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赵云老乡,武艺高强,还娶了皇帝女儿,官至大丞相却遗臭万年

 无风起念 2020-07-25

三国时期蜀汉有一位名将,姓赵,名云,字子龙,是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常胜将军,甚至被奉为武神。但同是河北正定人,赵延寿和他却是大相径庭的两个人。

说起赵延寿,单看外在,可谓是“人生赢家”,小时候因长相清秀,聪明伶俐,且能文能武,得到赵德钧的厚爱,不仅免了战俘死亡的命运,还被收为养子,长大后官至丞相,甚至耶律德光说要赵延寿帮他统治中原,私生活方面,妻子和继妻分别是后唐明宗的第十三和第十四个女儿,是个名副其实的驸马。但这些并不能影响他成为一个能干大事却遗臭万年的人。

赵延寿是个通敌叛国的小人是事实,但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他虽然是赵德钧的养子,但养父的嘴脸他可是学了十成十。

赵德钧也算是忘恩负义的“典范”了,因为赵延寿的关系,赵德钧也受到了唐明宗的器重,甚至加封他为北平王,但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李从珂在位之时,后唐遭到了契丹的宣战,赵德钧乘人之危,借机要挟李从珂,想为自己和养子赵延寿谋取更多的利益,结果因为李从珂的不妥协,从而投降契丹,但最后客死异乡,死在了草原上。

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例子也有一些,尤其是清朝,清朝大兴文字狱,一时间举国上下人心惶惶,但究其根本,还是清朝的统治者们缺少文化自信,生怕自己统治不了汉族人居多的国家,契丹的首领耶律德光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而这竟成了赵延寿人生的转折点。

耶律德光想利用赵延寿来统治中原,甚至承诺说要赵延寿做中原的皇帝,尽管空口无凭,赵延寿还是深信不疑,所以当耶律德光反悔时,他竟然想出来做太子这样退而求其次的建议。

有赵德钧、赵延寿父子两个在前,不知道当时的耶律德光是怎样看待中原人、汉族人的,我们往往会因为第一印象而定下对一个从未涉足的地方的印象,更不要说赵延寿他们因为身居要职,代表的更是一族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样子。

人会因为自身利益需求而做出选择,但无论怎样,如果一个人常怀忠义之心,那么他所做的选择必然为正。赵延寿最后也死在了草原上,父子俩的下场也算是为后人敲响警钟了。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旧五代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