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星苑】大才子李渔,恬淡的人生,写出旖旎的作品 2018-06-30 07:46

 泊木沐 2018-06-30

之所以标题里引用《肉蒲团》,是因为这位才子的名气虽然大,但也没有他的这个小说名气大。《肉蒲团》经改编成电影后,已经基本是人人皆知了,但很少人知道他的原著是明末清初的大才子李渔。李渔,别名李笠翁,生于1611年,死于1680年,他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非常大,如果你是一个戏曲家,不知道李渔就没有学好戏曲;如果你是个国画家,而不知道李渔《芥子园画谱》,就没有学好国画;如果你研究古典文化,那就更应该知道李渔的《闲情偶寄》了。那么才子李渔,究竟平时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才导致他写出《肉蒲团》呢?

李渔剧照

《肉蒲团》在历史上几度沦为禁书,所以就不得不提另一本奇书《金XX》,由于金这本书的作者没有敢具名,所以衬托的李渔更加耐人寻味了。李渔这个敢为自己所写的禁书具名的才子,就不怕自己的名声毁于一旦么?李渔是看过金的,而且以他的聪明,肯定知道《肉蒲团》也必定沦为禁书,但他就是写了这个与他的其它作品的风格,格格不入的小说。于是,李渔的生活更加吸引人探究了,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若拿《肉蒲团》来反推李渔的生活,那就错了,因为还有一句话——艺术来源于想象,不错,李渔就是靠想象来完成这个小说的。

李渔虽然有才,但不适应科举考试,所以总是名落孙山,因此后来他就转而去写小说、戏曲、诗词,研究下养生、穷人的生活乐趣等“雕虫小技”了。因为那个年代的职业小说家是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这个行业也就是雕虫小技。李渔的生活经济来源主要是组建戏班、靠搭台唱戏赚钱,李渔是总导演、编剧,当然要是在现在肯定不愁吃喝的,但在那个年代则不一样,所以李渔生活非常节俭,甚至可以说是清贫困苦,历史记载李渔最后在贫困交加里去世。所以李渔的生活跟《肉蒲团》的情节根本不搭边,因此我认为他是完全靠想象写的此小说。

李渔另外一个经济来源是“卖赋以糊口”,勉强解决一家人生计,根本不可能大富大贵。相反,卖文字是被当时的人讥讽为贱业,因此李渔一些作品,比如《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等传奇及《无声戏》、《十二楼》白话小说被当时人视为末技,但李渔为了生计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后来李渔看破红尘,去山水之中归隐去了,但仍以创作为乐。

风筝误剧照

李渔的家庭生活也非常简单,他只有正妻和侧室两人,而且非常恩爱,对她们非常好,从不在外面招花惹草,就是到了“妻颜减红,亲发增白”的时候依然是不离不弃,可以说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以他的生活实在是跟《肉蒲团》不搭边,完全靠想象力写出来的吧,着实让人吃惊。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所以李渔敢写敢当,大胆的把自己的名字留在《肉蒲团》上了。

纵观清朝很多香艳小说,作者都不敢署名,给后世带来很多研究上的困扰。而李渔的署名行为更是值得肯定。李渔,恬淡的人生,写出旖旎的作品,是值得尊敬的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