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 | 何为大丈夫?

 越马800 2018-06-29

原文:

或谓:“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qū,通“屈”],是之谓大丈夫。”

 

柏杨译:

有人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怒而使各国恐惧,安居时又能使兵火息灭。”孟轲说:“那岂能称得上大丈夫!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能算得是大丈夫。”

 

笔记:

在人们心目中,纵横家张仪等人巧舌如簧,三寸舌头就能将天下搅得不得安宁,诸侯为之恐惧,翻云覆雨的能耐确为大丈夫无疑,但孟子却给予坚决否定,提出了大丈夫的三个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读到这里我不仅想到曾读过的《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元老功臣,无疑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在自传中他很谦卑的讲述了自己的一生,告诫众人勤勉、节俭等朴素的道理。我为什么会提到富兰克林呢?因为这本自传中处处都显示他生活中的细节,少年学徒时,青年漂泊时,中年创业时;如何与人对话,如何向别人募捐,如何发展社团,如此等等的细节,非常真实。

 

对于此书到底影响有多大,我就不多做介绍了,但他提到的这些浅显道理,身体力行的经过,彷如一幕情景剧,让人感触颇深。至少我觉得要做一个“君子”,可以学习他制作一张十三项美德自律表,天天自省;可以学习他的谈话技巧,如何让人乐于接受;可以学习他创建社团,如何让社员们不做无谓的争辩。但我看到孟子提出的三个标准,我除了折服,竟不知从何下手。

 

所以给出一个结论很容易,但如何补充其间的细节操作就难之又难了。这点是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思维的一个致命伤:他只告诉你结论,却不教你如何做。比如论语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八个字,后世就其如何解释争论不已。儒林中人围绕《论语》就能衍生出多个派别,这显示的不是儒家思想无所不容,而是反映出它的模糊性,不具操作性。

 

当然我不是批判,只是想如何提高德行谈一点看法,若让我来评价一个人,只要大德不亏,小过能改,就差不多了。似张仪等纵横家之辈,一时风云人物罢了,不关乎大丈夫。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