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画难求之回流派大师吴昌硕老先生

 来来永胜 2018-06-30

吴昌硕(1844.8.1 -1927.11.29),男,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等,汉族,浙江湖州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吴昌硕的艺术别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

《天竹花卉》、《紫藤图》、《墨荷图》、《杏花图》、《花卉十二屏风》、《梅花》、《花卉四屏》、《牡丹》、《兰石图》、《松石图》、《花卉》2幅、《紫藤图》、《杂画册(之—、二)》、《依样》、《天香露图》、《杞菊延年》、《泥盆菊草图》、《牡丹图》、《牡丹水仙图》 、《大富贵》、《佛像图》、《富贵神仙图》、《红梅图》2幅、《蔷薇芦桔图》、《秋艳图》、《三千年结实》、《人物》、 《三千年结实之桃》、《神仙福寿》、《石梅》、《石竹图》、《松梅图》、《岁寒交图》、《桃实图》、《瓜果》、《灯下观书》、《姑苏丝画图》等。


吴昌硕的这一堂水墨花卉屏条作于甲子年1924 年秋,时年他81 岁。四屏条每幅145*55 厘米左右,在几近四尺整张的大宣纸上,他挥洒笔墨,分别画了二只硕大的葫芦、一对肥腴的寿桃、几串葡萄、一丛枇杷。除有几块淡墨顽石陪衬,其余即是泼墨渲染的翻飞的树叶、纵横交错遒劲的枝干与漫天飞舞的苍劲的藤蔓。每幅画面均元气淋漓、朴茂雄浑,动感十足。

吴昌硕先生十分得意这堂作品。专请当时上海滩最著名的裱画铺之一《晋赏斋》装裱,并亲自在画轴上题了作品签条:“甲子八月十三日晋赏斋装竟 缶年八十一”下钤一枚小小的白文“缶”印。吴氏后裔亦视此水墨花卉四条屏为“家珍”,珍藏至今。

最近,在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举行的“海派艺术座谈会”上,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透露,大约在1973年,上海文物商店一位老师傅告诉他家里人,吴昌硕作品的国家收购价已经上升到60元一平方尺。这个价格在当时的近现代画家里也是高价,据知,上世纪70年代末,陆俨少作品的国家文物商店收购价也只有15元一尺。

吴昌硕的作品一直受到国内以及东南亚地区藏家的喜爱,尤其在日本,其作品一直被珍视。据吴超先生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拍卖行里一幅吴昌硕4尺对开的作品在150万至200万日元,约为当时人民币20万元。

如今,国内艺术品市场高涨,大量中国艺术品回流到国内,吴昌硕作品也不例外地从日本等地回流国内。以吴昌硕这样的海派大师的地位,其作品价位相对来说上涨不算快,价值有所低估。诞辰纪念氛围,是否会在今年拉高吴昌硕作品的市场行情,依照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惯例,此事值得期待。


近现代大师精品的抢夺无疑成为今年春拍中的一大亮点,不少人担心近现代书画价格太高了,个别已经超过了古代大师的价位,价格有“倒挂”的嫌疑,但总体而言,近现代书画行情总体还将是“趋热”的。

卖家需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