它的确切功效又有哪些? 两次被打入“冷宫” 在《中国药典》中,关于冬虫夏草是这样描述的: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Berk.) Sacc. 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主产于四川、西藏、青海。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以虫体色黄发亮、丰满肥壮、断面淡黄白色、子座短者为佳。 古代的冬虫夏草不仅没有“神药”的名号,连滋补品都谈不上,直至《月王药珍》才有了关于它的描述。 藏医名著《月王药珍》指出:“牙儿札更布(冬虫夏草)治肺部疾病。”清代医家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冬虫夏草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咳嗽……如同民间重视的补品燕窝一样。” 而这些功效的描述,都没有如今被推上神台那么夸张。 实际上,自2010年以来,原国家食药监就出台了不少文件明确冬虫夏草的应用,并对冬虫夏草的药用风险做出提醒。 2010年,原国家食药监发布通知,为配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做好冬虫夏草市场监管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严把原料入厂查验关口,严禁使用冬虫夏草作为食品原料生产普通食品。 不过,再后来,冬虫夏草又被纳入保健食品生产试点,不过,也仅有几家具备参与资质。 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提示 2016年,冬虫夏草“保健品”身份再次被废。原国家食药监总局一纸《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通知》打破行业平静。包括青海春天(极草厂家)、同仁堂等于2013年被批准作为试点的生产企业将不能再将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生产销售。 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相关文件 原食药监总局强调: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根据有关专家分析研判,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mg/kg,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研究表明,长期过量摄入砷化物可能会造成慢性砷中毒,对神经系统、皮肤和肝脏等脏器均有一定影响。 没有必要全盘否定 关于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一直存在争议。健康时报就此发表《冬虫夏草含砷量之争》一文,多位中药专家提示,对人体有害的其实是含量极低的三价无机砷,正常量食用冬虫夏草并不会产生危害。专家表示,日服1000根虫草才可能超标。 尽管没有“抗癌”“治疗艾滋病”等“神奇”药效,但不能全盘否定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冬虫夏草味甘性温,补肺益肾,化痰止咳。常用于治疗肺虚或肺肾两虚,喘咳咯血,阳 痿遗 精,腰膝酸痛,头昏耳鸣,病后体虚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含粗蛋白、环肽类、核苷类等成份,具有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变;扩张支气管、平喘;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保肝,抗肝纤维化;调节恢复性功能紊乱;抗炎、抗菌、镇静、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关于冬虫夏草的养生搭配也有以下四种: ·冬虫夏草配北沙参 冬虫夏草长于补肺气,益肺阴;北沙参善于养肺阴,清肺热。可润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更著。适用于肺之气阴两虚所致的久咳劳嗽等。 ·冬虫夏草配补骨脂 冬虫夏草长于温肾补肺,止嗽定喘;补骨脂善于补肾壮阳,纳气平喘。可增强补肾壮阳,纳气定喘之功。适用于肺肾两虚,摄纳无权所致的久咳虚喘等。 ·冬虫夏草配枸杞子 冬虫夏草长于温肾补肺;枸杞子善于补益肝肾。增强温肾补肝之功。适用于肝肾亏虚之腰痛乏力等。 ·冬虫夏草配阿胶 冬虫夏草长于温肾补肺;阿胶善于养血止血,滋阴润肺。增强温肾助阳,滋阴润肺,养血止血之功。适用于气阴不足,劳嗽咳血等。 关于冬虫夏草的食用,既不能听信商家天花乱坠的宣传,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和需求进补,对其功效和应用有正确的认识。 版权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