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中医之热

 中医李茂昌 2020-12-03

五脏六腑之热

只有脾和肾二脏没有热症,其它脏腑皆可有热。因为(脾)肾为阳气的源头,其多虚或寒,脾的能量(热)来源于肾,故肾中阳气不足时,脾阳必定不足。所以调理时,寒症应以治肾(阳)为根本大法。另外,中医在总结理论之时,我们实际并未明了脾肾有没有热症。从古至今延续的理论皆是如此,只不过把脾之过热,归于他的表里腑脏—胃,胃替脾受邪。把肾之过热,归于他的表里腑脏—膀胱,膀胱替肾受邪。故我们不言脾热说胃热,不语肾热却道膀胱有热,在用药上亦用去胃热之黄连之类,去膀胱之火的泽泻之类。

处理热的基本思路

热从表面上看属有余之热,其有余也是相对的。我们应该把这种余热进行引导归其他腑脏所用。如肾多伴阳不足,可以导热归肾,用顺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应用矛盾对抗的办法去削热,这是世间所有问题的处理思路,做事做人皆该如此。此类怀牛膝之属。

热的分类

①实热,纯碎的多余之热。该清,该引导,如玄参、怀牛膝之属。

②虚热,由于阴不足,导致的虚浮之热。如生地、麦冬、玉竹之类。

③蕴而化热(包括郁而化热,其中病理产物瘀血、湿浊、寒等可以化热,特别提醒的是气瘀和寒停留日久化热的也不少,需要细心诊断),由于气机不出,湿气内困,邪气久留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时间一久,则蕴化为热。如盆腔,胸中或三焦(肺、胃、胆、子宫……等相对封闭的地方)此类热当解郁开蕴,行气化滞,化瘀除湿,热便解。

:盆腔炎症(湿热)属(蕴热类)表现带下黄异味、小便痛小腹下坠,舌根黄,口苦。

治则:①补任脉、补肾②解蕴热、化湿浊③化瘀

秘方清任汤随症加减,效极佳。

       生龟板  15g 赤芍  20g      当归  10g      黄柏  15g 

苦参  15g    生白芍  10g   丹参  35     莪术  10g 

茯苓  40   蒲公英  10g   补骨脂10g    泽泻  10g

如能掌握此方深意,妇科疾病的治疗可尽显神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