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教授力挺玛丽苏剧,《扶摇》比你想象“有料”得多

 昵称413468 2018-06-30

收视女王杨幂的新剧《扶摇》抢占了暑期档,引起不少网友的热烈讨论。

北大教授力挺玛丽苏剧,《扶摇》比你想象“有料”得多

随着一路飙升的收视,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和反思,有些人把《扶摇》归为毫无营养的玛丽苏剧。

北大教授力挺玛丽苏剧,《扶摇》比你想象“有料”得多

对此,北大教授张颐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力挺《扶摇》,他认为“这是知识分子的精英思维对大众文化的歧视,大众文化不应该被全盘拒绝,更加不可能成为精英们发泄情绪的载体”,存在即合理,年轻人的审美不该被歧视。

北大教授力挺玛丽苏剧,《扶摇》比你想象“有料”得多

那么回到正题,什么是大女主戏?大女主戏为什么流行起来了呢?

从剧情上来讲,大女主的故事比之玛丽苏情节增添了权谋与智斗,使得情节更为精彩,主题更为深刻。它通常以女性视角为主线,女主角往往工于计谋,或者嫁接到历史人物身上,着重描写女性传奇励志的一生。

北大教授力挺玛丽苏剧,《扶摇》比你想象“有料”得多

“大女主戏”的概念虽然是从《楚乔传》的宣传开始频繁被提及,但在这之前,同样由孙俪主演且大红大紫的《甄嬛传》《芈月传》、范冰冰的《武则天传奇》、景甜的《大唐荣耀》、唐嫣的《锦绣未央》都是典型的大女主戏。在大女主戏里,女主角是整部戏的核心人物,角色魅力以及戏份绝对超过其他任何角色——包括男主角,众多角色都是为了烘托女主角而存在。所以,总的来说“大女主戏”还是玛丽苏电视剧。

北大教授力挺玛丽苏剧,《扶摇》比你想象“有料”得多

难道只是国人喜欢看这种类型的电视剧吗?这两年大热的《五十度黑》系列,还有去年元旦期间在国内上映的《BJ单身日记3》,一个40多岁的、发胖的、邋遢的、讲话口无遮拦的“大龄剩女”,竟然被两大男神(一个大律师,一个大富翁)追求;这个系列从2001年拍到现在,屡次不爽啊,听说作者又在着手写第四部了。其实,全世界的观众都喜欢看玛丽苏电视剧。

北大教授力挺玛丽苏剧,《扶摇》比你想象“有料”得多

“大女主戏”为什么受到欢迎?电视剧受众多为女性,女主角曲折成长的人生合当代女性的心理需求,易产生代入感,容易满足她们的精神享受,暂时逃离压力山大的现实生活。虽然大女主玛丽苏电视剧看似没什么营养,在许多实用主义者来看,它更是无用的。但不可置否的是,这种电视剧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消遣解乏的方式。

北大教授力挺玛丽苏剧,《扶摇》比你想象“有料”得多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如今很多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职位越高,金钱越多,反而活得越不开心。其实那是因为,我们都活得太功利了。我们试图把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制定的每个计划,都能对我们有世俗意义上的用处。可是在保证了基本温饱以后,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除了物质,还有精神生活。

北大教授力挺玛丽苏剧,《扶摇》比你想象“有料”得多

木心先生就曾说:“无为是一种为,不是一种无。同样地,无用也是一种用,而不是无。”在闲暇的时候,多做一些无用的事, 反而更能提高效率,恢复元气,更好地集中精力去工作和生活。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飞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下班之后当然不想动脑了,给自己方个空,看看简单不费脑的《扶摇》,这有什么问题呢?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看其他类型的电视剧,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大家都是消遣,没有孰高孰低之分。

北大教授力挺玛丽苏剧,《扶摇》比你想象“有料”得多

看玛丽苏剧没有错,如果什么都要追求实用,那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娱乐消遣本来就不是以有用和没用来界定,或者正是那些无用的事,给你的生活增添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