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因素作用使患者血管舒缩,神经失调,毛细血管扩张所致。寒冷、高温、辛辣食物刺激、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等均可作为促使发病的因素。另外,毛囊虫感染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症状: 1、大多数发生在中年人,女性较多,常并发痤疮及脂溢性皮炎。 2、基本皮损:酒渣鼻分三期,即红斑期、丘疹脓疱期及鼻赘期。每期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面部中央特别是鼻部及其两侧面颊潮红,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期),继而出现红色丘疹、脓疱和结节等(丘疹脓疱期),最终鼻尖鼻翼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鼻赘期)。 3、分布:皮损发生于面部中央,以鼻尖、鼻翼为主,其次为颊部、额部和颏部,分布对称。 4、自觉症状: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5、病程:发病缓慢,慢性经过,逐渐加剧。 外用药治疗: 1、复方硫磺洗剂。 2、5%硫磺霜。 3、1%灭滴灵霜。.4.2%红霉素软膏或依诺沙星软膏。 4、2%酮康唑霜。 5、5~10%过氧化苯甲酰乳剂。 6、维生素B6软膏。 7、0.05%维甲酸霜。 8、肤炎宁液。 9、痤疮平霜。 10、百多邦软膏。 11、红斑期可用颠倒散洗剂或三黄洗剂外搽。 12、丘疹脓疱期可用青蛤散与小麻油调匀外搽。 其他疗法:内服药可选用四环素、红霉素、氯化喹啉、灭滴灵、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中药可用枇杷清肺饮加减。鼻赘期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还可选用冷冻、外科划切术及X射线照射治疗、倒模面膜治疗等方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