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者手记:走进“崇实”之一——石埭老县城广阳记忆

 舒溪河畔 2018-06-29

 

【陵阳山脚水面下的广阳城】


广阳城,即是石埭县老县城,又是皖南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城。因其地理位置独特,处在东西走向的舒溪河与南北延伸的徽宁古道上,所以《石埭志》记载里曾被称为“小秦淮”。只是惋惜她沉睡于太平湖底,披上了一层绿波荡漾的纱巾,难见峥嵘。

作为夏村人的我,儿时就对“广阳”情有独钟。那是因为广阳大桥和毕府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走在高高的半截铁桥上,能从铁板间脚板宽的缝隙中望见桥下翻滚的河水,少年的我,时不时的就心惊肉跳,不敢低头往下看;毕府里简直是个迷宫,多少次玩耍竟找不到回家的路。长大后不仅知道广阳那座桥叫“永济桥”,毕府就是明代三朝元老毕(锵)尚书的府邸;还知道广阳原来属于石埭县县城,出名的地方还有夫子庙(即孔庙)、石板长街、崇实中学、老城墙,以及新建的大剧院。当然,这些大多是所见所闻后再向毕府里毕玉英打听的,她是我干娘,今年若健在该90了。

  1958年,安徽省政府从解决皖南山区水患和电力的考虑,决定在青弋江流域兴建一座水库。水库从1958年开工,到1970年基本竣工,中间修修停停,前后耗时12年。与广阳永久的淹没于湖底的古镇还有夏村、秧溪、龙门等乡镇。  

 

老城墙

明代以前,广阳城墙都是土筑的,有10个大小不一城门。明嘉靖时,城墙改成了大古砖砌,登上城墙顶,你会发现原来城墙顶很宽,上面都可以跑马,以至于城墙一直便保存得比较完好。城门原来10个,后来减为5个,待到解放前夕又成了4个城门,而且有县里国民党的自卫队在把守,天天都有人站岗。 大概明中后期,城里最热闹繁华的去处是 “河城街”,什么文庙、演武场、县衙、牢狱、文昌庙……,都在这条街上,等到清末民初那会儿,“河城街”也基本上消失了。只不过这些古董在多年的岁月侵蚀和后来人为的破坏中,大多残败。民国年间残存的古建筑,只剩下了文庙、城楼和古塔、零散的石板街道等,旧貌早已难寻。一座历经两千多年风雨的古城,能感受到的历史建筑,只有一圈城墙和四道城门。

 永济桥

石埭永济桥是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联拱桥梁,坐落在广阳镇南门外,横跨舒溪河,雄伟壮观,名冠皖南,当时的省府称其为“皖南巨工”。在人们的记忆中,广阳镇北靠陵阳山,南依舒溪河,汛期舒溪河的河面能达到200多米宽,是皖南山区重要的水运通道。而当时的徽宁古道纵贯南北,与舒溪河在广阳呈十字形交汇,成为皖南山区一个集散地,四乡八邻的山货(香菇、木耳、茶叶、笋子中草药材等)和长江沿线的汉口、芜湖等地通过舒溪河上来的日用百货(洋灰、洋火、洋钉、食盐、肥皂、布匹等),都在此进进出出。水陆交通的便利,使得广阳的经济生活历来就显得颇为繁荣,从而也使之成为全县经济文化中心。

舒溪河是绕着半个广阳城流淌的,自古只有大南门外和小南门外的两道木桥维持交通,每逢梅雨季节,山洪暴发,木桥便被冲倒,两岸交通仅靠渡船维持。192073日(农历518),传说是城隍庙里菩萨生日,广阳城里举办庙会,唱城隍戏,四乡群众纷纷来县城烧香、观看,争先恐后地挤上大南门的渡船,又正好赶上涨洪水,船夫奈何不得冒险开船,当船渡至河中,水急浪高,无法控制,竟遭倾覆,全船40余人全部落水,溺死30多人,沿河两岸哭声超过水声。事件后,舒溪河上建筑一座桥梁,便成为广阳县城百姓朝思墓想。可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安徽,政府不可能、也无力为一个山区小县投资建桥。

1922年,由陈惟彦倡议在舒溪河上建一座大桥。后来这个倡议又得到旌德、江宁、南通等地实业界的捐助,先后募捐了14万元,其中他自己捐银2.4万元。(民间传说,款项出自他姑姑人称“麻子太太”之手,“麻子太太”乃是国民党陈立夫的小姨子,因为貌丑膝下无儿无女,故把家资拿出做慈善事业)。当年建造时,陈惟彦和石埭县旅外同乡组织了一个造桥董事会,推荐县知名人士孙敏斋(即崇实中学孙梅轩校长之父)和桂承之负责监造。原先计划建造一座石拱桥,终因工程难度太大而改建钢筋水泥结构的桥梁。全部工程由张謇经营的江苏南通勘矿建筑公司承包,陈惟彦的侄儿陈范有负责全桥的工程勘察设计,并请美国工程师裴特生和陈范有的同校毕业的余正桂、郑敏之工程师协助设计和指导施工,从而保证了大桥的质量。

这座宽二车道的钢筋水泥联拱桥,1923年秋破土动工,1925年春落成。桥长185米,宽7米,高30米, 10个桥墩11个桥洞,桥上两侧有1米多高0.5米宽的水泥护栏。为防止桥面损坏,在两边设置了两条凹下的铁轨,便利独轮车行驶,北岸桥墩两侧,筑有固堤的水泥斜坡,伸至岸脚,斜坡面端设有铁链栏杆。除此,在桥的东西还各建一引桥,名为“兼济”和“同济”桥。大桥董事会还在北岸桥头建造一座纪念亭,亭内竖着刻有建桥捐款人姓名、数额的石碑,石碑的背面刻有“利步大川”四个字;南通建筑公司在亭后还建立一座风向塔,以作纪念。同时,还建造一座西式二层楼房,作为看管大桥人的住宿和清扫等工作之用。该桥由素有“南张北周”之称的清末状元张謇为大桥命名题字 “永济桥”,后来广阳本地人都嫌这个叫法太斯文,喜欢直接叫“广阳大桥”。

毋庸置疑,此桥 沟通了徽(州)宁(国)古道和省(安庆)屯(溪)公路。尽管当时公路刚刚起步,皖南还没有一条公路;尽管大桥建成后差不多经历了10年才通上汽车,可以说,大桥的建成对皖南公路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它使后来的省(安庆)屯(屯溪)公路建设缩短了近两年的时间和节省了一大笔建桥费用。

也正因为此桥作用重大,所以永济桥通车13年后,也就是1938年,侵华日军欲经过广阳进犯屯溪,当时驻守在屯溪的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命令炸毁时,还引出了孙梅轩校长代表民众向政府请愿之事。

1938年冬,集结在青阳县的日寇,蠢蠢欲动,有进窜黄山的企图。国民党驻军惧怕日寇进逼,为阻止日军进攻,国民党军政部直属独立工兵十四营营长李天侠奉命作出炸永济桥的准备,并指示在紧急时刻将大桥炸毁,阻滞日军前进。石埭永济桥董事会获此消息后,崇实中学校长孙梅轩邀同知名人士,立即前往23兵站分监部据理力争,恳求电请第三战区司令部收回成命。后来,日寇果然向石埭县境进发,先头部队已到北门外琉璃岭。此刻,皖南游击队、新四军,从青阳县木镇突然出袭,把日寇截为两段,日军恐慌急忙掉头后撤了。第三战区司令部感到敌人已经退走,再无炸桥的必要,于是国民党军政部发布了保存大桥的命令。但是十四营的工兵连连长,利欲熏心想捞油水,竟然置上级命令和石埭人民利益于不顾,擅自仓惶引发火药,把大桥(北端36个桥墩)炸毁,从此交通中断。石埭县人民满怀愤怒,与大桥董事会负责人李焕之和孙梅轩等向23兵站提出严重抗议,要求严惩祸首。这个死有余辜的工兵连连长在重庆依法处决,但这一巨大损失却无法得到补偿。一直到1951年,省人民政府拨出巨款,由芜湖的季工程师设计施工,具体操作是皖南区公路局,前后花了一年时间才把大桥修复起来,使它恢复了青春。修复后的永济桥南段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北段为钢架桥体,广阳人称其为“两个半截子”。其中的半截子钢架桥,人走在上面,脚底会发出轻微的嗡嗡声,给人一种特别踏实的感觉;加上舒溪河上的风景很美,晚霞满天的时候,站在东头的桥面向南望去,视野极其辽阔,舒溪河水闪耀着密密匝匝的粼粼波光。这或可说是种残缺的美吧。



毕府

毕府是解放前广阳最大的房子 说起广阳,必然要说毕锵。当时广阳城内有八大姓:陈、苏、汤、桂、沈、李、杨、章。毕姓在当地是个小姓,根本不在八大姓之列,可在明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出了一个三朝元老——毕锵,他的府邸却是最大。毕锵在明朝时历任吏部、工部、户部的三部尚书,于万历丙戌年(1586年)告老还乡时明神宗赐建宅邸,即后来人所说的“毕府”,历史上又被人们叫做宰相府或尚书府。其本人却被人们尊称为“毕尚书”,至于“毕锵”反倒让人给淡漠。

据说这座宅邸非常大:毕府的大门在东西大街上,府后围墙抵到了北门里的河城街,南北通长在300米以上,东西宽度大约占了广阳城主街的三分之一。就整体面积来说,给人的感觉差不多就是《红楼梦》里的荣国府。 

   毕府是当时广阳城里最大的房子,前后分为三大进,是广阳唯一没有抹墙灰的建筑。第一进里面有个很大的天井和大厅,那个天井比广阳城里一般的祠堂还要大。第二进分设东厅、西厅、前厅、后厅,全为砖木结构。整个三进楼阁依次排列,屋顶是飞檐翘角,看上去非常有气势,而且屋顶的大梁、基柱和门窗上,都镂刻着各种各样的花卉、鸟兽图案。

毕府所用的砖全部是整块的,没有半截子砖。而且每块砖在用之前,都打磨得非常平,两块砖一合起来,严丝合缝,连剃须刀片都放不进去。

毕府门前全是青条石板铺的路,大门两边有石狮、石马、石人和石鼓,看上去非常威仪。在大门东边竖有一座牌坊,上面镶嵌着一块石匾,刻着 "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正大门门楣上高悬着皇帝赐给他的大竖匾,上面写着"状元及第"四个字。大门两旁有副对联,"四部尚书第,三朝元老家" 

毕尚书的府邸随着历史的远去,解放后除了作为广阳文化馆的办公场所外,后来还被用作广阳供销社的废品收购站。再到后来,里面就几乎成了一个大杂院,开始主要居住的是毕姓人家,紧接着有房子,没房子的人,都搬到里面住。直到1970年,因为水库即将蓄水,存在了近400年的毕府才被拆除。从此,关于毕府的一切,都随着老广阳城一起沉睡于太平湖底,然而其间的一些传奇故事却一直在广阳人的口口相传中。

传说度最高的是毕府曾藏有很多的稀世珍品,尤其是有多张玉雕花架床,长、高各尺余,床架用翡玉雕成,门罩用翠玉刻就。太平军到广阳时,毕府后人将这些宝物埋入了府中的七口古井中,太平军只掘得三口,另外四口至今也无人知晓到底在哪。

印象中的广阳县城里,西边的商铺多一点,而老县衙就在县城中间的位置。在城隍庙旁边还有一座保存比较好的文庙,那里有崇实中学,紧邻其旁边还有一所师范学校,叫石埭县简易师范。这所学校专门为基层小学培养教师,位于崇实中学的西边。再就是八大姓家保存的祠堂,光50年代大大小小的便有近10来家祠堂。 

当然,除了老建筑之外,广阳城浓郁的民风,也让人记忆犹新。 广阳城每年有两个固定的节日,一个是每年农历五月十八人们都会把供奉在城隍庙里的城隍奶奶抬出来,前面四个人抬着,后面人举着各色旗帜,然后浩浩荡荡地围着城墙转一圈,再把其放回原处。第二个就是到了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大家又会把庙里供奉的武昌菩萨抬出来,仪式和游行的阵势,和城隍奶奶都差不多。结束后大家又各自回家干活。如此做法,抬城隍奶奶和请武昌菩萨,都是在乞求风调雨顺,万事平安。

   广阳城穿城而过的青石板,有人没事时曾数过——由西门到东门的青石板一共310块,一块青石板大概1.5米长。东西直线是广阳城最宽的地方,所以在城墙之内的广阳只有465米长。

广阳城里还有个大剧院,是模仿合肥的江淮大剧院盖的。 那时的大剧院就是广阳的地标建筑,但可惜的是刚盖起来后只用了两年,因为修水库,就被拆了。当年广阳城里一直都在传——要搬家了,可是无论政府怎么说,大家都还是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观望,迟迟不动手,后来政府干脆就把这个地标拆了,大家这才相信是真的。 

记得1959年从广阳城搬出来情景:每家每户先把家具拉到拆迁点,再在每个家具上写上自家户主的名字,然后政府会一车装上把家具给拉到安置的地方,最后每个人再根据家具上的名字找自己的东西。 那时当地政府还在广阳城里一个祠堂煮了一大锅的稀饭,每个人跑进去稀里哗啦喝上几碗,就又跑回家搬家具了。

苍山如海,斗转星移,半个世纪前的事,如今提起,仿佛是过眼云烟,既历历在目又恍若隔世。尽管石埭县城广阳镇淹没于水底40多年,尽管人们口口相传其广阳镇古老魅力,后人们却无论如何也难以一睹人文荟萃及其山水灵秀。但随着科技进步与发达,那些认为不可能都将会成为可能。请看下面这则消息报道——

201432-3日,报经省文物局同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组成的水下考古队进入太平湖水域正式开展水下考古研究工作。

据了解,早在2008年,省考古所在进行文物普查的同时,对安徽水域也进行了摸底排查,太平湖名列其中。此次太平湖水下考古工作主要目的是对太平湖水下广阳城遗址、秧溪街遗址及老龙门乡遗址进行全面物理扫测并展开相关研究工作。

联合水下考古队通过采取水下声呐扫描等技术,对各个遗址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使得尘封在太平湖底40余年的老广阳桥、老广阳古城墙、老龙门乡祠堂等遗迹一一呈现在眼前的显示屏之上。与此同时,有关文献资料之中关于记载老广阳、老龙门乡的疑点也将得以逐一破解。

附:部分声呐传回的古城遗址平面图

 



——朋友,看完这则消息报道,你会做何感想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