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重磅新书 | 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alayavijnana 2018-06-30


继《宋:现代的拂晓时辰》之后,我又一本制作非常精美的图书新鲜出炉了。这是我的“大宋”系列第二部。还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还是图文并茂、彩色印刷。我将后记与目录发上来,供各位品评——


后记

为什么会有这本《风雅宋》?



拙著《宋:现代的拂晓时辰》交付出版社之前,整理书稿时,为了让读者诸君读到一个在视觉上更为赏心悦目的宋朝,我找了近百幅宋画(含局部图)作为书的插图。而我在检索宋画的过程中,却有了意外的收获——那些历史图像就如纪录片一样,在我眼前一一展开,让我看到一个可视的、活着的、文字难以摹状与形容的历史世界。


当时便定下一个新的创作计划:从宋画入手,结合文献记载,同时参考和借鉴前辈的研究成果,来呈现宋代中国的若干侧面。为此我花了一年时间,尽可能检索传世的宋画——当然是电子版,在今天,所有的宋画原件都成了价值不菲的收藏品。


我于美术鉴赏是门外汉,也不打算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评说宋画。我纯粹将宋画当成堪与文献媲美的图像史料来使用。


在这本小书前面的自序中,我说:“如果说,宋代是漫漫历史长河中一处发掘不尽的文明富矿,那么珍贵的文献资料当然是通往这个富矿的大道,无数学人的研究也给后学开辟了众多路线,而宋画,则为我们打通了一条风景更加宜人的小径。摆在诸君眼前的这本小书,便是我从这条小径进入历史现场,尝试打捞出大宋文明之吉光片羽的小小成果。”我观察宋画的过程,确实有一种“探宝”的感觉。如果从画面上发现一个隐藏着宋代社会生动信息的细节,便会生出“如获至宝”的欣喜。


我以前读宋人笔记,模模糊糊觉得宋朝时诉讼人上公堂打官司并不需要下跪,但因为懒于翻检文献,于是一时半刻找不到确证。恰好在检索宋画时,从多个版本的宋代《孝经图卷》上看到审案的画面,果然,画中的诉讼人都是站着听审。当时便有“发现新大陆”一般的莫名兴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浣月图》,旧传是五代绘画,但现在许多学者相信这是宋人的作品。扬之水女士以此图解读古代流行的“掬月”题材的诗画,让我眼界大开;孟晖女士独具慧眼,从《浣月图》的“水龙头”细节讲述“自来水”在宋代的应用,更是给了我一种豁然开朗的启发。在孟晖对《浣月图》解读的基础上,我展开了对宋代城市集中供水设施的考据,从苏轼书信中找到他设计广州城“自来水”装置的详细记录,又从北宋李公麟的《丹霞访庞居士图》发现另一个“水龙头”,为此兴奋了几天。


如此将手头搜集到的宋画一幅一幅观摩下来,便如同看到一个一个活动的宋朝人在我面前起居饮食、焚香点茶、赶集贸易、上朝议事……我要做的,就是将我从宋画看到的宋朝景象用文字再现出来。



一篇一篇文章写下来,慢慢的积少成多,便有了三十多篇的规模。也许可以整理成一本集子了。与《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的写作过程不一样,《宋:现代的拂晓时辰》是先有了完整的文字,然后才找宋画作为插图;本书则是先有了图像,然后在图像的基础上形成文字。这些文字生长在图像之上,图像不是可有可无的插图,而是本书必不可少的血肉。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的插图只有近百幅,而本书使用的图片超过300幅,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宋人绘画(不排除部分为明清时期的摹画、仿作),还用了少量宋代壁画、砖刻、出土文物、文书实物作为补充,以及少数唐画、明画、清画作为参照。


写作时是随兴的,但整理成图书,需要顾及整体布局与条理性,因此我将全书分为六辑,第一辑讲述宋人的日常生活;第二辑讲述宋朝文人的雅玩与雅趣;第三辑描述宋代的社会百态;第四辑介绍宋代的城市公共设施;第五辑侧重于呈现宋朝的商业繁华;第六辑则考证了宋代政治生活中的礼仪问题。


不管怎么分辑,本书的主题是一以贯之的:从宋画中发现一个活色生香的“风雅宋”。如果要给“大宋”加一个修饰词,我认为没有比“风雅”更妙的了。四诗风雅颂,千秋风雅宋。我的朋友梁志宾先生曾以“风雅宋”为题,写了一本宋朝风物志。我一见“风雅宋”三字就深为喜爱,现在自己写这本讲述宋朝风雅生活的小书,也忍不住要用“风雅宋”命名。感谢梁志宾兄让我收获到一个绝妙好词:风雅宋。


也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对这本小书的成全。感谢本书的文字编辑、美术编辑与设计人员,他们的专业让本书得到了惊艳的呈现。


《风雅宋》目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