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儿书法教育学习汇论

 晨歌丽影 2018-06-29

少儿书法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书法基础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讲究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书法基本功的训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特点决定的。刘江在《中国书法教育的奠基者——陆维钊先生的书法教育思想初探》一文中曾提及(指陆维钊)在《书法欣赏=》的提纲中,将书法开始阶段是文学发展,逐渐衍化为书法艺术分为三个阶段:即符号明确能看懂意思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求美观,即整齐、匀称、统一,以达到更好的宣传交际效果;第三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再加工、艺术因素更丰富,可比之为有生命的东西的姿态、活动、精神、品性的美。他这欣赏的三个阶段,也可说是书法学习的三个阶段,循序渐进,不可超越,方能稳步前进。

 学书法应以楷书为范本,先从临摹人手 

少儿学习书法从何种书体人手?对这一问题,自晋代始是没有什么异议的,都是从楷书人手。只是在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先学楷书,有的说先学隶书,还有的说可以先学行书。明代书法家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说:学规矩老不如少,思运则少不如老。少儿学书法就是要学规矩,先学楷书。因为楷书是汉字由隶书演变转化而来的,又是行书与草书的根基,而且楷书笔法规范、严整,实用性很强。

经过长期的楷书练习,学生会感到乏味、疲劳而失去信心,这时教师可适当讲解行书,让少儿变换练习,不断地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状态来调节其情绪,做到以楷为主,楷行结合,不但会提高少儿的注意力,还会对楷书的用笔打下良好的基础。

 陆维钊先生认为,学习书法必须从临摹人手。陆先生还说:临帖就是要人帖,通过临摹,才可能逐步深入地认识临写的碑帖字的优缺点与长处。但临摹不是目的,创新才是学习书法的目的。另外,在培养和训练基本功阶段,还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为学书者的天赋与兴趣不一。

 要针对少儿的学习心理进行授课

据心理学家研究,绝大部分少儿对某一事物专注的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一旦超过了这一时间界限,他们就会显得心不在焉,如果继续强迫他们练习,往往会引起孩子们的逆反心理,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少儿书法教学中要抓紧20分钟的黄金时间,向这20分钟要教学进度和质量。

 

少儿书法教学的几个阶段

我把少儿书法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攻胆、攻心、攻难。由于学生悟性、环境、毅力等诸因素的不同,形成每个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各阶段的教学进行,只是相对而言,阶段之间的过渡也无明显界线。

    一、攻胆期

   少儿学练书法起步时的兴趣很重要,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具有兴趣时,他就把自己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和趋向于该事物之上,同时对此产生一定的情感。故兴趣是少儿初学练胆气的前提,也是贯穿学书的绐终。

   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书法的目的,同时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演变及各种书体的特点,,然后讲述古今书家勤奋好学的趣闻轶事,并教他们欣赏各种楷书,给感性认识,借以引起兴趣,导入新课。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好动性强,教育方法新颖得当,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有效地培养少儿学习书法,我在教学中省去了描红双钩米字格临写的教学过程。当基本笔划练完以后,就叫学生直接用废报纸临写,从而打消孩子们的依赖心理和框格拘束,培养胆气,使少儿学练书法时时处于边写这思的状态中。临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每临一个字,必定要和字帖上相像,方可换字,有的学生开始时一个字就写一百多遍。这样进行约三、四个月以后,就要求学生书写作品。开始在四尺条幅上书写一尺见方的四个大字,锻炼孩子们的胆魄。孩子们通过大字的练写,矫正运笔过程中出现的纤细、枯笔、蜂腰、钉头、竹节等毛病,校正字架中的缺陷,快速形成整体观念。然后指导学生从作品的正文、落款、盖印几个方面充实知识,使字型、字架,整体内涵深深地熔在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的脑海之中。

    二、攻心期

    经过攻胆期的初步训练,便让孩子们练中、小字。常以花卉风景诗句为字文内容,养性入心,陶冶情趣,训练毅力。通过中、小字的练写,使孩子们学会用墨的浓淡干湿和线条的粗细变化去表达书体内容,最后初步了解用笔的整齐多变,布白疏密和顾盼挪让等规律。

    在攻心期,以至后成要计的攻难期中,少年儿童学好书法与其本人的素质,能力培养是分不开的。攻心期不能像攻难期时以一种字体为范本,而要因人施教多处着眼,全面开花。根据每位孩子的年龄、兴趣个性特点分别指导,孩子们中有写欧、颜、柳、赵四大楷书的,也有写虞世南、衬遂良、薛稷的。这种多楷体的教育方法,不但增强了课堂气氛,使少儿学书的兴起越来越深浓,而且日熏月染,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少儿的书法修养和能力。

   “攻心期要抓好学生的临贴功夫,在背临或意临上下功夫,当一本贴临完数遍之后,就叫学生背临或意临,逐步培养独创能力,孩子们每写一幅作品,老师要严格把关,反复练习,直到满意,方可完稿。此外,还要多带领学生参观展览,观看电视书法讲座,举办各种书法学习班,作品评析会等等之外,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书法竞赛活动。事实证明,有的学生就是因为在书法比赛中一次获奖,从而激起他们奋发学练书法的信心,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攻难期

    学习书法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从初学书法到独立创作一幅好的作品就象登山,难度越来越大。在攻胆攻心期,也有攻难的问题。这里主要讲在写好楷书基础上克服提高中。孩子们学写了几年楷书,差异不一,为了巩固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我再指导他们学汉隶和魏碑,通过对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张猛龙碑和张黑女墓志等的临写,使他们了解和和逐步掌握不同书体的结体和运笔方法。通过训练,有的楷书写的比较差的学生,写隶书或魏碑却写的比较好,兴趣也就更加浓。有的书法基础较好的同学则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几十名学书的少儿中出现了书体多样,各有所长的好现象。教学中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追求大赛的获奖,而让学生老是照着老师写几个字拼命练,这个学生写祖国花朵,那个学生写江山多娇,如此等等,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老师教的,一个面孔,毫无学生的个性。从临写碑帖到书法创作是一个难度的飞跃,就象甩掉拐棍走路。孩子们有了一定的书法基础,都想创作,这方面也最能反映孩子们的天性、个性,我就加以引导,不强求千篇一律,结合名作赏评,向他们讲解一些创作的要素,诸如章法、款式、笔法、格调等等,培养提高他们创作认识。创作内容则选择课文熟悉的名言、诗句等,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创作、发挥、多比较。通过创作实践让孩子们作些反思和总结,哪些方面学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要下苦功夫,把问题和困难作为下阶段学书的目标,因此,孩子们的创作能力有了提高。

   我教的学生大部分是小学生,现在有的已进入初中,学好文化是他们的主课,我十分强调这一点,并把学好文化知识包括音乐、绘画、舞蹈等等对学好书法的作用讲给他们听,从小培养他们的艺术观念和境界。

 

 

少儿书法启蒙那些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人言,二十年学画三十年学书。书道漫长,其开端启蒙尤为重要。

        少儿学书必须从师。徒费心神,闭门造车,无异盲人摸象,瞎马临池。

        如何选机构;其一师资必须稳定,一个老师在一处教学为期至少一年。书法学习不同于文化课按教材讲解即可,还须心摹手追,手把手进行调教。而每个老师书写风格不一,对字帖的解读也有参差。如换替频繁,效果可想而知。第二,一班人数不宜超过八个。不难想象,时间固定,人数愈多,则受教机会愈少。这也是学校书法课效果甚微的原因。第三,机构里不能让老师与家长去沟通学习以外的招生事宜、续课事宜。若老师有此旁骛压心,便难潜心教学。擅于此道之师者,其书艺大多不深(老师如是机构刚建之老板另论)。第四,机构所用毛笔,只能选用兼毫笔或软毫笔,而不可用狼毫紫毫等硬毫笔。硬毫方便书写,故功夫难以练就(此语可见于当代书家林散之语录)。

如何选择老师,师者,必须兼具会写会教两点,不可废一。会写即书艺须佳。字要可赏,学书依古,且会楷行两体,楷书尤甚,行书亦佳。会教即解说详细,授课生动,课上气氛活跃而又有序,学生轻松畅快又学有所得。

      所谓字要可赏,并非字一定要写多好,如果真有大家水平,他也不屑于幼儿教学。但字必须要稳,否则其水平不足以为师。

       老师所写楷书必须出自唐楷,而非今人。

       教习小孩,有楷书即可。何故要求老师行书也佳。此可看老师书道深浅。若该老师只练习一种楷体,绝无好的行书。须遍临几家,方得行书之妙。每个小孩潜质不一,天赋不同。比如,下手重者就不宜学欧,久学则字死板。不是每种楷体适合每一个人学。身为少儿书法教师。可长于一种楷体。但至少要会欧颜两楷的用笔。以便教学上因人制宜。不致误人子弟。

         所谓会讲会教,即对字贴里的范字要解说详细。笔画的效果该配合手的何种动作方能达成。比如撇要出尖,捺要或如刀削或如游龙,提按使转手势如何;结构精当需要笔画的起收位置、长短角度如何等等。示范要清楚,讲解要明了。要有耐心,不怕重复。再者课堂的把控能力。不可过于森严。使孩子厌学,恐学。但作为老师也需稍立威严。一味迁就,小孩一旦顽性大发,课堂无法有序进行。讲解时既要声情并茂、趣味生动,多提问多互动,不致小孩身虽在而心已飞。练习时,规定任务,评比优劣。使其感觉写与不写,写得好与坏的不同。课上既要讲求气氛宽松,又要追求教学成果。由此可观老师之优劣。

         选帖,学书重中之重。无疑,少儿入门首选楷书。许多机构常以篆隶两体启蒙小孩,引书家之言为凭依。以秦汉时期尚未有楷书,也有书家赫然青史之例来作论证。可当今之世,硬笔为日常写字之具,用笔爽劲,若以楷书教学,则有相通之处。而篆隶则不然 。故其观点不敢苟同。

入门学书,必学唐楷。虽晋代已有楷书,且艺术成就极高。因笔法高古,若无唐楷基础学之极难。加之,晋之留存于世的楷书,多为小楷。亦与中楷入门相悖。常有成人学字,始以晋代楷书入门,其字多疲软无力。若小孩学之可想而知。而唐之后的楷书,唯元代赵字可与唐楷比肩,但其字多有连笔,近似行书。亦不宜小孩初学。故自唐以后,大凡名垂青史之书家。无不由唐入晋。

 选帖必先了解创帖之人。泛眼整个历史,唯欧颜柳赵列为楷书四家。然柳赵二体,其字宜成人或初中以上学生习临。而柳字下笔成方,笔法瘦硬。小孩初学很难掌握。欧颜二家因其字不仅雅俗共赏,且特征易于捕捉,用笔方式易于掌握。故常作为入门楷书。然学颜或是学欧又当因学书者而异,除前文已述手法轻重外,也视人之本性,如性格豪放者宜学颜,而心思谨密者宜学欧。

然颜欧二体,虽字无高下优劣。但学而成家者则有人数多寡之分,成就高低之别。学欧者, 黄自元,姚孟起,今有 卢中南、田蕴章、田英章兄弟,屈指可数,且此类书家包括欧阳询本人无一在行草上享有书名。而学颜者,有柳公权、蔡襄、钱南园、何绍基、翁同龢、谭延闿、谭泽闿、华世奎、周昭伯、赵藩、陈荣昌、周钟岳、楚国南、伊秉绶、和珅、舒同、今有李国胜、郭继明、孟宪维。其人不仅楷书著称于世,且大多行草也颇得盛名。而颜真卿本人之行书《祭侄季明文稿》为史上第二大行书。可见欧字虽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有楷书极则之誉,然因其过于严谨也有束缚人之性灵之弊。故初学者或不通书法之家长不可因欧字抢眼而盲从之。   

 欧阳询传世楷书甚多,《九成宫》适合初学入门,《皇甫诞》、《虞恭公》适合进一步追求晋唐笔法,《化度寺》是欧阳询成就最高的一本帖,只是泐陨(le yun)较为严重,不适合初学,风格与九成接近。另外还有《兰亭记》,笔画略为板刻,可以后学。颜真卿传世作品楷书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自书告身》等,其中以《多宝塔感应碑》《颜勤礼碑》作为初学入门为最佳。此为择体择帖之见。

学习书法,必须先守一家,而后旁习他家。若不志其广,终是依葫芦画瓢。难成独家之面貌。少儿学书,学楷两年之后,稍得笔力,不管习临何体,不管成效如何,务必转学或兼学行书,并旁学其他书体。否则,日后其字多有刻板呆滞之风。

        少儿学书多大年龄为宜,常困扰许多家长。此亦因人性静性闹、聪颖与否而异。就普遍而言,学习硬笔以大班和一年级为最佳。中班可学,但只着眼于培养兴趣,姿势正确即可。而毛笔宜在七八岁(即二年级前后)启蒙学习。如若过早,反因难以受教久不见效,而生厌心。故不宜操之过急而揠苗助长。   

当今学书之风如此盛行。一无关于将来之事业,二无关于将来之收入。不学何妨。且不论,当今一线城市,教育部门已将书法划入升学积分之列。纵观古今,大凡是个人物,难见一手丑字。民国杜月笙富可敌国,在上海只手遮天,然因出身寒微,少时未曾入学。而不欲让达官显贵视为粗野之流。也勤练书法终得一手好字示于人前。再者学书,久习必有瘾。而此瘾在身,其他恶瘾难侵。故鲜见习书者痴迷游戏或嗜赌成性。人生一世,可以不作一张画,不跳一支舞,不登台献唱一首歌,或是毛笔或是硬笔。谁敢放言不写一字乎!其他,诸如养生,怡情等种种益处,妇孺且知,何须再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