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寨生态农庄位于长沙市河西望城区,占地300亩,其中50亩作为核心区做亲子活动、户外拓展,每年接待游客5万+,实现销售额800-1000万,以接待公司团体和小学7-12岁小朋友为主,是国家四星级休闲农庄。
一、黎明前的黑暗 青天寨农庄的创始人阿云,在10年前偶然进入农庄行业,当初阿云的想法很简单,看到长沙有不少农家乐生意不错,以为赚钱简单,另外也准备在这个项目上养老。
2008年,阿云利用闲置老屋开始创办青天寨农庄,项目也是按照打牌、钓鱼、吃饭老三样设置的。但是,阿云忽视了一个其他农家乐的优势:用工基本靠一家人,可以忽略人工成本。而青天寨没有这个条件,必须请人运作,一开始就遇到人力成本的问题,陷入一个被动怪圈:无钱请人生意差,生意差又无钱请人。所以,成本和利润成为阿云最大的难题。2009年,阿云就不得不面对投入超过100多万尴尬局面,必须重新思考,要么放弃100多万,要么转型升级。
二、转型升级三步走 穷则思变,要么放弃,要么转型。在总结当时其它农家乐发展模式之后,阿云发现有2个方向:一个是找市场找活路;一个是找政府要补贴。但是后者对于不善于应酬的阿云来说也是不可能完成的转型方向。唯一的出路是找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来发展青天寨。
确定发展方向之后,青天寨的转型之路被阿云分成3步走,一是外出学习考察,向先进的同行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二是对青天寨的资源进行SWOT分析,确定青天寨的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三是走在同行的前面,率先利用好互联网这个营销工具。
1、 学习考察 2009年,阿云就几乎走访了当时长沙周边所有生意好的农家乐,以顾客身份去消费,去观察优秀的同行的经营活动,去体会别人的优势项目。后来阿云的脚步又从长沙扩大到四川,上海,广东,浙江,北京,台湾等省市,2015年还远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学习研究。
通过大量的考察学习,阿云发现农庄必须要有主题才可以吸引客人,表面上看,农庄可以什么业务都接待,例如商务接待、家庭休闲、企业活动、美食、水果采摘、亲子游戏等等,而要获得顾客和推荐,农庄必须要有主题,这样才可以做到农庄服务专业化,只有专业化才可以做到品牌化,只有专业化才会有利润产生,只有品牌化才可以有发展方向。
2、SWOT分析,重新定位 农庄一年只有200天的时间可以正常经营,这个是经营过农庄的人都知道的事实,因此需要在200天的时间完成365天的成本开支,还要赚钱,利润来源单一和低就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
破解难题往往来自于跨界创新,青天寨按照跨界的创新模式确定了青天寨模式的主题方向—— “企业团队+旅游+农家乐”的模式,专注于中小企业团队的活动提供服务,用专业化的服务来带动青天寨的农业种植、加工协同发展,把农业种植和加工变成休闲旅游的配套项目,实现了真正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叠加效应显现出来,不用担心游客在乡村旅游中菜品的新鲜问题,也不用担心土地里面种植的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农产品的利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挖掘。
3、分步实施,取得成果 青天寨在专业化上下功夫,围绕客户的体验下功夫,在长沙率先引进了多个活动项目:真人CS、树上探险、登山寻宝、蘑菇采摘、龙虾垂钓、定向越野、轻拓展游戏、攻防箭、撕名牌等多个娱乐项目,丰富了游客一天的体验。游客体验感好了口碑自然就好了,回头客自然就多了,实现了良性循环。
亲子游青天寨只做5-12岁的班级顾客,因为做擅长领域顾客的满意度才会高,客户推荐客户才会成为常态,事实也印证了这一想法。
每年可以接待5万游客,这带来的是产业布局不断延伸和完善。水果品种从葡萄发展到草莓,红枣,黄桃,水果玉米,西瓜,香瓜,水果红薯,莲蓬等多个品种。
同时,每年5万多的客流量保障了农产品销售。林下养殖土鸡、种植蘑菇等成为利润来源点。准确定位之后带来协同效应很快就显现出来,青天寨的农产品年销售额超过300多万,完全不用离开农庄销售,青天寨打造的柴火香干成为望城旅游的知名特产,接连开发的包装好的扣肉和农家干菜都成为当红产品。
|
|