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的学习笔记 (微信公众号:王的学习笔记) 文/王强-OH (微信公众号:王的学习笔记∣得到深度学习平台) ![]() 美剧《纸牌屋》里有一个情节: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说: 这个严重反直觉的结论你看了感觉怎么样?反正我第一次...不是,是第十几次看,还是难以理解: 一个东西,不光是我认为是这样,别人也认为是这样啊?如果“认知对象要符合我们的认知能力”,那我的认知能力与他人不一样,是不是这个认识对象也会“变得”不一样?
康德这个结论,通过非常艰深烧脑的逻辑推演得出。即使十分喜欢讲道理的我也并不打算展示任何推演过程,否则太不接地气,粉丝老爷们就都走了(更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我也看不懂 ![]() ▍康德 Immanuel Kant
其实“认知对象要符合我们的认知能力”,这种现象现实中不要太常见: 贝壳在古人眼里是钱,在现代人眼里就是贝壳;纸币在现代人眼里是钱,在古代人眼里就是纸。
此外,野生动物在老饕和在生物学家眼里就完全不同;化石在农民工和地质学家眼里就完全不同;社会在普通人和政治家眼里就完全不同;时空在普通人眼里就和爱因斯坦完全不同…
有的人会用高深数学做金融分析赚钱,甚至做区块链和虚拟货币,有的人还会反问“数学有什么用,难道买菜用得上函数吗?”
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显然不一样。甚至于——
我们之所以尝到糖是甜的,不是因为糖本身是甜的,而是我们的感官规定了这种分子刺激味蕾后的电信号就是甜。因为必须有甜这种愉悦的感受,才能保证我们不断摄取这种物质,从而维持生命。 ![]() ▍ G蛋白偶联受体(蓝色)、三聚体G蛋白(红色)与激素(黄色)结合时的晶体结构
如果是猫来尝糖,那就不是甜的,而是没有味道的沙粒感。因为猫没有感知糖的味觉感受器,自然也就不会有感知信号传递并被大脑解读为“甜”——从进化历程看,猫并不依赖碳水化合物维持生命。 ![]() ▍ 当然猫有时候也会无聊去舔糖,就像人类无聊去舔东北冬天的钢管 同样是糖,猫的认知规定了糖是沙子,而我们的认知则规定了糖是甜美。
相反,我们之所以闻到屎是臭的,不是因为屎本身就臭,而是我们的大脑规定了这些分子刺激嗅觉细胞后的电信号就是臭。否则很可能原始人因香臭不分就去吃屎,而屎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就要了原始人的命。 ![]() ▍ 三种常见的致臭分子,在粪便中均存在。(a)为二甲基二硫醚,(b)为甲基吲哚即粪臭素,(c)为异香豆素。 在嗅觉更灵敏的狗闻起来屎就是香的,因为屎中有人尚未消化完的食物可以给狗提供能量,同时狗强大的抵抗力可以避免被感染,这就是狗改不了吃屎的原因。
同样是屎,狗的认知规定了屎是美味,而我们的认知则规定了屎是恶臭和污染。
猫狗味觉这两个例子都是先天本能。 进一步,我们后天学习、提升的认知能力,也不真实客观反映事物本身。但是多了一个认知能力,就像多了一个工具一样,在解决起问题来就会更有效——
猩猩只会用石头敲开坚果吃,而人类的认知不仅可以敲开坚果吃,还能分离和提纯其中各种成分,随心所欲做成各种东西。这些东西完全是为了满足人本身,除此以外并无他用,甚至对别的物种有害。
甚至于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核武器…还对人本身有害。这些东西自然界并不存在,纯粹是人制造出来的,它们完全符合人类的认知,而不是人类的认知符合它们。
你看——不论是实体物质,还是抽象概念,甚至思想模型,同样的东西在不同人眼里有完全不同的认知,这些东西完全符合那个具体的人的认知,而不是那个人的认知反过来符合这些东西。
我在《谱思维,不仅是让你靠谱的思维》一文中详细阐述了谱分析的用途,一个粉丝说:他炒股就是简单分析下K线,而专业机构则用了大量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分析,这就像弓箭对抗激光制导导弹,怎么有胜算? 高级认知打击低级认知,怎么有胜算?
人类社会一切成就,都是认知地图不断扩大的产物,而且人类也确实制造了大量自然界完全不存在的东西。这些现象除了说明了康德的“认知对象要符合我们的认知能力”以外,还说明了认知能力,就是人的核心能力。
所以,认知能力可以说是人“随心所欲”的能力。这也是我喜欢讲认知的一个原因。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