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 回乐峰:灵州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在今宁夏灵武县一带。 芦管:用芦苇、竹子做成的乐器。 征人:出征在外的将士。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代表作之一,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前两句写月下边塞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受降城外月华如霜,一片寒冷凄凉景象,这两句通过写景,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 第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不知是何人所吹奏。末句写心中感受,芦笛声触动征人的思乡之情。月夜本已经牵动人的绵绵动情,而声声芦笛,顿时将满腔的思乡之情触发,无可遏制。“一夜”和“尽望”道出了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
|
来自: 航行大海靠舵手 > 《古诗词赏析(一日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