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治桃小食心虫

 摘文缘 2018-06-29

 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又名桃蛀果蛾、蛾蛀虫、桃小实蛾等。广泛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江苏等省区。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苹果、梨、桃、山楂、海棠、李、杏、枣等数十种果树,以幼虫蛀果危害。被害果在幼虫蛀孔处有一小片白色蜡质膜;随着果实生长,果实表面完整,但幼虫在果实内部却纵横串食,使果实变形,果面下陷,形成畸形的“猴子果”;后期幼虫食量增大,且排粪于果实内,使果肉变褐味苦,完全丧失食用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桃小食心虫一般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树干周围315cm深的土层内结茧越冬。越冬茧扁圆形,赤豆大小。越冬茧主要结在树冠下的土壤中,范围以树干四周60厘米土壤半径、10厘米深的土壤中最多。尤其贴近树干的土壤里更为集中。主干周围3~10厘米深的土壤中越冬茧的数量约占越冬茧总数的70%~80%幼虫出土后在地面爬行24小时左右,便又吐丝结茧成纺锤形夏茧,并在其中化蛹,从幼虫出土至成虫羽化约需14~18天。幼虫出土的时间和数量与45月份的降雨次数和雨量直接相关。

往往在一场雨后,越冬幼虫就出土一批。幼虫出土后,爬向树干基部,12日内在根际附近的土块、杂草等缝隙处做夏茧,并化蛹其中;越冬代成虫56月间羽化,6月下旬为羽化盛期,该代成虫羽化后23天开始产卵,多数卵散产在苹果、梨的萼洼处,每头雌成虫能产卵40多粒;初孵化的幼虫,先在果面上爬行再寻找适当的地方蛀入果内,蛀果后2天左右,从入果孔处流出果胶珠。

    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应采用树下与树上防治相结合、化学与人工防治相结合、园内与园外防治相结合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要特别注意加强地下防治和第一代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工作,全面控制此虫危害,提高好果率。

 药剂防治 

     根据当地情况一般分别于幼虫出土始期(4月上旬)和盛期(5月中旬),在距树干1米的半径范围内施药,有条件的地方,应在树盘内全面施药。可选用的药剂及使用方法是: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57.5kg,60kg细沙土混合均匀,撒于树冠投影范围内;或者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加水100kg,均匀喷于树冠下。施用以上药剂后,将地面划锄一下,以使药土混匀,提高防治效果。

地面培土防治 

     在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高峰前,在距树干0.51m范围内压土610cm踏实,能大大减少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在树冠下铺15-20厘米厚的草,也可收到同样效果。

 绑草绳诱杀 

   在越冬幼虫出土前,用草绳在树干基部缠绑23,诱集出土幼虫入内化蛹,定期检查捕杀。

树上防治

    虫害发生严重的果园,在地面防治的基础上,分别于每代卵盛期(5月下旬)及初孵幼虫初盛期(6月上旬)进行树上喷药防治,每次喷药最好在34d内喷完。可用的药剂有:苦参碱、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灭幼脲、辛硫磷防治。

其它防治措施

    及时摘除虫果;处理堆果场、果库;注意防治其它寄主上的桃小食心虫;保护利用好桃小食心虫的天敌,桃小食心虫的天敌有桃小甲腹茧蜂、中国齿腿姬蜂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